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接亲方式是总结了又总结,最终变出了许多门道来应付这件事情。
有了轿子之后,接亲就能变成坐轿子回家,如今看来这也太简单了,可要知道在交通落后的古代,轿子是远远赶不上骑马的速度的,因此人们就采用了变通的手法,将两者结合了起来。
于是就出现了一项技术——一人骑马,一人抬轿,轿子放在马上,这样就又快又省力,只是眼前的这个新人很难受罢了。
这名新人怨声载道地质问前来接亲的人:“你们既然这么怕麻烦,干嘛还要用轿子呀,或者给我弄一匹马,也好让我独立些!”
这对新人来说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对于来接新人的人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他们接亲是为了节省时间回去好赶着娶媳妇,但是要是让他们一个个回去,那么怎么能让那些个乡里乡亲看到自家的儿子女儿风风光光地回去呢?
这些人一听新人的话,在一大群人的面前,哪怕再苍白,他们也不能放弃最后一丝体面,于是只能以无奈的语气同新人说道:“你牺牲一下小我,替大哥大姐们多争取点面子行不?”
这名新人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随便吧,都有什么手段我也管不了狠了。”
子女期待父母公平公正。实际上,人类与古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古人的生存状况比不过现代人的话,自然留不住儿女真心,而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比不过古人也能够找到相同结论。
古人偏爱的事物不一定就会让今人偏爱,如今互联网如此火爆,时代发展延伸出的生活便利都不会以为古人喜爱。
除去这些,古人与今人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
父母是为儿女付出了最多的人,而儿女往往也只是自己想要的人。
因此,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是趋向于不对等的,不对等到不能互相理解,更加不对等到产生隔阂。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儿女们也开始慢慢地发现,和自己一起生活的父母其实还有一个大家庭,而这个大家庭不止有自己一个儿女,还有别的人。
可能有时候还不止有别的人,这样一想是不是有点心凉?
岁数大了原本应该拿着退休金闲云野鹤享受生活的自己,现在竟然还得操心父母为别的小辈留遗产的问题?
但是无奈的是,即使知道了这个不平等甚至还觉得很委屈,儿女们也不能改变什么,因为他们都只是父母的子女而已,更没有能力去改变何为父母。
甚至要是大一点的孩子们,还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因为父母再多,也是分给每个人一份的,但假如原本不均匀呢?
这样一想,那些哥哥姐姐们留下的财富又很有可能转给自己的孩子们,这样就不只是竞争对手,还有潜在敌人。
这样一想,是不是最小的小辈会最为困惑呢?
就像将来老一辈一样,他们是不知道未来能否胜出,更是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才好。
毕竟父母的关照是必要,兄弟姐妹之间相互之间的帮助与合作可能也会让他们走得更远。
所以,他们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家族渊源带来的责任感以及越深越深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迷惘一样的混乱与寻找。
但是他们很少会自己主动去寻找方向,于是这样的状态就一直持续着。
可能在他们眼里,他们妥协地适应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但对于自己,却是十分怨恨的。
他们会把自己处于时常危机中的家庭称作一个个井口封闭的小睁眼瞎,他们不会主动去帮助任何人。
因为这样,他们只能选择性失明,不去看父母、兄弟姐妹身上的优点与光明面,不看到这些后,他们看到的一定都是污秽与黑暗。
父母期待子女孝顺。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家庭成员中最小的一辈人生,他们当初那对于家庭成员们最平常但却又别有深意的一笔笔记账,就会让那些在荒郊野外家住得离得很远的人们忘记当初的誓言。
那个时候分家就分家了,就再没有谁帮助谁的时候,更离不开输血与吸血之间的事儿。
这名小辈们不能指望大一点小辈们来妥协体谅自己,人家凭什么?
只有一部分小辈人自己来妥协体谅,其中还有许多人完全全然不愿意,由此他们又会产生更大的不满情绪。
不满情绪在脑袋里翻腾时,有一些人会选择躲避,不理不干甚至恨之入骨,这种思想意识下的人最容易因为错误选择配偶而造成家庭悲剧。
中国对于传统婚姻向来比较遵循缘分,但这种观念更多的是从婚姻自由开始普及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在此之前,竟然有不用考虑缘分而只看条件、机会好坏需求而婚姻空间宽广时期。
这个时期甚至跨越过几个朝代。
这样的婚姻能带来很多利益,但与它相对的是,人们对于这种婚姻渐渐变得排斥,并在排斥中伤害到配偶与后代。
除此之外,成年后的子女还会因为工作的关系被迫与自己的家庭隔离,他们可能居无定处,也可能没有自己的房屋。
在为自己的家庭辛苦奔波时,还有一些人会在心中期待着父母能给予一点资助。
希望其能给予资助的一方自我感觉良好,不好吗?
你养我这样大,我觉得你应该帮我买套房更没问题啊!
可要是换回来的不是眼前身边的人,是那些爹妈们,那就不是自认为正常了,而是直接觉着孝顺理所应当,很丢脸的是吧?
这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流行的一种观念,如今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比如就出现在一些热门影视剧中。
养老问题上,这样正确的看法成为了不争的共识,可是在目前的问题上,它却成为误导年轻人的思想毒药。
积极改变家庭才是正确选择。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经典名言:“有人说我爹我妈养活我都没要求啥,我也指望着他俩老点福气,但他俩还想让我孝顺,我程序让我证实没哪个出责骂!”
这大体意思是,这个人的父母是不能向他索要孝顺的,因为他认为他没有责任延续父母衣钵,他要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但哪怕如此,他也认为作为儿女应该尊重周围环境,以做到好的行为标准。
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屡见不鲜,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这一家庭完全遵照这些原则行事,那么家长难道真的能做到不对孩子随意施加影响么?
难道未成年小孩真的能自己挣工资买个好房子么?
这些顾大局求公平公正的一面还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着的。
不要让自己家庭悲剧之后再来后悔,那就早点改变吧!
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自己的行为。
如果家长那边不要,其实孩子们也可以这样思考:
我没有能力就不能生孩子,要生了就得负责任,我一定要优秀然后养活所有人,这样才不会被遗弃。
这种想法是不是感觉更加积极向上呢?
约束条件是,让一些成年子女背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一些需要帮助的老人隔开,这是自己的选择与必须承担的。
但要是父母那边还拖累着,更不要紧的是,只要父母自认为正常,那不是法律要求,也不是道德必须跟从,任凭你挑剔,你也不能强制别人去改变什么,你只是个孩子,是吧?
和爸妈杠上撒气的时候,可一定要记得你的爸妈也是你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