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中国曾经向越南进行大规模的援助,强大之后的越南并不感谢中国的帮助,反而立即投向了苏联的怀抱,由于苏联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所以中越关系也立即恶化了。
不久后,越南多次侵犯中国领土,并迫害侨民,中国不得不展开自卫反击战,对越南进行惩罚,一路攻下谅山,当越南首都河内无险可守时,中国才从容退兵返回。

越南在国内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随后立即“收复失地”,并攻入中国边境,解放军意识到还要继续打才能把越南打服,于是开展了十年轮战。
在这一期间,战士们使用一种名叫“猫耳洞”的设施来防御越军的炮火,在越军攻上来时再出来战斗,给越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反击战中,曾有一个名叫杨启良的战士居然坚守猫耳洞长达一年之久,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没有人来支援他吗?

杨启良是浙江人,上完高中后就入伍当兵,当时是1984年,反击越南作战早就已经打完了,当时越南在边境地区继续展开挑衅,而解放军自然予以还击。
当时中国军队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仗了,军委高层对军队战斗力的问题十分担忧,因此决定趁机进行练兵,全国各地的部队到前线去轮换作战,在实战中锤炼自己。
在这个背景下,杨启良随军到前线去作战了,此时他的部队番号是1军1师2团3连7班。

在前线,他与越南人交手多次,没有让越南人占到什么便宜,上级对他也很看重,在3月8日那天,他率领12名战士攻击越军驻守的一个166高地,经过一夜的战斗,战斗胜利结束,杨启良等人占领了这里。
当时杨启良是班长,他清点战士发现只剩下包括自己的四名了,但这四人仍然需要坚守这里。于是杨启良就继续作战,并用步话机同总部联系。

随后越军整队进攻,用一个连的兵力攻击高地,在四名战士的抵抗下越军伤亡很大,被迫撤退,随后组织炮火掩护然后再次进攻,仍然被打退。
在高地上,四名战士趁着战斗间隙紧急发掘了一个猫耳洞,在炮火来临时就躲进洞里,因此越军炮火完全无用。
晚上越军继续进攻,而杨启良的战士却先后牺牲,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在阵地上不吃不喝,时刻紧盯着越军,在越军进攻时用枪弹回应。

越军最终发现高地只剩下一个人,于是组织了总攻,面对大片敌人,杨启良背着步话机与总部联络,请求炮火支援,还喊出了一句“向我开炮”。
在电影《英雄儿女》当中,有个名叫王成的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坚守高地,当大片敌人向他涌来打算活捉他时,他联络军部,要求向他开炮。

最终他和敌人们同归于尽了,杨启良看过这个电影,他对王成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十分向往,于是也喊出了同样的话。
但杨启良可不打算真的牺牲,在喊出那句话后,他就马上跳进了猫耳洞里,并开枪压制越军不让他们接近。
军的炮火立即覆盖了高地,把敌人全打掉了,高地上只剩下一大批烧焦的尸体。

越军为了这个高地损失太大,面对这样的炮火,他们不假思索的认为山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活物,就连山尖都被炮弹削平了,还有什么人能活在那里呢?
越军没有上山为士兵们收尸,当然山上也没有尸体可收,只剩下很多骨头渣子,实在没有收集的必要,山上解放军的国旗也被打掉了,这自然算是胜利,越军大部队随后就离开了。
回到后方后,他们宣称自己在166高地取得了胜利,并召开了庆功会,总结了经验教训。

解放军团部在向高地施放炮火后,炮兵营为这位“王成”杨启良进行了致哀,大家都认为他死了。
轮战期间战线变化不大,那个高地恰好卡在越军控制范围,再加上猛烈的炮火已经把山头轰成了渣,在收尸方面,解放军和越军看法一致,那就是没法收尸当然也就不用收尸。
于是解放军也没上山去,而是一起为杨启良开了场追悼会。

一般解放军占领的高地,要插上国旗以示控制,但杨启良带的国旗被炸成了碎片,还被烧了一遍,连个杆子也不剩下了。
杨启良的步话机也在炮火中被炸毁,完全报废,而杨启良也不懂怎么修理。
杨启良没有得到撤退指令,他觉得自己只要坚守一段时间,解放军迟早会到的,因此决定守在猫耳洞里。

山上蚊虫很多,天气也十分炎热,杨启良就把淤泥抹在身上,既降温又防虫,他接雨水解渴,刚开始吃点压缩饼干,后来发现越军已经离开,便大胆离开去丛林里找些果子。
他所在的1军轮战任务结束之后便返回了驻地,将战斗任务转交给其他部队了,于是就更没人知道这个名叫杨启良的王成了。

中越轮战把越南打得精疲力尽,只能勉强维持守势,也对这个小高地没什么大兴趣,曾经来过几次,结果发现山上有个“活僵尸”,大惊,于是就急忙逃离了,之后僵尸一事越传越广,于是就更没人来了。
解放军不喜欢主动挑衅越南,在完全收回领土之后,主动作战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因此杨启良只得一直待在这里,而他已经被授予了烈士身份。

之后,中越关系开始缓慢正常化,越军逐步收缩战线,努力避免与解放军的冲突,除了越南外交部还在不停的诟骂中国以外,前线的战火已经逐步平息了。
越军退后,解放军当然就渐趋接近,当一队解放军士兵登上这个小高地后,惊讶的发现这里还有人。

连长带着士兵们将营养不良的杨启良从猫耳洞里扶出来,而此时大家只把他当成一个穷苦百姓,当士兵们拍了下他身上的土,露出里面的军绿色时,大家才惊讶的发现这好像是个战士。
连长一边往杨启良嘴里塞饼干,一边问他的身份,随后不等他回答就赶紧拉下了山,送到营地里给他吃饭。
杨启良之后汇报了自己的番号和身份,前线部队马不停蹄的将这位英雄的王成送回了他的原部队辨认身份。

他的老上级见到他后十分吃惊,有点不敢认便问他:“你是谁?”杨启良便报出了自己的身份,这时大家才敢相认,毕竟之前大家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
杨启良的烈士身份随即被撤销,然后变成了一等功,而连队也沾光获得了集体一等功,后来报纸上报道他的事迹时都说他是“活着的王成”。

杨启良继续服役,在退役后在消费者协会工作,直到今天依然健康的活着。
信源:
杨启良——百度百科
军中牛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