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四月十五日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4-17 03:12:05

《历史上的今天》4月15日 义和团集会卢沟桥散发揭帖

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90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正式爆发,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之一。义和团是一支民间组织,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由各阶层组织和一些武术团体组成,以抵抗外国侵略和维护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宗旨。

当时,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不公平的条约。外国势力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了租借地和领事特权,对中国的主权造成了严重侵蚀。此外,外国传教士的活动也引发了一些人对西方文化的抵制。

1900年4月,当直隶义和团由南向北迅速发展,清政府派兵四处堵截之时,不少义和团的英雄好汉,以京郊的黄村、庞各庄等地为汇集中心,冒着生命危险,潜入京师,张贴揭帖,为攻打北京“洋人” 制造舆论,组织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义和团运动迅速崛起。成员们相信通过宗教信仰和武术训练,他们可以获得神秘的超能力,抵御外国侵略者和异教传教士的入侵。义和团成员四处游行示威,烧毁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以及袭击外国领事馆和商业机构。

4月15日,义和团一百余人,手持兵器,集会于卢沟桥。会中散发了反对侵略和反对外国“教会”作恶的揭帖。

4月21日,义和团在北京各教堂周围张贴揭帖,声言在“四月底当与教堂为难” 。

四五月间,义和团假托在西郊温泉山煤洞中,掘出一块明代刘伯温的刻有“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义和明教,不约同心”“待当重九日,剪草自除根”等字句的预言碑。

通过这个“迷信”的传言,明确指出了人民受苦受难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和清朝政府的卖国政策;号召人们集合于义和团的旗帜之下,用杀和逐的办法,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北京义和团的早期活动,在京城内外传播了反帝爱国火种。阻止了帝国主义直接瓜分中国的阴谋。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只隔11年,清朝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同时义和团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的对华政策,一些列强开始通过操控清政府来统治百姓。

0 阅读:0

玉见沈华文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