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勃列日涅夫,缘何要发动“宫廷政变”,把赫鲁晓夫赶下台?

谦德评历史 2023-11-17 09:35:0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赫鲁晓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是被平庸的助手勃列日涅夫赶下台的。

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正式发文件宣称,他因身体不适请辞所有职位。然而随着勃列日涅夫的上台,赫鲁晓夫请辞的内幕也随之被掀开。

赫鲁晓夫是怎么下台的?这场逼宫大戏中,勃列日涅夫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事实上,早在1964年的7月,有关推翻赫鲁晓夫的计划,就已经在莫斯科展开布局了。

当时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夜戈雷切夫说,要推翻赫鲁晓夫,首先就要了解苏共中央的委员们对他的行为和错误的态度。

而进行了解的这个行动,却很有可能会泄露出推翻最高领导人的意图。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年9月下旬,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就得到消息,说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等人在密谋推翻赫鲁晓夫政权。

谢尔盖当即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谁料赫鲁晓夫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他认为告密者说的这些人大部分是自己的亲信,根本不可能会密谋造反。

当然,上位者不会单纯地信任任何一个人,他在交代谢尔盖不能将消息泄露的同时,还派了米高扬去核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但米高扬这一次却极其不靠谱,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直到赫鲁晓夫下台,米高扬都没有向他汇报任何调查结果。

1964年10月12日,赫鲁晓夫和米高扬一行人,在黑海东南岸的皮聪大疗养院休假,此时的莫斯科却背着他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会议由勃列日涅夫主持,当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等人都参与其中,他们在会议上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职务的提议。

在这一次会议召开后,勃列日涅夫就给赫鲁晓夫打了电话,让他立刻回莫斯科开会,内容是关于农业发展问题的。

然而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后,等待他的却是猛烈的抨击,说他让苏联成为了他的一言堂,他只擅长自我标榜和吹嘘。

而鉴于他执政期间的所有不妥行为,要求他自愿退休。

对此,赫鲁晓夫本人在会议上展开了激烈的辩驳,但是因为反对者数量过于庞大,不甘心退休的赫鲁晓夫也只能在10月14日签署了退休声明。

当天,苏联召开了苏共全会,由勃列日涅夫对他进行了末日审判。赫鲁晓夫被批判的点集中体现在,独揽党政大权不接受中央委员会的监督。

继而延伸到,赫鲁晓夫在工作期间,丝毫不在意苏共中央和主席团的监督,行事风格一意孤行。

除此之外,勃列日涅夫再次批评了赫鲁晓夫大搞个人崇拜、自我吹嘘那一套,并把苏联农业失败的原因,全部归咎于赫鲁晓夫一人。

只不过,批判归批判,此次会议却没有针对赫鲁晓夫犯下的过错提出预防措施,以免下一任领导重新陷入权力的怪圈。

众人仿佛只想把赫鲁晓夫推下台,并把勃列日涅夫选上去。那么,他们言之凿凿的赫鲁晓夫的“罪证”,真的如此不堪吗?

赫鲁晓夫执掌苏联大权10年,最后竟然是被自己的亲信逼宫,被迫终结了政治生涯。

比起苏联的前两任领导,发动政变赶赫鲁晓夫下台的勃列日涅夫显得格外平庸,那么他为何能成功发动政变赶走赫鲁晓夫呢?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正值强盛阶段,在斯大林领导苏联的30年时间里,苏联形成了吃大锅饭、听中央指挥的集体思想。

这一体制的特点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统治下,全国群众的意识形态是统一的,整个联盟体的话语权、决策权等,全都被上层垄断。

所以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批判了斯大林时期的大镇压运动,为被镇压的官员平反,拉拢了一部分群众的人心,随后他把苏共总书记的名头改成了第一书记,加强了集体领导。

随即,他又提出“第一书记不能兼任部长会议主席”的说法,也就是说党政要分开治理。他批判了斯大林执政期间大搞个人崇拜,影响了苏联的政治。

他认为斯大林时期,苏联的集体生产制度让群众没有得到切实的利益,从而导致群众对农业生产的兴趣浓度不高,以至于苏联的农业生产整体出现滑坡的趋势。

的确,在赫鲁晓夫上台前,苏联群众在自己院子旁边种地,需要缴纳极高的税收。

地里种出来的农作物就更不用说,被管束得更为严格,必须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政府,这必然会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于是他开始进行改革,他让农民学会自己核算经济成本、利润、工资,有了利益驱动,农民自然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种植上。

