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黄女士20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是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她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当一名“食堂阿姨”,被学生亲切的叫做“黄妈”。黄女士透露,自己也去过互联网大厂实习,可每天被KPI推着走的滋味并不好受,“我本来就抗压能力一般,我更想吃体力的苦”。她说:“在食堂工作的时候,比在互联网大厂更快乐,做食堂阿姨是自己特别特别开心的一段时间了。”
(3月29日《东南早报》)
民间有句话说的挺好,叫:有钱难买我愿意。因为有了“我愿意”的前提,黄女士感觉“活出了自我”。只能说,“黄妈”的快乐和追求你不懂!正如面对网友的质疑,黄女士的“另类回复”一样:黄女士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生活,从早上到下午1点闭餐,基本上没有坐着的时候。她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不用脑力劳动,自己满足就是最好的工作,我想一步步做到食堂经理。其实这份工作好不好,全看自己,自洽赢过一切体面。”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理应投身高薪、光鲜的行业,与“食堂阿姨”这一职业似乎毫不相干。黄女士曾去互联网大厂实习,却因无法适应被 KPI 推着走的高压环境而选择离开。她坦诚自己抗压能力一般,更愿意承受体力上的辛苦。在食堂工作,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并认为这是自己特别开心的时光。这份选择体现了对自我感受的尊重和对传统职业观念的突破。
其实,在社会上,类似“黄妈”的选择已经不算是稀奇的事情了。从北大学生卖猪肉卖出大产业,到海龟女孩当动物园饲养员干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这都是多元时代的自我选择。在他们的眼睛里,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这与就业困难等等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干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认可这种“更高境界”的选择。
人生的追求是不同的,也是不一样的。正所谓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喜欢吃猪肉他喜欢吃羊肉,你喜欢吃黄瓜他喜欢吃番茄,你能说哪一种肉和菜是最好吃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冷暖自知。尽管说“北大研究生当食堂阿姨”如此另类的选择不具有普遍性,可是我们需要尊重、敬畏每一个人的选择。
长期以来,社会往往以财富、地位等标准来衡量职业的优劣,将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生与大公司、高收入行业绑定。这种固有观念忽略了每个人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差异。黄女士的选择告诉我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黄女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快乐可以源于简单的日常,源于对一份工作的热爱和投入。
什么大材小用、小材大用,就那一句话:有钱难买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