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学50人”,14位华人学者入选!

轶睿看教育 2025-01-01 00:03:33

2024年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50周年。Cell Press旗下各科学期刊编辑提名,评选出全球50位推动创新、跨越学科界限、启迪未来的科学家——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他们的研究和职业生涯推动了创新、跨界、激励着未来的领导者。Cell Press 希望通过这些采访,提供一扇窗,让人们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活和实验室,以及他们对未来科学的希望。

入选华人学者简介

胡小玉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并曾担任康奈尔医学院助理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执行所长,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副主任。胡小玉教授致力于研究天然免疫反应,聚焦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功能调控的机制,成果涉及巨噬细胞极化的代谢调控,Notch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肠道上皮细胞抗菌防御及维持机体稳态以及人体免疫学等前沿免疫学领域。已发表论文60余篇, h-index = 34,引用>5900次 (Google scholar)。多项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 Cell Host & Microbe,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 eLife等国际期刊上。她的科研成果曾被多家媒体引用,其中包括时代杂志在线报道。她曾获得多个奖项包括国际细胞因子协会青年女性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美国关节炎协会青年学者等。她为Immunity和Nature Immunology等杂志以及Society for Leukocyte Biology等国际学会撰写多篇观点及评述文章。她于多家国际期刊如Science Advances和eLife担任Associate editor,于Trends in Immunology担任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并任职国内主办的英文期刊Protein & Cell 副总编。

鲍哲南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学department chair and K.K. Lee教授、化学教授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她是斯坦福大学可穿戴电子中心创始人和主任. 在2004年加入斯坦福大学之前,她是1995-2004年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杰出技术人员。她发表超过400篇高影响力的论文和拥有超过60项美国专利, 她为有机电子材料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概念。

鲍哲南在制造用于柔性薄型显示器的全塑晶体管的新型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方面有突出贡献。她的工作使柔性电子电路和显示器成为现实。在她最近的工作中,她开发了皮肤启发的电子材料。

鲍哲南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发明研究院的院士。鲍哲南因为她在人造电子皮肤上的工作至关重要被选为“自然”杂志2015年十大科技人物。她获得了2017年美国化学会应用聚合物科学学士学位奖,2017 欧莱雅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美国化工学会2014年Andreas Acrivos 化学工程专业进步奖。鲍哲南是两家硅谷创新公司C3 Nano和PyrAmes的联合创始人和董事会成员。

闵杰,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重点围绕“材料化学-形貌物理-衰减机制-器件工程”的研究链条开展目标导向性基础应用研究,解决光电领域中关键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在有机光伏电池稳定性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五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Nature Energy、Joul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论文总引17000余次,H指数71,申请中国专利11项,参编英文书籍2部。担任高分子三刊青年编委,担任EnergyReviews和Macromolecule期刊编委会委员,入选2022—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CP50全球杰出科学家。

朱听,西湖大学分子生物学家。200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优秀毕业生,提前毕业),200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硕士, 2010年博士毕业于Harvard-MIT健康科学与技术系(HST),2010-2011年在MIT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麻省总医院接受博士后训练,2011年入职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9年8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2020年9月,获得第二届“科学探索奖”。2022年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生命科学学院镜像生物学讲席教授。2023年1月,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

王佳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学家。王佳伟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在植物年龄与再生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建立了十字花科多年生模式植物,克隆了决定多次开花多年生的关键基因,实现了一年生与多年生的自由转换,提出了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是植物年龄不可逆性的本质原因。王佳伟研究员曾获腾讯科学探索奖(2022)、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22)、中国青年科技奖(2016),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和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021-2024年)。现任Plant Cell期刊Senior editor。

胡海岚,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赛诺菲优秀学者奖获得者;担任国际神经科学学会SFN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专业委员会特邀理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Neuron、Nature medicine及Science等杂志特邀审稿人。胡海岚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完成博士后训练;2008-2015年,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15年至今,受聘于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这一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首次揭示内侧前额叶的神经活动在社会等级行为中的重要作用;阐明情绪因素如何影响学习和记忆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在抑郁症神经环路和病理机制的研究方向上也取得了关键的进展

朱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家,国家杰青。曾获基金委优青、MIT 35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源协和创新突破奖等。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物的免疫识别和免疫调控,以及微生物及免疫新疗法。发表文章70余篇,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Cell(2023,2021),Immunity(2024),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2),Cell Research (2023),PNAS (2024,2021),Science Advance (2023),Cell Reports (2024,2022),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2022)等杂志发表研究和综述论文。总引用8000余次,H index 39。Nature、Cell、Immunity、Lancet、PNAS、Gut等杂志审稿人。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PCT专利7项,获批发明专利7项,3个项目已获得批件进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阶段。

