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英法三国合作,共同建造英国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
然而,谁能想到合同签完之后,英国政府频繁“掉链子”。
先是因为日本核辐射泄露被停工检查,后又因“阴阳合同”被欧盟彻查后,无限期停工。
等到好不容易可以开工了,却想把中国踢出局,结果中国离开后,又陷入无人接手的“死局”。
那么,最后英国核电站究竟有没有建造完成呢?

半个多世纪之前,英国就已经成功建造出商业运营的核电站,成为最早拥有核能源的国家之一。
据说,当时英国陆陆续续建造了很多座核电站,甚至最优秀的时候,英国有26%的能源都是来自核电站。
可说当时的英国,在核能源方面绝对是领先地位。

然而,当英国第 49 任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竟然将国有资产改为私有化,甚至连核能都给卖了出去。

结果导致英国的核电站,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核能工程师锐减8000人,丢失了一大批核能优秀人才,致使核能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

与此同时,那些核能的上下游配套产业,也因为无利可赚而纷纷消散,致使后来无法再重新复刻出一份一模一样的核电站了。

如果说核能源一直不停歇的运转,倒也罢了,可有些零部件是有“保质期”的,甚至有些设备已经老化,根本没有办法继续使用下去。

就比如上世纪 50 年代修建的欣克利角 A 核电站,在使用了40多年之后,于2000年因为设备老化而被关停。
还有就是70年代投入使用的欣克利角 B 核电站,也在运行了 50 余年后,于 2022 年停止运转。

单单只是因为核电站,就让英国的发电量相比于从前,已经锐减了20%。
再加上,全球提倡“环保”,英国为了响应政策,选择在2025年关掉所有的燃煤电厂。

这样下来,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核电站,才能够替代这些燃煤电厂的空缺,才不至于让英国陷入无电可用的境地。

为了补这一空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英国政府经过全面而细致的勘察与评估,最终确定了 8 处适合建设核电站的选址,试图通过新建核电站来重振核电产业,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其中欣克利角 C 核电站项目因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多方面的优势,成为了英国核电复兴计划的核心项目。

然而,英国早已失去建造核电站的能力,没办法,英国只能选择对外求援。
当时,英国首相布朗找的是全球相对有名气的法国电力公司合作,以求共同建造欣克利角 C 核电站。

事实上,法国电力公司在收到邀请之后,很快就用124亿英镑收购了英国能源集团,然后为了分到一杯羹,英国的天然气供应商也入股20%,以求建成后分到一星半点的利益。

然而,直到因为日本福岛核泄漏一事出现之后,英国开始加大对核电站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这种尚未建成的核电站,英国民众更是政府重新审视核电项目的安全性。
在这种舆论压力下,英国环境局宣布先暂停核反应堆的后续工作,将原本的预期工程,无限期暂停了下去。

直到 2012 年末,经过多方沟通,那些证件才终于审批通过,可就在大家都以为能正常建设时,欧盟却突然抽查到了这个项目,并且还发现英国同意了法国电力提出的电价差价合同。
根据该合同显示,欣克利角 C 核电站的执行电价是 92.5 英镑 / 兆瓦时,是英国电力批发成本的两倍之多,并且多出来的那些部分,完全由英国政府补贴。

为此,欧盟认为这种行为属于非法国家援助,已经违反了当地能源市场的公平,所以当即就宣布要严查这个项目。
最终法国电力公司只能求助中国,毕竟他们前期也已经投入了10亿英镑,现在无论什么情况,他们也只能选择跟英国核能发展站在一块。
那么中国会同意吗?

2015 年 10 月,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正式签订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广核集团将投资欣克利角 C 项目,持股 33.5%,投资额约 60 亿英镑。此外,英国还承诺中广核主导布拉德维尔 B 核电站项目,并允许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 “华龙一号” 技术。
要知道广核虽有建造核电站的经验,可却缺乏一份“宣传”,恰好欣克利角C项目,就是他们走向国际最好的“敲门砖”。

然而,2016年英国选择脱欧公投,并让特雷莎・梅上台接替卡梅伦的位置。
本以为,新政府上台,核电站的建造工程可以顺利下去了,结果谁能想到英国政府竟然又一次给停止了下去。
至于这一次停工理由,还是因为项目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所以需要重新评估。

可是谁都知道,当时英国紧跟美国步伐,对中国的企业进行无差别打压,结果没想到,他们为了打压中国竟然连自己的发电站都不在乎了。
那么,中国还能否继续合作呢?

2022 年,新首相苏纳克上台之后,便打着“主权安全”的幌子动用行政力量,对中广核在英国核电项目中的权益发起挑战,逼迫中广核转让其在相关项目中的股份,甚至还中资进一步买入核电项目。
不仅如此,美国还以 “国家安全”、“违反伊朗制裁” 等荒唐理由,对中广核进行制裁。

在面对美英两国的双双刁难是,中广核倍感无助,继续参与项目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最终在2022 年底,英国政府正式将中广核踢出塞兹韦尔 C 项目,并收购了该项目 50% 的股份,而项目仍由法国电力集团负责!

等广核离开后,英国政府为了挽救这个庞大的核电项目,曾找到日本,试图说服三菱和日立等企业参与投资。
毕竟,日本在核电技术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实力和经验,若能成功引入日本投资,或许能为项目带来转机。

但事实上,日本早在 2020 年就已宣布退出英国核电市场,给出的理由是投资风险过高,英国政策的不稳定让他们望而却步。
因为多年来,英国在核电项目政策上频繁变动,从项目审批流程的漫长拖沓,到对合作方态度的反复无常,让日本企业深感不安,最终选择远离这片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领域。
碰了一鼻子灰的英国政府并未放弃,转而将希望寄托在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身上。

因为当时英国只考虑到美国的科技实力,必定远超于其他国家,却忽略了美国负债累累的事实。
尤其是2017年,美国核电巨头西屋电气破产重组后,大家都忙着应对财务困境,怎么可能还会抽时间去帮助英国呢?
无奈之下,英国政府又把目标对准了阿联酋和沙特等中东国家身上。

然而,当中东国家了解到英国政府曾跟中国合作过欣克利角C项目。但是英国在此次合作中屡屡出尔反尔,单方面破坏合作协议的行为,让中东国家很难相信英国,毕竟万一他们也参加了项目,最后英国还是出尔反尔,那么到最后中东国家不也是亏损吗?
兜兜转转一圈下来,原本计划在 2050 年完工的核电站,截至目前还未真正开始动工。

而早在 2023 年,法国电力集团(EDF)就已宣布项目总投资飙升至 460 亿英镑,这一数字是最初预算的 2.5 倍,且仍有增加风险。
更为严峻的是,原本就因为资金筹备不够,现在又浪费了很多,所以单单就是建造,可能都无法顺利开展。

如果当初英国政府跟中广核顺利合作,或许核电站早就建造完成了吧!
信息来源:新浪新闻:“把中国踢出局”,英国460亿英镑核电站可能烂尾
成视新视界:英国政府公开抢劫中企后,中广核宣布退出英国核电项目,及时止损
观察者网:英国旗舰核电项目又双叒超支延期,中企拒绝“买单”法企急了
中时新闻网 2024-12-05 18:00《新核电厂延迟完工 英国4座高龄核电厂再延役》
环球日报:英媒:英国想迫使中企从200亿英镑项目中退出,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