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在外卖可以快速抵达城市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一个33岁,211大学毕业的女孩儿,居然死在了小小的出租屋里。
我真的很希望这事儿是个谣言,否则,以后我再审视繁华世界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一丝愧疚。但警方发声,确有此事,这让人情何以堪?
昨天下午我想再读读原文,但原文已经删除了,理由是为了保护当事人,避免事件引起歪曲解读和过度猜测。既然是事实,这时候删除又有什么意义呢?说是保护当事人,可是当事人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了,在她最需要保护的时候,保护又在哪里呢?说是担心过度猜测,但这件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击穿了普通人的认知底线,还有什么过度猜测呢?一个偏远地区的女孩子,努力考上了京城的211,多次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一,这样的孩子却始终没有找到安身之处,最终在“极度孤单”状况下离开了人世。走到这一步,到底是因为她实在无处可去,还是始终不愿意脱下“长衫”所致?无论是什么原因,在今天能发生这样的事情,都得承认这是一个赤裸裸的悲剧。读完这个女孩儿的事儿,总感觉有些事情我自己似乎也经历过,甚至说现在也还在经历着。家里条件很不好,本科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去外地参加各种公务员考试,但我那时候连去考公的路费都出不起。想来想去,只能在读书的城市里四处辗转找工作。但找一个合适的工作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目标一降再降,但还是四处碰壁。辗转之后去读研,以为提升学历就能解决工作问题,但硕士毕业之后找工作也没有多容易。我至今还记得硕士毕业那年夏天,我带着各种我引以为傲的证书,满满一袋子,足足十来斤重,到一家私人企业面试。一进门三个打扮光鲜的大哥坐在一张看起来很贵重的茶几旁边喝茶。中间那位戴着眼镜和金链子的老板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比我大不了几岁,但话语中都是居高临下的味道了。我站在那里看着三位老板大哥,一时间居然有点不知所措。我想把我的各种证书和成果给他们看,结果他随便抽了几个看了一下,就说了几句话:条件不错,一月2000。我说:“我英语六级,有篮球二级裁判证、还有司法资格证……”然而,根本就不容我说完,他就说:“每个月再给你加100块钱。一月2100,愿意的话下周就来上班”。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卑微,还带一种深深地受挫感。我苦读多年,难道就是这样一个结果?我不想就这样接受,但我似乎也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说真的,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我并不在乎,我关注的只是读书能不能改变家庭的贫困。后来又去读博,然后又去工作,期间经历了很多,但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到现在一把年纪还在工作之余,每天坚持写文码字,疲惫不堪,所为的也不过是一日三餐,不过是一家老少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仔细想想,奋斗的这么些年,实质上又改变了什么呢?有些事情,似乎是没法改变的。所以,没有人有资格嘲笑这个已经竭尽全力的女孩儿。拍着良心问一下自己:如果没有父母的荫庇,饿死在出租屋里的会不会就一定是这个211大学毕业的女生呢?设想一下,如果所有人毕业之后都没有父母的资助,都没有家里的帮助,如果他们的父母也是1000块钱都需要四处去借、去凑,凭什么认为这个女孩儿的人生会输到如此地步?如果人生的高度真的都只是建立在一个人努力的基础上,那恐怕很多今天身处高位的成功者,未必有资格比这个女孩子活得更好。那些十八九岁就成功进入体制的“神童”们,那些烟三代、油三代、电三代、税三代……的孩子们,他们也不见得就比那些街头巷尾送外卖的孩子更聪明,更有能力。有多少985/211毕业的孩子,他们寒窗十年考入大学,然后满怀理想走进社会,却又不得不穿上送外卖的衣服,风餐露宿为活着而活着?难道他们天生就是打工仔,只不过是碰巧多读了两年书?这个已经远走的女孩儿,她是否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网传图片,未经核实】我忽然想起来古龙小说《天涯明月刀》中的一段。寒冷的冬夜街道上,天下第一快刀傅红雪在小摊儿上吃面。一位姑娘过来找他讨一碗面,说吃一碗面可以陪他睡一次觉。傅红雪送了她两碗面。女子一边啜泣一边吞食,她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寒风吹起她凌乱的头发,像极了那个黑暗又阴冷的世道。吃完饭,傅红雪把所有的银子都给她,让她去治病。她含泪不解。傅红雪说:算是这天下人欠你的。如果江湖还在,还有道义,那么,天下人欠这个女孩儿什么呢?一碗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