最近上市公司倍加洁(603059.SH)发布了一份公告,公司的两家员工持股平台,连同副总经理姜强、财务总监嵇玉芳、董事会秘书薛运普三位董监高,集体提出减持股份;合计的减持数量其实也不多,也就是一百来万股,加起来也就能套现两千万元左右。
但在此之前不久,倍加洁刚刚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8460万元至-564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210万元至-6800万元,这也是倍加洁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一边是报出亏损,另一边是多位核心高管减持,两个信号叠加起来,总不是什么好事儿吧。二级市场方面,截止到减持公告发布当天,倍加洁股价年内累计跌幅将近8%,远远跑输给了大盘指数;目前21.5元左右的股价,相比924行情启动前的18.3元左右,累计涨幅也不算大。

力场君关注到一个细节,倍加洁公布的亏损原因之一是:由于对外投资参股公司薇美姿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预计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力场君追查了一下公开信息披露,倍加洁在2023年2月发布了《关于收购薇美姿16.4967%股权的公告》,以47114.69万元的对价,收购了对应股权,对应薇美姿整体估值高达30亿元左右;而截止到2022年9月末的薇美姿,账面净资产为42778万元。
有意思的是,对于倍加洁来说,薇美姿可不是外人,在当年倍加洁IPO的时候,薇美姿是倍加洁2014年到2016年的第一大客户。特别是2014年,倍加洁对薇美姿的销售额是4748.32万元,相比2015年的4891.8万元没少多少;但薇美姿可是在2014年8月才注册成立的,也即在注册成立之后的5个月里,就向倍加洁采购了近5千万的产品、月均采购近千万元。这个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吧?
梳理一下上述信息:在倍加洁申请IPO的时候,一家刚注册成立的公司便跃升为倍加洁的第一大客户,为倍加洁的收入利润添砖加瓦;待倍加洁上市后,择机高溢价收购了这家大客户的部分股份,却随后迎来了项目亏损、投资减值。
结合起来看,有没有鬼?这是不是倍加洁投桃报李、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力场君不好妄下结论,小伙伴们怎么看?
此外,回顾倍加洁在2018年上市之前,IPO阶段发布的招股书信息,也存在着疑点。举个例子,招股书披露“江苏白鹭刷业有限公司”是倍加洁的外协厂商,2014年以85.49万元的交易金额排名第4位,同时还披露倍加洁是在2008年与这家厂商开始合作的。
但是,“江苏白鹭刷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却是在2009年5月注册成立的,相比倍加洁宣称的建立合作关系的年份,晚了至少半年,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