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鼠为鸭”局长升职?不要“带病提拔”也不要“带病上岗”

评底郭 2025-04-01 09:53:02

近日,有网民称,“指鼠为鸭”局长江某某已调任上级部门工作,疑似升职,引发舆论关注。3月31日,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江某某仍是该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没有升职,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已经不在昌东分局工作。对于江某某是否曾受到降级的处分,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4月1日大皖新闻)

2023年,江西一高校有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后经官方调查,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但此前,时任江西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江某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异物是鸭脖,被舆论指其“指鼠为鸭”。活生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成语典故”,这样的事件显然不可能“大江东去”那么简单。

“指鼠为鸭”事件本就因其荒诞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当面对公众质疑时,涉事部门最初的含糊其辞和试图掩盖真相的做法,不仅损害了公信力,也让民众对事件的真相充满了疑惑和不满。如今,关于涉事局长是否升职以及处分情况的询问,再次凸显出民众对于这类事件处理结果的关注和对公正的强烈诉求。

而我们看到的是,在回应舆情的时候,一些涉事部门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模式。就像“挤牙膏”一样,是“问一句回答一句”“多一句都不多说”,甚至是“答非所问”。眼下是网络时代,有关部门需要学会“在网络时代工作”。回应舆情需要“打开窗户说亮话”,要把百姓想知道的,有权知道的,一次说清楚、说明白,不能是“被动的回答”,如此显然不利于舆情的平静。

其实,这起事件值得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即使没有“带病提拔”是不是就可以“带病上岗”?“指鼠为鸭”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监管食品安全的部门,本来就是十分可笑和不能宽容的事情。一个本来是“维护舌尖安全”的局长,最终却变成了“危害舌尖安全”的局长。本来应该和消费者站在一起,却和不良商家站在一边,甚至不惜“指鼠为鸭”。如此局长即便最终变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那么他所从事的工作,依然是“维护舌尖安全的岗位”,他还能胜任吗?他还能维护舌尖安全吗?他还有资格维护舌尖安全吗?

不少行业都出台了“终身禁止从业规定”。比如幼儿园教师、餐饮经营者、驾校教练员等等,都会因为“职业道德问题”而可能被禁止从业。如此重要的执法岗位,是不是也该出台“终身禁止从业规定”?对于曾出现过错的干部,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其不再“带病上岗”。

“指鼠为鸭”局长疑似升职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干部任用、信息回应等方面需更加严谨、透明和负责。不要“带病提拔”也不要“带病上岗”!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