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冬奥会期间,我女儿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运气,抢到了一个冰墩墩手办,这个手办只有80厘米高,但却要80块钱。
当时我正在厨房刷碗,女儿抢到后,和爸爸、弟弟一起在客厅里欢呼,当我听到80块钱80厘米的手办后,心里莫名其妙就有一股气。我当时就在想,花这么多钱,买这么个小玩具能有什么用?这80块钱要是拿来买肉、买菜该多好!
然后,我老公就跑到厨房来跟我报喜,一看我脸色不好,就很知趣的出去了。我越想越生气,真想冲出去说教女儿一顿,问问她花80块钱买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但我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用的是自己的零花钱,而且我同意她可以随意支配。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我妈就是这样,我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买这玩意儿有什么用,还不如买肉吃!
我突然间想通了,也没那么生气了,可能就是因为我小时候的这种匮乏,导致了现在的不开心。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想买一个文具盒,因为我一直用的是那种很便宜的铁皮文具盒,而同学们都已经用上了那种双层的。于是,我就跟我妈说,大概说了好几个月,我妈才同意给我买。
然后,我妈问我想要哪一种?我说,我想要塑料的、双层的那种。我妈就说,那种不仅贵,还不耐用,还买铁的吧。于是,就给我买了一个我并不喜欢的铁文具盒。
买回来以后,我妈就会拿文具盒说事,她认为给我买了东西,我就得努力学习,成绩就得突飞猛进。因为这个文具盒,只要我作业写不好了,考试分数不高了,我妈就会拿文具盒这件事来说我。
肯定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家里穷,如果有钱的话也不至于这样。其实,我父母那时候都是工薪阶层,虽然算不上富裕,但肯定不是特别穷,她们那时候还攒钱买了两套房子。
而现在,我们家也不穷,我和我老公两个人的收入,完全可以过上普通的小康生活,别说是80块钱,就算是800块钱买个玩具,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我之所以很生气,就是因为小时候的物质匮乏,对我影响到了今天。
还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自己已经会赚钱了,但是我依然会有一个习惯,买东西的时候只看性价比。
比如,我去买衣服,第一眼就相中了一件,而且非常合适,但我一定不会直接买下来。我会继续逛,对比相同类型的衣服,主要就是看价格,如果另外一件衣服跟这件差不多,但价格要便宜的话,我一定会选这件便宜的,绝不会选那件喜欢的。
这种性格导致我的幸福指数很低,我会非常嫉妒别人不看价格,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我没有去和女儿讨论冰墩墩手办这件事,而是在刷完碗之后直接回了卧室,我不想让女儿看到我不开心的样子。虽然我无法治愈自己的童年,但我还是想守护孩子心中的光。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和我有相同性格的父母,因为她们内心的匮乏,所以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会拿“性价比”来说事,以至于孩子不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大降低了孩子内心的幸福指数。
女儿的冰墩墩手办回来后,她开心了好长时间,而且会经常拿着跟别人炫耀,那种自豪感连我这个做妈妈的都很羡慕。后来我就在想,如果拿80块钱买肉,可能孩子只会开心一天,而80块钱买冰墩墩,孩子却能开心这么久,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所以,我希望所有有匮乏心理的父母,要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要的是快乐,而不是“性价比”!
关注“欣妈育儿经”,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