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治疗:神疲乏力、精神萎靡

鸿朗说健康 2025-03-30 15:10:52

一般提到虚劳证,就好像跟提到肾虚一般。所谓虚劳其实就是一种慢性虚弱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一种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不少。它的核心病机是“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能复原。”

对于虚劳诸证,大多以阴阳两虚为特点,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还是在脾胃、在中州。

所以人们常说“脾胃不好百病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化源不足,这是一切虚证的根源。

医圣张仲景创立的有治虚劳的祖方,它就是小建中汤。小建中汤里面的“中”是指中焦脾胃,“建中”就是健运中焦脾脾胃,所以小建中汤是专门补脾胃的、补里虚的。

胶饴30g,芍药18g,炙甘草6g,桂枝9g,生姜9g,大枣6枚。用量仅供参考。

先将除饴糖外的五味中药水煎熬好,然后将饴糖放入熬好去渣的药液里,文火加热,待到饴糖融化。

虽然《汤头歌诀》对于小建中汤,第一句就是“小建中汤芍药多”,但是全方的君药却不是芍药,因为全方用量最大的实际上是饴糖。

小建中汤是以桂枝汤作打底,在桂枝汤的基础上稍微做了些调整,桂枝汤可以说是张仲景最得意的方子,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把白芍的量翻倍,再加一味饴糖,就是小建中汤。

如果说小建中汤就像是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那桂枝汤就是个个子高又有才华的潜力股。

那桂枝和甘草就像是人的左手和右手,一咸一辣,一阴一阳,配合得天衣无缝。再加上酸酸甜甜的白芍和甜甜蜜蜜的甘草,这样一结合,那效果就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英雄,而是整体实力的提升。

就好像给士兵配了武器,战斗力自然会暴增。

甘草不光能辅助甘甜的白芍,还能帮辛热的桂枝保持持久的活力。

桂枝的气味又香又辣,前脚刚走,后脚尾气都没散干净,甘草一上场,直接黏着它不让它溜走,于是上上下下,都被桂枝给照亮。

生姜、大枣、饴糖这几个小伙伴,主要是用来保护脾胃的。调和中焦脾胃,帮你把气血酝酿出来,相当于给虚弱的身体补充能量。

饴糖又称麦芽糖,小时候肯定都吃过。饴糖非常好消化,因为有一味麦芽在里面,麦芽是消食化积的良药,所以它不会一边补一边加重脾胃的负担。

饴糖甘甜黏腻,除了补脾胃之外,它可以把桂枝汤的药性黏住。让其能够更长久地发挥功效,实实在在的后勤保障。

而且从全方六味中药的作用来看,饴糖为君药,才是符合仲景原意的,主要发挥着温补中焦、缓急止痛的作用。芍药、桂枝为臣药,芍药主要发挥着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的作用,桂枝主要发挥着温阳气、去寒邪的作用。生姜、大枣为佐药,发挥着温胃散寒、补益脾气的作用。甘草为使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医方集解》认为此方“温健中脏,故名建中”。由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论述小建中汤方的条文多与“腹痛”有关,因此古今医家多用其治疗腹痛。小建中汤能治疗腹痛,与其温补中焦之性有关,它能温补脾胃,以滋生化之源,内调气血,外调营卫。小建中汤证属温补,但《虚劳篇》条文中所载“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悸”“衄”“梦失精”等症状却更像阴虚。虽见热象乃为假热,仍从温养为主,临床需详细分辨。刘渡舟教授对《虚劳篇》小建中汤条文的论述是:“脾胃衰弱,阴血阳气来源不足,可发生元阳衰惫、虚阳上浮和营养不足三种病情,表现出阴阳失调、寒热错杂的征象。”

中气不足,阴阳不和,亦可同时出现寒热夹杂之证。用小建中汤能“使中气立则阴阳生,阴阳和则寒热自罢。”

方名叫小建中汤,中指的是哪里?中焦脾胃,建中就是健运脾胃。

这个方子主要调理的是身体的胃部,就是咱们常说的中焦脾胃。而"中",在这里代表的就是胃部。“建中”,就是让脾胃更健康,更活跃,帮助它们更好地消化食物。

调配得当的小建中汤犹如拥有了甘泉之助,乾坤大挪移,上至心肺,下至腹胃,都能被其药物的气息所填满。同时,架设起脾胃的桥梁,建设好脾胃,还能起到调理气血阴阳的重要角色。博览群书,我们知道,人体里,无非只有气、血、阴、阳这四样东西,小建中的功效,便在于此,它让脾胃既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又使体内的气血阴阳保持平衡。

什么样的人适合服用这张方子呢? 那些老是没食欲,吃饭时根本提不起精神,甚至一天只吃一顿的朋友们,可能得试试小建中汤了。

首先,咱们说说胃口不好,这种时候,食物好像失去了吸引力,一点儿都不想吃。

更别提吃下去的东西,因为能量不足,分解的速度慢如蜗牛,总是感觉不到饥饿。

遇到这种情况,小建中汤简直就是救星。小建中汤大部分都是食物成分,性质温和,而且含有糖蜜,味道不赖,小孩也能接受得了。喝上一阵子,你的胃口肯定能好起来。

其次,那种面色枯黄的人,脾和胃很可能有点毛病。

脸色呈现出黄土地般的颜色,这种看上去就不健康的颜面,原因可能是你的脾胃不好,营养跟不上。

这时候,喝喝小建中汤,就像是给土地施施肥,让脾胃恢复活力,气血自然也就旺盛起来,脸色也会变得气色满满。

如果你的肤色苍白,整个人都有气无力,胃口不开,低血糖、贫血等症状频发,建议你也试试小建中汤。

大家都知道,脾胃是我们气血的源头。当你在镜子前发现自己的脸色苍白无光时,或是感觉头晕乏力、身体困倦等症状,可能就是气血不足惹的祸。调理脾胃,增强吸收能力才是关键。其次要增加体重,关键还得靠调节脾胃。

