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要掌握4大要素,否则什么小药和饵料都没用

新加坡的乱旅行 2024-11-01 16:25:29

哥钓的不是鱼钓的是速度,很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时间~效率~金钱。随着台钓的兴趣钓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字“快”,专业术语“程序化”

比如:饵料的比例控制,小药的释放程序,状态的控制,比重、颗粒大小、味型的控制、是拉是搓饵,控制好你的饵料,讲的就是诱钓结合,钓的就是立体、状态。

再比如:浮漂的形状用途之多真是眼花缭乱,灵钝调整,最奥妙的是上下几厘米居然可以决定一群鱼的命运,一句话钓什么鱼用什么漂。

在我看来以上这些都是扯淡,要是天气不好什么药和饵料都没用,钓鱼要掌握4大要素,天时、水质、钓位、饵料。

一、天时

钓个鱼,你别硬跟老天爷过不去,当你跟老天爷过不去的时候,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所以一定要讲究天时,了解天时。天时 是大环境,其实相对容易把握。天时是指的是不能忽冷忽热,长连阴天或长期暴晒的天气以及无风气压低,风向也是很重要的,东风钓鱼十次九次空,东南风好钓鱼,南风要变天,变天前好钓鱼,西南风是空气干燥的风,上鱼率一般般,不是太好。西风比较少水凉有雾多,鱼不爱开口,但短竿钓还行,西北风是刺骨风,天凉地气热鱼不下底,北风春秋天有小风不上鱼大风真上鱼。东北风也有口,顶风钓必有效。

以上就是我多年来钓鱼总结一点点经验,提供的也不一定准确供钓友参考。

二、水质

水质环境,说的是垂钓水体的肥、瘦、污染、富养化、甚至恶化的程度。这些前提也决定时间段鱼的栖息和洄游的区域和方式不同。所以,许多问题,如果要确切答案,都是需要具体分析的。钓鱼也不例外。

水色黄绿、草绿而清爽:这种水质较好,浮游生物组成以硅藻为主,绿藻和裸藻也比较多。宜于鱼类生长,好钓鱼。

水色油青:这是一种施用有机肥比较适中的肥水水质,浮游植物中硅藻、绿藻和甲藻的数量比较平衡。垂钓时,宜按肥水要求垂钓。

一般常见的是绿丝藻,绿丝藻在水底滋生后随着水流的流动,丝藻会左右摆动,很容易将我们的饵料埋没在丝藻呢!经常出现鱼找不到饵的现象!所以此时我们要对浮漂的调钓,自己饵料的比重作出相应的调整,避免饵料比重过大,调钓过低,防止饵料陷入丝藻呢!

天凉水上温度与水下温度相差过大,上下温度对流而形成的走水等现象,这都是秋季水质变化的几大特点,只有抓住了深秋水质的变化,才会有应对的方法。

三、钓位

钓位是关键,一个好钓位能把鱼稳定在此地,是受地理环境限制的,地下和岸边是双双呼应的,会钓和不会钓钓位体现得很清楚。

不同的鱼种在水库中聚集巡游的位置范围也不同。钓鲫鱼,我更喜欢大水库的湾子里。从岸线看,向陆地凹进去的部位,我们称其为湾凼。尤其是呈半岛状伸出去的地方,两边会形成湾凼。有湾就有回流水,有回流水就会聚集漂浮物。一些鱼们可食的东西亦会聚集在这些水域。湾凼处水体流动缓慢,水温相对稳定,有深有浅,鱼们根据水温调整体温只是小范围游上游下问题。在湾凼处寻钓位,应注意凹中找凸,湾中稍凸出的位置有利于窝饵香味快速传导,也是鱼游动最靠边之处。

除此之外还能找到水底成台阶状的位置,就是俗说的“坎”。这种水底一般钓鲫鱼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四、饵料

现在的商品饵料可以分为很多的种类,比如分为香、腥、酸、臭、酸等味,又可分为松散、软、硬、粘等。

但是钓鱼人千万别迷信商品饵。鱼吃饵是有习惯的。就像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喝面条是一样的。在南方用起来很灵的饵,在北方就不行。适应本地区的饵还要自己去研究。同一地区不同的塘也有区别。

总之香料在使用时最好是自然原料的原香味,同时突出一种香味,不能众香齐入变成一种怪香。要根据地域性特点选择适合本地水域的香味。鲫鱼饵以清香淡味为好,鲤鱼饵以鲜腥偏甜咸为佳,草鱼饵以量大微甜(最好是瓜果型)淡酵微酸更有效。面饵的雾化与软硬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休闲钓的水域和鱼情决定:饵要有一定的持钩性,以确保饵能够穿过上层杂鱼的抢食而到达较深的水底,又能在水底泡上一段时间等鱼来食。一般来说,如无鱼咬钩扬竿换饵时,钩上有少量饵料残留,则说明饵的状态基本适宜。

调整饵的状态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靠加水量来进行调整。加水量少,饵料干散,则雾化强,反之则雾化越来越弱。这和一般人的常规理解完全不同,需要钓鱼人用心体会。二是通过添加拉丝粉或雪花粉来调整。一般来说,纯拉丝粉二次添加到已开完的饵效果不好,可以把细碎的纯雪花粉与拉丝粉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再来添加调整就好用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