孟颖,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储能科学家。于 2005 年从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盟获得微米和纳米系统先进材料博士学位,之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科学家。孟博士目前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系教授。

孟博士的研究重点是将实验技术与第一原理计算建模直接结合,开发用于电化学储能的新型插层化合物。她是可持续电力和能源中心(SPEC)的创始主任,该中心由来自跨学科领域的教师组成,他们都致力于在分布式能源发电、存储和相应的集成管理系统方面取得突破。

她是能源存储与转换实验室(LESC)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员。最近的项目包括先进充电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和操作表征;钠离子电池的新型插层材料;以及用于电网大规模存储的先进液流电池。

徐瑞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所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及抗癌药物研究,在消化道肿瘤的转移与转归、化疗药物耐受及其机制和优化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所治疗病患的5年生存率可达国际领先水平。

吴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从事肿瘤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研究。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临床医学(肿瘤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哈佛大学Dana-Farber肿瘤医院和公共卫生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至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

长期从事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通过建立中国人群的基因组动态样本库和大数据库,深入挖掘肿瘤基因组动态演进的分子机制,整合中国人群高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多组学研究,推动中国人群恶性肿瘤的精准防治。

程功教授于2008年获得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耶鲁大学传染病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1年全职任教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多项奖项。程功教授长期从事针对虫媒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及疫苗研发,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系列研究成果为重要蚊媒病毒的防治提供了生物学基础,促进了烈性蚊媒病毒传染病知识概念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代表着我国在蚊媒病毒传染病这一生命医学热点领域的重要突破,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型药物及疫苗研发,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有效防控传染病疫情做出突出贡献。

程功教授长期从事针对虫媒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及疫苗研发。

李飞飞博士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首任 Sequoia 教授。她于 2013 年至 2018 年担任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9 月从斯坦福大学休假期间,李博士曾担任 Google 副总裁,并担任 Google Cloud 的 AI/ML 首席科学家。从那时起,她一直在多家上市公司或私营公司担任董事会成员或顾问。李飞飞博士于 1999 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 2005 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 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她还拥有 Harvey Mudd College 的博士学位的荣誉。李飞飞博士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认知启发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习和人工智能+医疗保健,尤其是用于医疗保健服务的环境智能系统。过去,她还从事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的工作。李博士在科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 300 多篇科学文章。李博士是 ImageNet 和 ImageNet 挑战赛的发明者,ImageNet 挑战赛是一个重要的大规模数据集和基准测试工作,为深度学习和AI的最新发展做出了贡献。除了她的技术贡献外,她还是倡导 STEM 和 AI 多样性的全国领先声音。她是国家非营利组织 AI4ALL 的联合创始人兼主席,旨在提高 AI 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样性。Li 博士一直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制定者合作,以确保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包括许多美国参议院和国会的证词,她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2019 年至 2020 年担任加州州长加州未来工作委员会成员, 以及 2021-2022 年担任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 (OSTP) 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工作组 (NAIRR) 的成员。李博士是美国国家工程院 (NAE)、美国国家医学院 (NAM) 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AAAS) 的当选会员。她还是 ACM 的会员、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 (CFR) 的成员、2023 年英特尔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2022 年 IEEE PAMI Thomas Huang 纪念奖获得者、2019 年 IEEE PAMI Longuet-Higgins 奖、2019 年国家地理学会进一步奖、IAPR 2016 年 J.K. Aggarwal 奖、2016 年 IEEE PAMI Mark Everingham 奖、 2016 年 nVidia AI 先锋奖、2014 年 IBM 教员奖、2011 年 Alfred Sloan 教员奖、2009 年 NSF CAREER 奖、2006 年 Microsoft Research 新教员奖学金等。

季维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学动物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2006-2014),“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1995-1997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化学系客座教授,1996-2005年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

现从事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的研究,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猕猴干细胞和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方面获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非人灵长类靶向基因修饰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王潇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的核心成员,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的副教授。她于 2019 年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发和应用新的化学、生物物理和基因组工具,以更好地了解分子水平的组织功能和功能障碍。

王潇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核心成员,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的副教授。她于2019年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和应用新的化学、生物物理和基因组工具,以便在分子水平上更好地理解组织功能和功能障碍。

完整入选名单

2 阅读:1183
评论列表
  • 2025-01-01 23:37

    大部份都在美国完成学业[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1-02 19:09

    清华北大的都去哪儿了?一个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