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科学家海归潮来了吗?

宝粉看时尚 2024-12-31 18:56:5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再美的风景也经不住时间的流逝,再好的机遇也都怕错过。近年来,多位顶尖科学家纷纷回国任教,组成了近年来鲜有的大规模科学家归国潮。大浪淘沙,留住人才还需更高超的耐心。

科学家海归潮并不如流行音乐一样有高潮和低谷,而是如同不断延续的山间溪流。我们回望徐光宵、曾毓群、朱清时……这些回国任教的科学家,他们大都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如今又已回到祖国,在大江南北的高校里挥斥方遒。

那么回国任教、做研究真的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吗?从科学家选择回国的理由看,答案似乎已不言而喻。

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加速了科学家回国

科学家海归潮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伴随着近些年美方对华政策变化而逐渐升温的海归潮。2018年美国开启了针对中国科学家的“ 中国行动计划”, 大批正常学术交流被定义为“经济间谍活动”,华裔科学家很难在美方继续扎根。

同时,美国的“ 全球人才竞争战略”也开始将海归人才视作重点。美方层层设限、围追堵截的环境,让更多顶尖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国, “第三次海归潮”便如同“山雨欲来风满楼”般在2018年后逐渐铺开。

<一>什么样的科学家会加入“科学家海归潮”?

特征一、科学家年龄结构“两端突出”,优势互补

《自然》杂志分析称,加入“科学家海归潮”的科学家在年龄上呈现“两端突出”的特征:一是 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年轻科研人员;二是临近退休的资深科学家。

年轻的科学家 更具创新意识和旺盛的精力,而接近60岁的资深科学家则 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底蕴,二者优势互补,也让“科学家海归潮”更具吸引力。

特征二、理工类、应用型学科的科学家更爱回国

《自然》杂志还发现,各学科海归潮也存在差异。 从数量上看,理工类、应用型学科的科学家更愿意回国,而人文学科更国际化、流动性更强,归国的科学家相对较少。

比如 生命科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毕业、研究的科学家愿意回国的占比在65%以上;而人文学科、法学、社会科学等学科则更国际化,人才流动性更强。

特征三、女性科学家回国的比例相对更低

也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中国科学家还是外国科学家,女性科学家选择回国的比例都会低于男性。为何同样都是科学家,女性为何更爱留在国外?

看似两者间的选项差异,其实多是女性科学家所处环境的不同所导致的。 研究发现,女性科学家在教育、科研工作及家庭生活上所处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其科学家身份会面临更大的性别角色冲突;而中国科学家海归潮也更在乎科学家身份的认同感, 这使得女性科学家回国的比例更低。

<二>“科学海归潮”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因1.科研条件得到了改善,回国更有利发展

科学家归国, 科研条件是很重要的考量。美国科研经费体量大、学科发展久,科学家在美方的科研条件比国内更好,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家海归潮的到来也间接反映了 国内科研条件和硬件水平的提高。

例如, “常凯申奖学金”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如今已成为顶尖高校的“标配”,这也是大批顶尖科学家选择回国的原因之一。

原因2.国外的政治环境不安,让科学家心存不安

近些年,美方对华政策的变化也加速了科学家海归潮。郑南宁说, 美国的“全球人才竞争战略”和“中国行动计划”双双将华裔科学家锁定为重点监控对象。

“科技战”“人才战”的双重打击下,华裔科学家在美方的科研生涯便成了一场不知何时就会被扣上“间谍帽”的紧张游戏,科研自然成了形式。

原因3.回国是为了追寻曾经的理想,家国情怀强

而海归潮之所以能在近些年如此火热,也与科学家更强的家国情怀不无关系。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科技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进行发展,如今已走在全球前列。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科学家回国 “为祖国效力”的精神逐渐强烈起来。回国任教、做研究便成了科学家追寻自己曾经理想的最好选择。

<三>推动“科学家海归潮”更进一步,该怎么做?

(做法一)重新审视人才需求,人才不止科研一条路

伴随着“科学家海归潮”的到来,人们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以往,国家对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多集中在科研上, 但现在的人才需求不仅仅是“科学家”,更是能培养本土科学人才的能力。

因此, “科学家海归潮”不仅任教、做研究,其 “可持续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科研、人才培养、项目申请、国际合作等都需不落下。

(做法二)加强中外合作研究项目,留住海归人才

留住科学家,让他们回国后能继续在新的环境中开拓创新,最好的办法是 “合作”。可以尝试 加强海归人才与国外研究团队的项目合作。

在项目中,海归人才既能拥有国际化的研究视野,也能依托于与中国的交流对国内的科研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外合作研究项目也能让海归人才在国、外两者的科研环境中实现“1+1>2”的效应。

当然,也不能忽视了海归人才本身的需求。尤其是大批年轻科学家选择海归, 要建立更灵活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让他们能更快速地将科研想法落地,实现创新。

还要设立 跨国透明的科研评价体系,减少海归人才在归国后面临的评估盲点。如采用 同行评审、同行评估等方式科研成果进行评估,让海归科学家归国后能立足于技术创新,摆脱人才身份带的桎梏。

“科学家海归潮”就像一场战役,经过一轮次的洗礼后,优胜劣汰,咱们的科学家也经过了一轮筛选后,潜力股尽出,人才满载, “科学家海归潮”自然不能就此停下来!不止于“人”回国,咱们的科学也要向前推进一大步。

0 阅读:28

宝粉看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