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事实说出来呢?要知道他期待我们的来电已经很久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我们会和所有人达成协议的。如果我们达不成协议,那我们就定个目标,然后就这么定了,这样也挺好。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

他给自己设了一个期限,但他能否完成呢?
过去,他就多次做出一些承诺,但最终未能兑现。
比如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他承诺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后来他身边的顾问又说“100天内结束”,然而现实却是冲突依旧持续,停火遥遥无期 。
在Tiktok“不卖就禁”一事上,他上台后便签署行政令并要求在75天内解决,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竞选的时候也说过“他上任就会让通胀下降”,但现在一切都没办好。
回到这件事情上,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特朗普是掌握着主动权的。
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多次强调,任何对话必须以取消单边关税、停止科技制裁为基础,并要求美方展现“平等与尊重”的具体行动。
所以,从我国一直以来的各种措施,包括提高对美关税等等, 我们其实并不会妥协。
如果特朗普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坐下来好好谈判才是明智之举,如果特朗普能够放弃执行那些“可笑”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会“成功”的。
毕竟,在之前的关税政策中,他们收来的关税远远覆盖不了他们的亏损。之前提到征收了20亿美元,实际不过2个.5亿,随之而来的还有股市的动荡。
从客观事实上来看,真的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特朗普美其名曰有时候“需要吃药”,忍过阵痛就好了。

然而,事实证明,很多美国人民看着自己日益瘪下去的钱包,对他日益不满,而这也是他此番言论的关键,意在稳定民心。
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呢?
《毛泽东选集》有这么一句话道明了关键:“今天的暂时的妥协,即酝酿着明天的更大的战争。”
所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虽不愿不怕打,但也不怕打。
这次的结果是一厢情愿,还是两全其美,说到底还是看对谁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