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6日 李大钊不畏惧白色恐怖不幸被捕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
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他的思想认识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进而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同志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通过批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证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需要的深刻道理。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李大钊同志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1926年3月底,李大钊和当时国共的北方领导机关一起,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兵营内。
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统治着北京,不断加紧对进步人士的监视和迫害,一些工友外出买菜、送信,都遭到逮捕。

有人劝说李大钊暂时离开北京,李大钊却说: "要走出北京并不难,就是工作离不开,我是不走的。 "在李大钊同志的领导下,各种活动在积极进行着。
1927年4月6日清晨,奉系军阀“京师警察厅”出动数百名宪兵、警察、特务,不顾外交惯例和国际公法,突然包围了苏联大使馆以及附近地区,进行大逮捕。

帝国主义国家的公使团也积极参与这一阴谋。
当反动军警冲进李大钊的住处后,李大钊坚定沉着,大义凛然,昂首而立。
当时,同李大钊一起被捕的还有范鸿劼,谢伯俞等人和邓文辉、张挹兰等左派。
在敌人的监狱中,李大钊受尽了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严守机密,怒斥敌人的丑恶罪行。
同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惨遭反动军阀绞杀,牺牲时年仅3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