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Tier1的一次转向

红色星际 2023-09-18 15:41:35

作者:钟声

编辑:Mark

出品:红色星际(ID:redplanx)

头图:智能汽车图片

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某全球顶级Tier 1德国总部的两位高层大佬,找到了某国产汽车芯片的创始人,对芯片合作进行了洽谈,双方之间是谈笑风生。

这次合作洽谈的背后,是该Tier 1德国总部大佬们坐不住了,一些行业人士告诉红色星际。

总部大佬们非常青睐和该芯片公司的合作,但是中国区负责智能驾驶业务的事业部对合作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的动作。

多次敦促无果后,德国总部不满意了,绕过中国区团队直接找该芯片公司谈合作。总部负责汽车业务的二把手和自动驾驶的全球负责人,更是亲自出马,希望敲定两家的合作,来挽救不断下滑的中国市场份额。

这家国际Tier 1的一些员工告诉红色星际,过去两年,与该芯片公司合作这件事情非常蹊跷,其他几家国际Tier 1都在和该芯片公司合作了,就我们一直不合作,导致错过了许多市场机会。

该芯片公司也曾经多次追求这家国际Tier 1,甚至接近达成合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铩羽而归。

1.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家国际Tier 1是该芯片公司创始人心中的“白富美”,一直念念不忘。

作为全球顶级的Tier 1,不仅有最丰富的全球主机厂资源,还曾经是ADAS的市场一哥。如果能与该Tier 1在芯片上合作,那么对该芯片公司的市场意义不言而喻。

而且从情感上来说,该芯片创始人对德系企业有着特殊的青睐。创始人曾经在德国留学读书,毕业后又在德系的TOP企业工作,这段岁月被创始人称之为充满诗意的人生阶段。后来创办汽车芯片企业之后,创始人除了向华为学习,另外就是大量学习德系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在两三年前,该芯片公司创始人就曾经“追求”过这家国际Tier 1。那时候公司不像现在这样如日中天,只能算小荷才露尖尖角,刚推出两款小算力的车规芯片,市场的拓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时期芯片上车的合作非常艰难,市场上大多数都用Mobileye做开发,作为初创企业很难受到认可。

该芯片企业曾经与一家国产Tier 1谈合作,这家国产Tier 1开口就索要几百万的开发费用。

不过,这家顶级的国际Tier 1某事业部的leader却独具慧眼,抛来了橄榄枝。这位leader认为对方虽然是一家初创企业,但是产品性能不错。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位leader洞察到了汽车芯片国产化的趋势,下游的主机厂已经表现出供应链国产化的倾向。

自己的客户在变化,自己也需要跟随变化,所以这位leader认为需要提前下注国产芯片企业。

这位leader和创始人之间进行了多次接触和洽谈,双方越聊越投机,在价值观和理念上一致性非常高。就在双方“眉来眼去”,准备就基于芯片开发智能驾驶方案达成合作的时候,形势却发生了急转而下的变化。

在2021年,该国际Tier 1对汽车智能相关业务进行了重组,成立了新事业部,把原来分散在各事业部的汽车智能产品线打包到新的事业部。中国区也跟随德国总部进行了业务架构、组织架构的重组。

重组也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更迭,中国区任命了一位新的leader。出于种种原因,在这家Tier 1工作了26年的原leader离开了,加入了芯片公司,同时离开的还有把中国市场ADAS业务从零做起来的业务大将,加入了另一家初创的Tier 1。

智能驾驶业务换了新的话事人之后,中国区新leader并没有继续推进与这家芯片企业的合作,背后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这是原业务老大们推动的合作,所以新leader不感冒;有的说该芯片企业在低阶智驾方案上与该Tier 1的一体机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不能合作。

双方的合作陷入了停滞状态。但是该芯片公司一直不死心,仍然一直找机会想促成合作。

今年,该芯片公司开始向市场积极推广下一代芯片。下一代芯片中的一款中算力的产品,颇受下游主机厂和Tier 1的好评,一些技术实力非常强的头部Tier 1都夸赞其为王炸产品。业界的一些主机厂和Tier 1在明后两年的智驾方案中,都把这款中算力的芯片当作引爆市场的一个“甜点”。