小建中汤加了甜蜜蜜的糖蜜,它可以帮助你补足气血,让肌肤重新变得红润有光泽。有助于强化肌肉生长,最适合瘦骨嶙峋的你。

对于那些经常胃痛的同志们,无论病期长还是短,小建中汤也许可以帮到你们。

饥饿时感到心慌,肚子痛但并不强烈,稍稍揉一揉或用热水袋捂一捂疼痛会减轻些,这些都是典型的“喜按喜温命题”,也就是说他们患的是虚症。

在这种情形下,小建中汤无疑就是最佳选择。如果之前经历过大病或久病,身子骨极度虚弱,尤其是术后康复期或者经历过放化疗,长时间的疲劳让你疲惫不堪,喝完后精神头儿就会上来了,身体也会逐渐恢复元气满满。

小建中汤这一碗下去,无论你是气血不足还是阴阳失调,它都给你整得妥妥帖帖的。

就好比肠胃不好的人,喝了小建中汤就能养好胃,吃饭有劲;女孩子月经失调,喝了小建中汤就能调理好身体,月亮不慌;还有那些老往厕所跑的朋友们,喝了小建中汤就能让肚子舒服,不再尴尬。

综上可知,方选小建中汤,是以温养脾胃、调和阴阳来治疗虚劳病。然而,“阴阳失调”这一病机过于宽泛,临床难以把握。若仅凭症状诊治,又有误诊的可能。比如阳虚和中气大寒可能会出现症似阴虚的表现,若仅凭症用药,则会导致治疗无效。《虚劳篇》以“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为开篇,突出了两点内容:一是虚劳病的诊断以脉象为重,只要出现脉大、脉虚即可诊断为劳病;二是虚劳病易出现脉症不符的表现,即貌似正常的人也可以出现虚劳脉象。

由此也可以看出张仲景思想中,脉象对于虚劳病诊断、用药的重要性。小建中汤证的脉象应具有“弦、大而空”的特点。正如李榳在《医学入门·杂病脉法》中所写“平脉弦大,劳损而虚;大而无力,阳衰易扶。”而正因为脉似“阳虚”、症似“阴虚”这种脉症不符的表现,才反映了小建中汤条文阴阳不调的病机。小建中汤“燮理阴阳”之功,方能治此“阴阳失调”之病。

临床上,但凡因为中气不足、阴阳失调所导致的脾胃虚寒、化源不足、阴阳失衡等诸多疾病,都可以使用小建中汤。

《伤寒论》中所言:“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首先这个人得在虚的框架中。比如说,面黄肌瘦,没有精神,四肢逆冷。

然后里面出现"里急"(腹泻)、“悸”(心跳加速)、“衄”(消化道出血症)、“腹中痛”(腹痛)、“梦中失精”(梦遗)、“四肢酸疼”(脾虚血虚导致的四肢疼痛没有津血濡养)、“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这里容易和内热导致的手足热、咽喉干混淆,这里是指津液不足、气血不足的虚热。脾胃虚了,就津虚、血虚,所以我们得补脾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津液、气血问题)等情况,可用小建中处理。具体使用参考:

1.适合虚寒体质有缠绵鼻涕的人用来增强体质以及鼻涕收尾

为什么适合虚寒体质的人增强体质?

这个很好理解,这个方叫“小建中汤”,而“建中者,乃建立中焦之脾土也。盖土为五行之主,脾为四脏之本”。所以这个是强壮脾胃、强壮身体的。

那为什么说还能收鼻涕呢?

《医宗金鉴》曰:“名曰小建中者,谓小小建立中气也。盖中气虽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故仍以桂枝和营卫,倍芍药加饴糖调建中州。”

表证未解,脾土虚衰,若不祛在表风寒之邪而一味调补,必使邪气入里,加重病情。所以要驱寒解表的同时也小小补之,而小建中汤就适合这个情况。(这个小小补之,是相对于一些大补的人参等的小)

所以小建中汤此时就是以养中为主,也具有一定的解表功效。适合用脾胃虚寒体质又伴随长期的过敏性鼻炎人群(清鼻涕)

2.适合脾胃虚寒引起的容易腹痛人群、如常说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对小儿遗尿也有帮助、心悸等情况。

小建中汤在实际使用中对脾胃虚寒导致的腹痛有很好的效果,一方面桂枝、生姜能够温中止痛,而芍药、炙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也是止腹痛得方子,麦芽糖也能起到甜能缓痛的功效。

小儿遗尿者,多属中虚,而不是肾虚,所以此时用小建中汤处理小儿遗尿的情况很多

为什么心悸也能用小建中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心失所养,故“心中悸而烦”。对于有些人阳后心悸的,此时就适合喝小建中汤的。

3.适合脾胃虚寒导致的脸色黄、食欲差、瘦小

脾胃阳虚了,就会没胃口、也会降低脾胃的运化能力。

脾胃是气血运化之源,当脾胃运化能力差了,此时我们必定面色无华,就容易出现脸黄的情况。

脾胃是人长身体的根本,脾胃差了,就容易瘦瘦小小。所以往往这类是面黄+瘦小的。

1 阅读:33
评论列表
  • 哇.中医好历害的治疗。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