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言论的背后:我们似乎被戾气困住了

之桃开心生活 2024-12-03 04:22:28

最近互联网上热闹非凡,钟睒睒在采访中公开批评拼多多。还有胖东来不准员工要彩礼、付彩礼这事儿,以及综艺《再见爱人》出圈,麦琳和李行亮之间出现的一些情况成为婚姻问题的典型案例,于是热搜一个接一个,热度不断攀升。

据11月中旬百度指数显示,胖东来、麦琳的搜索指数将近是董宇辉的十倍。打开微博话题,麦琳的每个讨论热度都过万,网友们各执一词,争论得不可开交。

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些事情的讨论中存在着同一个现象:愤怒,总是比真相传播得更快;戾气,总是比善意传播得更广。我们似乎被戾气给困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说说我的理解。

麦琳

消极偏见:为何你的信息流充满戾气?

你有没有察觉到,相当多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在选择视频的时候,可能不会去看阖家欢乐的内容,而是倾向于看夫妻吵架之类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倾向其实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更易关注坏事和坏情绪的自我保护机制。

因为你越早察觉到周围有坏事发生,就能越快地逃离危险。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分析了2006年至2017年间被300万用户转发了450万次的12.6万篇报道后发现,发布不实消息的推文被转发的概率要高出70%。

这种倾向还有个比较学术的名称,叫做消极偏见。于是,人们在观看负面内容时,常常会贡献极高的完播率,并且点赞、转发也很积极,而这会让推荐算法学习到这种偏好,不断地给你推送类似的内容。

到最后,每天那些聪明的算法都在研究一个问题:如何让用户更生气?也许算法和人工智能真的会让我们变得愚蠢,因为它们越聪明,我们就越情绪化;它们越理性,我们就越容易失控。

不过,如果只是自己看这类内容,问题还不大。问题在于,坏情绪是会传染的。

情绪感染:负面情绪为何像病毒般传播?

2023年1月,有个女孩因抑郁症离世。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她拿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爷爷的合影。就因为她留着粉色头发,就遭到无数人的诟病和谩骂,最终在汹涌的网络暴力中,走向了令人无比痛惜和遗憾的结局。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天生就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情绪感染。只是相比于正面情绪,负面情绪的感染速度要快得多。

打个比方,如果说负面情绪像雪崩,那么正面情绪就像你得等上一会儿才能看到地面有积水一样,这就是负面情绪传染的可怕之处。

它不需要理由,不讲道理,仅仅一句“考上研究生了,头发染得像酒吧陪酒女一样”这样的谩骂就能在人群中疯狂蔓延。而当负面情绪蔓延开来后,你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被关进了一个密闭的房间。

回音室:你可能一直在听自己的回音

当你在刷短视频或者看新闻的时候,看到和自己相似或者相同的观点,你会认真思考,可能还会点赞;但对于和自己看法不同的观点,却可能会嗤之以鼻。再加上算法的推波助澜,根据你的喜好推送更多类似的观点。

于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和平台算法共同把我们自己关进了一个密闭的房间里。你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能听到的却只有和自己相似的观点,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看法就是大家的看法,这就是回音室效应。

你以为自己很客观理性,但实际上你只是在自己的回音里越陷越深。而当人们被困在这样的封闭空间里时,某些极端的行为就会因此产生。

网络去抑制:线上线下判若两人

你知道吗?造谣女子出轨某快递小哥的始作俑者,其实是一名普通的便利店店主;对于粉发研究生发送网暴评论的人,可能是一个勤恳工作的白领。

在网上疯狂谩骂、对喷,甚至扬言要报复你全家的网暴者,在现实世界里可能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师,或者白天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晚上登录社交账号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暴怒套装”,指天骂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据心理学研究,其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刻意抑制自己,但到了晚上,人们就容易放松“抑制”,这就是网络去抑制效应。

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在网上,他看似戴上了面具,其实是摘下了面具。而更糟糕的是,有时候他们还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出于正义。于是,当这种正义感在群体中不断放大,一个更可怕的现象就出现了。

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为何越演越烈?

当一群人针对一件事展开讨论时,出来的观点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就拿“胖猫事件”来说,事件初期,大量的细节被披露,相关聊天记录也被公开,各种观点如潮水般涌现,众多声音开始对事件女主角谭某进行讨伐,而且随着传播的扩散,讨伐的言辞变得越来越难听。

然而到了后期,事情出现转折后,又有大批人马上倒戈,转而开始攻击“胖猫”的姐姐。无论是针对谭某还是“胖猫”姐姐的声讨,每次声量最大的那些评论无一例外都非常极端。这是为什么呢?

一些原本还算理性温和的观点,在群体当中,受到“法不责众”等想法的驱使,就会被不断强化,每一次传播都会变得更加极端;或者受到“少数服从多数”这种观念的影响,逐渐被说服,从而全面倒向另一方,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极化效应。

在社交媒体上,温和的观点被极端化仅仅需要几次转发就够了,这正是群体极化最可怕之处。它不需要每个参与者都是坏人,只要每个人都稍微过分一点点,戾气的出现和极端化的扩散本来就十分简单,更可恨的是还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愤怒经济学:戾气背后的利益链条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源于一个核心要素——流量。流量就代表着注意力,而注意力就等同于金钱,谁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赚取更多的金钱。

例如,你在某个平台的文章里插入一条广告,这种展示广告是按照每千次展示来计价收费的。假如每带来1000次展示就能收取100元费用,那么当这篇文章的广告被1万人看到时,就能获得1000元收益,被100万人看到就能得到10万元。

于是,如今的舆论环境中悄然出现了一群追逐流量的“食人鱼”。他们选择引爆愤怒来获取流量。从造谣女业主和快递员有私情,到编造老艺术家晚年生活悲凉的谣言,再到故意抛出一些涉及国家、民族的话题,他们表现得慷慨激昂、义正辞严,这一切行为的目的都只是为了引发愤怒。

如果愤怒的程度还不够,那就编造更多的谣言。

你知道这些无良商家都在做什么吗?你看看他们的“加工车间”吧,毫无卫生可言。

你知道为什么男女矛盾变得越来越激烈吗?这都是某些境外势力在背后捣鬼。

这些“食人鱼”成群结队地扑向当事人,将当事人咬得遍体鳞伤,然后利用血腥味吸引大量的愤怒情绪。这就是编造谣言、引爆愤怒以实现流量变现的手段。

虽然流量变现的愤怒经济学手段已经很多了,但总有人贪心不足蛇吞象。他们把普通人当作猎物,消费善良之人的愤怒,在他们眼里,流量比信誉更重要。

今年年初,温州警方侦破了一起网络造谣案件。该团伙为了博人眼球、提高流量,拍摄了缅北电信网络诈骗幕后是由温州资本、温州帮在支持运作等谣言视频,并且支持员工在公司注册的平台账号上发布和传播这些视频。

你看,在很多时候,戾气和愤怒早已不是情绪的自然宣泄,而是被精心设计的商业产品。

我们都深陷戾气之中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最初的事情,你还能确定你讨论的真的是事情本身吗?还是某些人想让你看到的内容呢?对你而言,这些讨论到底是在交换观点,还是仅仅在发泄情绪呢?你真的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参与这些讨论了吗?你想清楚之后,你真的还想参与吗?

不管怎样,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现在我们似乎都被困在这个“戾气”之中了。

也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急于表态,而是耐心等待;不是随意评判,而是理性思考;不是盲目跟风站队,而是独立判断。

因为真相的浮现需要时间,正义的伸张需要理性,善意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那么问题来了,当下一个热搜出现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

文本来源@刘润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8

之桃开心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