他还从政策上减少了农民税收,改变了农产品必须交售给政府的策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刺激了农民的种植热情。

然而这样欣欣向荣的改革并没有持续多久,1958年3月,赫鲁晓夫就走了斯大林的老路,他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兼任了会议主席,将党政权利全都攥在了自己手中。

他因为前期执政时改革农业,被群众大加称赞,于是在执政后期,他越发看重农业改革,他提出让群众开垦荒地。

在开荒策略提出初期,有三十多万年轻志愿者加入了开荒行列, 五年时间开垦出了4200多万公顷土地,相当于一个甘肃省那么大。在这个阶段,苏联的农业生产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在这之后,他为了能赶超美国肉蛋奶的产量,盲目强制要求苏联农民种植玉米,收获的玉米再拿去喂养家畜。

的确是促进了肉蛋奶的产量,但却剥夺了普通民众的温饱。

再加上苏联的空气较冷,并不适合玉米种植,所以从一开始赫鲁晓夫的决策就注定了要失败。

而且,开垦的荒地必然是远离人群和消费地的,这就导致了产品和市场的距离越来越长,而公共交通却又承载不了如此多的产品运送。

于是,原本普通的粮食,因为高昂的运费而增加了售卖成本,自然也就变得虚高,普通人的生活成本被抬高了一大截,很快,苏联经济变得更加混乱。

然而这都不是最致命的,赫鲁晓夫之所以会被轻易赶下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放弃了掌握苏联的军队。

自诩精明能干的赫鲁晓夫,竟然被自己的亲信反咬一口,成为苏联第一个被赶下台的第一书记。

为何聪明人会被一个看似憨厚的人轻易反杀呢?

作为苏联的最高掌权者,赫鲁晓夫就算是在农业和经济上做出了错误决策,但只要手握军政大权,那就基本没人能轻易撼动他的地位。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分歧非常严重,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斯大林是坚定地站在帝国主义对立面的。

然而等到赫鲁晓夫上台后,却一反苏联之前与西方对立的态度,主动与美英法等国家接触;他还推进了奥地利的中立,把斯大林争了多年的战略基地拱手让人。

随后,他又独断专行的宣布进行裁军。1955年,苏联计划裁军64万人,第二年又公开了一个裁军120万人的计划。

最关键的是,他几乎是想裁军就直接宣布,丝毫没考虑军队领导者的感受。导致军队和党政形成了巨大鸿沟。

而军队一把手更是在两次裁军后,成了坚定的“倒赫派”。在民心军心都失去后,赫鲁晓夫的下台就成了既定的事实。

但整个政权交替中,最让人不解的,并不是前任的离开,而是苏联人给国家找的新的掌舵人,竟然是平庸的勃列日涅夫。

他是赫鲁晓夫名副其实的副手,在斯大林时期,就跟在赫鲁晓夫身后;赫鲁晓夫当第一书记时,他就位居第二书记。

在苏联过往几十年的历史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第一书记下台后,第二书记必然是接班人的不二之选。

除此之外,赫鲁晓夫的执政虽然让苏共党内不少人都产生了不满,但大部分人都没有考虑过要“倒赫”。

只有勃列日涅夫,积极地在其中上蹿下跳,十月全会是他主持的,对赫鲁晓夫的全方位批判也是他做的。

但在赫鲁晓夫仓促下台后,苏共中央急于找到一个带头人,于是批判前任掌权人最得力的勃列日涅夫,就此坐上了高台。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找一个和赫鲁晓夫脾气秉性完全相反的领导人,或许就能避免之前的第一书记所犯的错。

但他们却没想到,看上去没有鲜明性格的勃列日涅夫,在批判了赫鲁晓夫搞一言堂并将其赶下台后,上台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集体领导,强调必须将权力集中在他一人之手的重要性。

当然,就像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勃列日涅夫刚上台,就把党政军三方权力,紧紧地握在了自己手里。

不仅如此,他还打破了苏联70岁必须退休的规定,让苏联中央陷入了老人政治的怪局。

因为缺乏了新生力量的注入,苏联的政治局面陷入僵化,整体经济结构出现了停滞现象。

如果说之前的领导人是减缓了苏联发展变缓,那么他则是将联盟体快速推向死亡的边缘。

对于赫鲁晓夫而言,被亲信赶下台是他一辈子都释怀不了的遗憾。但对于苏联中央而言,选举勃列日涅夫则成了他们最后悔的决策。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文史颜如玉”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5 阅读:1630

谦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