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星纪元ET又带来了新车型,4月19日上市,年度改款来了!
话不多说,先上干货,看看新车改动都在哪?
改动1,价格门槛再度下探,从18.98万进入到17.28万,起售价更低,综合竞争力更强。这一点还是要夸夸星纪元,把中大型增程SUV价格拉进到17万价位区间。
改动2,主销车型阵营改变,价格跨度大,也就意味着版本选择丰富。从24款车型的架构来看,增程有4款,纯电有5款,到了2025款车型架构有明显改动,增程车型扩编。现如今增程有6款,纯电有3款。主推车型重点有转移,经过屡次碰壁,看来星途也是知道市场的青睐和潜在受众喜好。
改动3,中高配标配猎鹰系统,升级全新EXEED OS系统及高通骁龙8295P芯片。
改动4,升级飞鱼底盘2.0,全铝合金骨架,空气悬架+CDC电磁减振,双叉臂悬架。
改动5,配置升级,内饰新增“静谧灰”配色,除去最低配,都有Lion Melody 23扬声器音响系统,还有后排电动调节、双层隔热天幕、电动手套箱,支持5种驾驶模式切换,以前一些选装的配置,现在变成了标配。
购车权益:
猎鹰辅助驾驶功能显示免费试用,零重力座椅显示免费升级,除了PLUS舒适版车型,20多寸轮毂和马牌轮胎优惠升级,星汉灰和玄武灰配色升级,3年0息金融政策,以及首任车主整车终身质保、免费基础流量和免费道路救援等。
外观内饰以及空间尺寸,基本和现款车型保持一致。
总的来看,星纪元ET在维持错位竞争这个核心理念的同时,通过调整架构体系和价格门槛,给了年度改款新车一套全新打法:
在17-20万价位区间内,靠增程车型、低门槛以及大空间,综合性价比吸引对空间、增程、价格有刚需的用户。
在20万+市场,尤其是20-25万价位区间内,靠着四驱、增程、智能、空悬+CDC等多个标签叠加,20万就能买到CDC+激光雷达+8295芯片,甚至增程+四驱+激光雷达+CDC+空悬还不到24万的满血车型,靠综合性价比和竞争力,吸引目标用户。
下面我们需要讨论的就是,哪款车型值得入手?这一切还得从预算入手。
如果预算有限,且对辅助驾驶系统并不感兴趣,那么首推的还是入门版车型,17.28万的售价,配合3米的轴距。230km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表现,综合续航能力达到了1580km,从实用性角度和整体设计和基础用车体验都能保证,性价比这一块有了新高度。
如果对四驱没有执念,20.98万的中配车型就比较推荐。
20万的预算,能给出激光雷达+增程身份,还有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高通骁龙8295芯片,总算力达到了508TOPS,三目摄像头+激光雷达,还带CDC+空悬,支持城市和高速NOA功能。硬件软件整体配置表现和用车体验都有保证,从性价比角度出发,中配车型得分相当高。公式组合就是增程+双英伟达Orin-X+高通8295+激光雷达+CDC+空悬+城市NOA=20.98万。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追求四驱的,放弃激光雷达和城市NOA,这个版本的组合公式就是四驱+高速NOA+CDC+增程=20.98万。
如果预算充裕,且追求整体的用车体验和感受,那就可以看看增程的顶配,对比20.98万的车型,不仅在激光雷达+增程+双Orin-X+高通8295+CDC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空悬和四驱身份,当然门槛也达到了23.98万。但对比竞品来看,还是有明显的价位优势。配置上也有提升,驾驶模式选择更多,车内摄像头增加,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第二排座椅也带通风和按摩功能,扶手箱可以前后移动,后排带独立空调以及车载空气净化器和质量检测功能。
未来销量展望
纵观半年来星纪元ET的销量走势来看,星纪元ET此前销量始终维持在月销2-3K,进入到1月,销量就跌破了1k辆,进入到3位数范围,3月月销只有398辆。这三个月的销量变化主要是因为车市淡季+车型即将改款更新影响,销量波动是正常情形。
2025款星纪元ET上市,能否对销量有明显刺激提升效果?
理论上是有的,至少能脱离三位数月销量的困境,但是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增益效果,还得看竞品后续的动作,毕竟理想L6也迎来了焕新版车型,配置也有升级,与此同时20万+市场的新品也都蓄势待发,像深蓝S09都拿出了23万+的价格诚意,还有人会执着于星途星纪元ET吗?
星纪元ET销量困境核心还是在于品牌影响力不足,在20万+的中高端市场,品牌给不出潜在受众群体需要的情绪价值,只能够靠错位竞争,来弥补品牌层面的短板,但问题是,都到了这个价位,经济性和性价比可能不是目标用户的首要追求点,所以选择门槛下调,市场下沉来拓宽用户群体,靠B级定价抢占C级市场,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后续随着车市的辅助驾驶系统逐渐普及,增程市场选择增多,星纪元ET所谓的品牌优势,建立在性价比至上的优势,也会逐渐淡化,品牌缺少记忆点和辨识度,以及破圈标签,很难打破现在的销量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