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轰到柏林的红色巨炮:斯大林之锤,B-4重型榴弹炮

谦德评历史 2023-11-18 17:11:08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老话常说,所有的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二战时苏联强大的火炮实力,带着苏军一直打到柏林城下,其中一款榴弹炮更是居功甚伟,是哪一款?

1945年4月,德国柏林城外已经围满了苏军,从1941年德国主动进攻苏联开始,仅四年的时间,苏军就反攻到柏林城外。

但德国并未束手就擒,在柏林修筑了大量的坚固工事,街道上每一栋房屋都是一个单独的火力点。

德国也想打一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来挽救德国的败局,但此时的苏联并不想给德国任何机会,苏联没有贸然发起进攻。

而是拉出来大杀器,B-4型榴弹炮,也被称之为斯大林之锤,有极大的破坏力,这些重达十几吨的巨炮,都瞄准着柏林城。

16日,苏联元帅朱可夫开始攻击河对岸的德国政阵地,但由于德军事先知晓了苏联的作战行动,避开了苏联的火炮攻击。

德国还利用周围沼泽地的有利地形,成功对苏联红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苏联的初次进攻宣告失败。

得知消息的斯大林,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朱可夫的指挥部,指责朱可夫攻击不力,没办法朱可夫把预备队也调了上去。

苏联凭借着人数优势成功把战线推进至6公里,但对德军的防线,没有造成多大的破坏。

朱可夫再次发起进攻,一举突破德国的第一道防线,但摆在苏联前面的德国第二道防线是沿着高地修建的,属于易守难攻。

朱可夫眼见损失惨重,立即调集大量坦克过来,想要利用坦克强大的突进能力,冲突德军的第二道防线,不过还是被德军击退。

连着两次进攻失利,斯大林都感到不满,又把朱可夫批评了一遍,朱可夫也不气馁,第二天又发起了攻击。

不过这次,朱可夫把斯大林之锤抬了出来,加上其他的火炮,一起向德国的防御阵地倾泻炮弹,霎时间德军阵地火光冲天,德军失去反击能力。

朱可夫顺势指挥部队抢占第二道防线,成功消灭了三万余人的德军,其余德军全部退入柏林城进行固守。

与此同时,苏军其他两路部队也进攻顺利,对柏林城形成了合围,柏林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20日,朱可夫先行下令用炮火轰击柏林城的防御工事,当时德国已经预料到了苏军会打到柏林来,于是提前修筑了大量的混凝土工事。

这些工事不仅遍布柏林城各地,还有着极厚地墙体,一般的炮火和手榴弹根本伤不了这些工事分毫。

但德国忘记了苏联还有斯大林之锤,虽然一般的炮弹也打不穿德国的工事,但经过苏联加工过的炮弹足以穿破三米厚的混凝土工事。

原本还想坚守的德军立马被斯大林之锤的炮火所震撼,德军坚固的工事尽数被苏军摧毁,德军的信念也被一起摧毁。

经过了几轮的轰炸后,柏林已经无力再进行反抗,希特勒眼见胜利无望,在地下室自杀,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但一些顽固的纳粹分子还想依靠国会大厦反攻,朱可夫再次把斯大林之锤拉了出来,这些纳粹分子被尽数消灭,不久德国就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就是立下大功的斯大林之锤,曾在研发阶段就差点夭折,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

在苏德战争中立下大功的斯大林之锤榴弹炮,竟差点没有活过研发阶段,还是在斯大林的坚持下,才生产出来,其中有何故事?

自从斯大林接管苏联大权后,就大力发展军工重武器,因为在斯大林看来,只有武器才是在国际上真正的筹码。

而且斯大林还敏锐地察觉到,德国必将崛起,总会有一天成为苏联的危险,既然斯大林这时就察觉到德国的危险,那么在苏德战争前期,苏军为什么会惨败呢?

