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两新”地方重大工程项目都有哪些?怎么做?

亿诚建设项目管理 2025-03-27 10:18: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家推出的“两重两新”政策成为了推动地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动力。那么,“两重两新”究竟指的是什么?地方上又有哪些具体的工程项目?又该如何实施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一、“两重两新”政策深度解析

“两重“指的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不仅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点方向,也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而“两新”则是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旨在通过促进设备升级和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拉动内需增长。

二、“两重”地方重大工程项目概览

(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1、京津冀协同发展

典型案例: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不仅提升了区域交通能力,还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2、长江经济带发展

重大项目:沿江高铁的建设,全长约2100公里,串联起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截至2024年底,沿江高铁多个标段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000亿元,预计2028年基本贯通。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①政策引领

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人才引进、产业扶持等,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②资金支持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领域。例如,广东省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大湾区内的重点项目建设。

③人才汇聚

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了集聚效应。政府通过提供优厚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活力。

④科技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圳的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与香港的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⑤文化传承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府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方式,促进了粤港澳三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⑥核心区域

深圳前海自贸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正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⑦具体做法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在经济方面,大湾区的GDP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科技创新方面,大湾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文化传承方面,大湾区成功举办了多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展现了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1. 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修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4年黄河流域新增湿地保护面积超过100万亩,水质持续改善,干流III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以上。

2、粮食安全

关键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优先支持,大幅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据统计,2024年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96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超过1000万亩,有效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科技创新

支持对象:“双一流”高校建设,通过提升高校科研实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三、“两新”地方重大工程项目详解

(一)大规模设备更新

工业领域

案例分享:湖南顺新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投入450万元新购置不锈钢智能飞剪生产线,替换原有老旧设备,生产速度由原来的45米/分钟提升到85米/分钟,月产能提升128.57%,全年预计新增产值300万元以上。

交通领域

项目展示: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合肥至武汉段沿江高铁的建设,涉及大量交通设备的更新升级,为区域交通一体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5年1月,沿江高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0亿元,多个关键节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消费品以旧换新

1、汽车、家电领域

政策扶持:各地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活动。

数据支撑:截至2024年12月12日,“两新”政策带动汽车更新520多万辆、销售额6900多亿元,家电换新4900多万台、销售额2100多亿元。而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25年1月,全国汽车以旧换新销售量环比增长了15%,达到12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量环比增长了10%,达到540万台。

2、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领域

新兴趋势: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活动也逐渐兴起。例如,某知名电动自行车品牌推出的以旧换新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有效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四、地方具体做法与成效展示

(一)湖南省

项目推进: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作为“两重”项目的典型代表,总投资约430亿元,建设难度最大的指廊--A指廊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湖南省通过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强资金保障等措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截至2025年1月,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00亿元,预计将于2026年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政策创新:湖南省在“两新”政策上积极创新,不仅扩大了家电以旧换新的支持范围,将支持产品由8类扩大到12类,还优化了补贴申领流程,确保“真金白银“的优惠更加便捷地直达消费者。截至2025年1月,湖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已拉动汽车消费超过65亿元,家电家居消费超过35亿元,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和内需增长。

(二)山西省

项目布局: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河新兴产业园区恒真无尾钢化真空玻璃产业园生产车间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山西省通过精准谋划项目、强化资金保障等措施,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例如,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并进入建设阶段,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将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保障。

资金保障:山西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计50.88亿元,为“两重两新”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通过优化资金分配、加强资金监管等措施,确保资金的高效使用。截至2025年1月,山西省“两重两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其中,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新兴产业投资增长显著,成为推动山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五、数据支撑与案例分析强化

权威数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而据财政部数据,2025年中央财政已预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超过7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两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此外,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25年1月,银行机构对“两重两新”项目的贷款投放量环比增长了12%,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深度案例: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提升了长沙机场的运输能力,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据估算,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4000万人次,为“两重”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深圳前海自贸区为例,该区域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支持、人才汇聚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据统计,2024年前海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30%。在科技创新方面,前海自贸区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两重两新”政策的实施,为地方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和地方具体做法,我们可以看到,“两重两新“不仅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提升了国家整体竞争力和民生福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区域合作、政策创新、资金支持和人才汇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各地具体做法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两重两新“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同时,我们也期待各地政府能够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共同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的提升。

0 阅读:37

亿诚建设项目管理

简介:亿诚建设专注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