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家公司申请在创业板注册上市,公司全称是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泽润新能”,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彭奕洪、雷晨。
泽润新能是国内光伏组件接线盒领域的重要供应商,专注于新能源电气连接、保护和智能化技术,提供光伏组件接线盒一体化解决方案。作为一家光伏产业链中的企业,泽润新能有勇气提出IPO,不容易,在行业协会都多次提及内卷和恶性竞争的背景下,自2023年以来已有十几家光伏企业撤回了IPO申请,其中不乏中润光能、美晶新材等有相当知名度的公司。
来看看泽润新能的业绩表现,只能说还算凑合,2024年营收同比微增3.75%、净利小增9.83%,相比2022年和2023年的高速增长不可同日而语,力场君觉得这也正常,现在的大环境下,没亏没减就是剩者为王了。
往前看,泽润新能曾经的业绩成长能力却非同一般,2021年营收几乎翻倍、净利暴增405.39%,2022年营收增75.92%,净利继续翻倍、增幅达128.67%。
但有意思的是,也是在2022年,泽润新能迎来了多家客户之关联方的突击入股。具体包括公司的主要客户赛拉弗销售人员控制的常州苍龙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年4月入股并持有0.42%股权,还有TCL中环(002129.SZ)的关联方分别于当年8月和12月入股泽润新能,合计持有3.19%的股权。
这些关联方入股后,相关客户的采购额增幅较大,引发了深交所对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的关注,并要求公司说明入股前后销售价格、信用期、合同条款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此外,针对泽润新能最新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力场君还有个小问题,觉得是值得探讨的。根据最新的招股书(注册稿)披露,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的员工总数为809人,其中包括生产人员659人;而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招股书(上会稿),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的员工总数为678人,其中包括生产人员540人。
与此同时,代表着生产人员人力成本的直接人工支出科目,在2024年上半年为3084.69万元,此前的2023年上半年则为3029.69万元。
上面的数据做个对比就很有意思了:在一线生产人员人数大幅增长上百人、增幅超过20%的基础上,生产人员人力成本却几乎没有增加,这也就对应着,一线生产人员的人均薪酬遭大幅减低。
至于身处上市前夕的泽润新能,为什么要对一线生产工人的薪水开刀?有没有借此压缩短期成本、粉饰毛利率的目的?这就不是力场君能下结论的了。从结果上来看,泽润新能不论是销售额还是专利储备,在披露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中,都不占优势,但公司的毛利率目前仍达到24.92%,显著超过了18.22%的行业均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