该芯片公司带着这款中算力的芯片又找到了这家国际Tier 1的中国区事业部,拿出了满满诚意的条件,希望达成合作。可以支持其首发这块芯片,甚至提出只要合作,该Tier 1可以深度参与芯片的设计。

说直白一点,想要什么样的芯片,就会按照其要求进行定制。

然而,这家国际Tier 1的中国区事业部却迟迟没有回应。

就在该芯片公司为此头疼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这家国际Tier 1的德国总部坐不住了,绕过中国区的团队,直接找该芯片公司创始人洽谈合作。所以在慕尼黑车展上出现了这一幕,德国总部的高层大佬与芯片创始人之间谈笑风生。

德国总部的着急是有原因的,中国市场汽车芯片国产化的趋势非常清晰,这股趋势也把该芯片公司推向了市场的主流舞台,成为中国市场上举足轻重的玩家。但这家国际Tier 1自己却一直没有押注国产芯片,未来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所以,德国总部开始对中国区团队的“执拗”不满,这份“执拗”带来的后果是市场份额的下滑。

2. 错过的彼此

自从这家国际Tier 1汽车智能业务重组成新事业部后,到今天也就两年多时间,智驾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却发生急剧的变化。

以前,这家国际Tier 1的ADAS产品在国内市场是“双手插兜没有对手”——绝对的老大。对国产主机厂有很好的溢价能力,近乎卖方市场,许多国产主机厂在做市场营销时都会宣传“标配XX的智能驾驶”。

而如今,市场份额不断地下滑,拿项目定点逐渐吃力,甚至有时候需要该Tier 1中国区最大的Boss亲自出马刷脸谈项目定点。

市场下滑、项目不好拿,除了国内Tier 1崛起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产品布局缺陷。

新的事业部成立之后,新leader在产品的规划和布局上,更倾向于从高阶开始做,除了原有的前视一体机,直接上了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并没有在火热的行泊一体上布局。

众所周知,2022年拉开了行泊一体落地上车的大幕,市场从前视一体机向行泊一体升级。国产Tier 1们在前视一体机上虽然打不过国际Tier 1们,但是借助行泊一体实现了弯道超车。

所以,即使这家国际Tier 1的大Boss出马刷脸,作用也不大,没有相关产品满足不了主机厂客户的需求,客户自然不会给定点。

假如当初和该芯片公司的合作能够落地,或许该国际Tier 1就不会错过行泊一体的市场盛宴了。

该芯片公司是行泊一体的重要推手,不仅卖芯片还提供算法,许多技术能力差的中小Tier 1在该芯片公司的支持下,做出了行泊一体的产品方案,然后又在该公司的组团推广下拿到主机厂定点。

中小Tier 1都能被该公司带起来,如果换成这家国际Tier 1,有更丰富的主机厂资源,有更强的量产工程能力,双方组成CP联手的话,恐怕智驾的市场格局要被改写。

近两年,该国际Tier 1对智驾市场变化的预判,令人感到有点迷。

一些员工告诉红色星际,作为一家Tier 1巨头,肯定不会枉视市场的变化,其内部每年都会前瞻和预判市场的趋势,并做相应的产品技术规划。但是规划从制定到批准的周期非常长,导致自己还没开始做,竞争对手的产品已经上市了。

这种做法逐渐背离了这家国际Tier 1的传统。这家国际Tier 1之所以能够在汽车行业成为超级供应商,在许多业务领域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超前性的产品布局。

一位员工不无扼腕的表示,作为曾经的ADAS一哥,现在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已经不及国内同行了。现在中国区就靠前视一体机和高阶方案向总部交差。

结语

离9月结束不远了,这家国际Tier 1的高阶智驾原定是9月份批产,在剩余的十多天里能否顺利上车,值得关注。

对这家国际Tier 1来说,以前打下的市场优势被一步步蚕食。下一代产品的布局,关乎未来在国内智驾市场的前景。德国总部找该芯片公司合作,预示着这家国际Tier 1的在战略上的一次转向,也可以看作是一次纠偏。

但是中国区团队的意愿对合作的走向仍有影响。

-END-

0 阅读:42

红色星际

简介:自动驾驶领域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