那是因为斯大林根本没想到希特勒会撕毁约定,对德国进攻的时间做出来错误的判断,并非毫无准备,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所有的武器中,斯大林尤其喜欢火炮,对火炮的要求是越大越好,仿佛越大就越有杀伤力,就能给斯大林带来安全感。

而与斯大林有着同样爱好的就是希特勒,虎式坦克、鼠式坦克以及古斯塔夫巨炮都是希特勒的杰作,这些巨无霸的破坏力不容小觑。

所以斯大林就让人研发一款大口径榴弹炮,与以往常规口径,还要大许多的榴弹炮,苏联炮兵总局,于是决定把这个巨炮的口径整到203毫米。

这种口径的炮弹在当时全世界的陆军中都是独一份的存在,只有海军大型战舰才会配备更大口径的火炮。

大军舰的火炮是直接在舰船上,所以不必考虑机动性,只追求威力,但在陆军中,火炮的口径越大,就注定炮本身的重量也要越大,进而减少机动性。

所以要兼顾威力和机动性是很难的,所以苏联研发这款巨炮的过程也是极为缓慢的,前前后后出了四个方案。

而斯大林之锤最初的设计,并没有被苏联火炮总局所看上,还是斯大林在一次视察中,发现了它的设计初稿,并表示赞赏。

这才让这款巨炮得以进行研究开发,用了花了数年的时间,到1931年才研发完毕,斯大林一见面就对这火炮赞不绝口。

但是炮管就长达5米,造价也是高的离谱,但就炮管造价就能造小口径的两门榴弹炮,为了拖住这个巨炮,苏联工程师只能把拖拉机的车盘拿来做巨炮的炮架。

一般的坦克根本,拉不起如此之重炮身,这样拼装之后,才发现整个炮的重量达到了16吨,顶得上三头大象了。

所以这种巨炮机动性很差,造价也高,所以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没有尽量量产,且这些炮都是武装在精英部队,只有斯大林才能调动。

当时苏军内有相当一部分将领认为,可能仗都打完了,斯大林之锤都还没能到前线,足以见得苏军内部对这种武器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的。

但后面苏联仅用一仗就改变了这些将军们的想法,争先恐后地要求斯大林多装备几个营,其中发生了什么?

斯大林之锤除了让德国人胆寒,还让另一个国家的人也害怕,成为一生的阴影,这个国家是谁?它与苏联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

苏联的西边有一个经常与苏联发生摩擦的国家,芬兰,一开始两国的关系并没如此激烈,但是苏联提议与芬兰互换土地,芬兰不同意,从此两国结下梁子。

但是苏联与芬兰早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为了有合理的借口去打芬兰,于是谎称苏联的士兵遭到了芬兰的攻击,苏联要报复,于是苏联对芬兰宣战。

当时各国都对芬兰不抱希望,认为芬兰抵挡不住苏联一轮的进攻,但是结果却让欧洲各国大跌眼界。

芬兰不仅在前期顶住了苏联的进攻,还对苏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而芬兰的功臣就是一条曼纳海姆防线。

芬兰国内的将军曼纳海姆早就预料到苏联会对芬兰发起进攻,于是提议在苏芬边境修建一条坚固的混凝土防线,防备苏联。

于是一个大过程就这样修建了起来,芬兰人就把这条防线称之为曼纳海姆防线,虽然苏联在前期的情报工作中知晓了这条防线,但根本不在意。

苏联想着只要坦克火炮一炸,这曼纳海姆防线根本抵挡不了,所以苏联在进攻芬兰的前期,损失巨大,而曼纳海姆防线却是固若金汤。

原因就在于曼纳海姆防线混凝土厚度极厚,一般的炮弹根本打不穿,加上当时已经是冬天,又给防线加上了天然的防御。

苏军可以说在曼纳海姆防线吃了大亏,各国也对苏联有了新的看法,特别是希特勒,原本希特勒也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但看到苏联打个小小的芬兰都如此吃力,觉得苏联只是一个虚胖子,根本打不了架,这也是希特勒发起苏德战争的原因之一。

斯大林眼见攻击受阻,立马把斯大林之锤拉上苏芬前线,也就是这一仗彻底打响了斯大林之锤的名号。

抵达前线的斯大林之锤迅速投入战场,同时苏联又不计后果的使用炮弹,毕竟如果再不拿下芬兰,苏联在欧洲就说不上话了。

经过苏军的几番攻击之后,曼纳海姆防线被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苏军眼见战场形势转变,迅速发起进攻,不久芬兰就投降了。

不过苏联与芬兰的停战协议,对芬兰极度不友好,不仅割去了大片土地,还把半岛租借给了苏联,以至于德国对苏联发起进攻时,芬兰火速加入一起进攻苏联。

也就是从这时起,斯大林之锤受到了苏军给将领的喜爱,斯大林也对巨炮的表现十分满意,加量生产。

后来就在苏德战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直跟着苏军打到了柏林,二战结束后,苏联生产的斯大林之锤就有千余门。

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巨炮也成为首要攻击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型杀伤武器的出现,让斯大林之锤失去了往日的荣光,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文史颜如玉”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2 阅读:1363

谦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