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菊花诗人,结果却成了唐朝的掘墓人,起兵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史先生 2021-08-21 12:56:5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科考落榜后写下的《不次第赋菊》,黄巢已经参加了好几次科举考试,可就是没能考上。但是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得出,黄巢是个有才华的人。

黄巢喜欢写诗,喜欢菊花,所以人送外号菊花诗人。这样一位菊花诗人,并不是以诗词闻名于世,而是以起兵造反的事迹名留史册,这倒是挺让人意外的。

黄巢是个少年天才,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这样的人如果多坚持几年,或许还真的可以考上进士,成为唐朝的一名有编制的公务员,毕竟那时候没有35岁的年龄限制。要是那样的话,或许历史就被改写了。

可惜黄巢没那么多耐心继续科考,他多次考不上以后,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科举制度的问题。后来大闹天宫的洪秀全,其实也是这么个心思。考不上科举,是黄巢人生的转折点。

一、从好学生到起兵造反,只差一个领路人。

从黄巢小时候的学习能力来看,他的脑瓜子是倍儿棒的。也正因为如此,黄巢放弃科举考试以后,做生意的能力也很强。

他们家祖上就是盐帮首领,所以黄巢到了家族企业实习了一段时间后,直接继承了盐帮首领的职位,要是没有两把刷子,祖上不会把这么大的产业交给黄巢。

王朝没落的标志,往往伴随着天灾,唐朝也不例外,唐僖宗时期,全国各地开始发生各种水灾、旱灾,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尤其是河南地区,庄稼基本都毁了,老百姓吃不上饭,各地的地方官们,又不敢上报灾情。宁可让老百姓在家活活饿死,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政绩,向朝廷申请拨款。

好家伙,这还了得?所以没多久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就带着没饭吃的老百姓揭竿而起了。由于没饭吃的老百姓数量惊人,所以王仙芝的队伍迅速扩编,黄巢忽然眼前一亮。

黄巢好歹也是盐帮首领,手底下的兄弟也不少,所以他抓住机会,让家里人聚集了几千人,响应王仙芝的号召,毅然决然选择投身草莽。

可以说王仙芝只是过渡一下,真正的英雄人物,其实就是黄巢。王仙芝在面对唐朝各路节度使的时候,早就有点害怕了,而黄巢却越战越勇,而且采取了流动战术,躲开唐朝的正规军,主要攻打那些兵力空虚的城池,以此获得人员和物资的补给。

说到底,还是读书人有脑子,黄巢虽然没考上进士,可脑瓜子很灵活。尤其是在造反事业上,几乎成了起义军的领路人。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在黄巢的帮助下,王仙芝的部队迅速扩编到了30万人,几乎足以和唐朝正规军分庭抗礼了。甚至连唐僖宗都向王仙芝抛出橄榄枝,宣布不会追究王仙芝的过错,甚至要给王仙芝加官进爵,那么王仙芝是怎么选的呢?

二、分道扬镳,属于黄巢的时代来了。

王仙芝这个人没有太大的志向,他带兵起义纯属无奈之举,现在规模做大以后,他和宋江一样,也想着招安了事。

这个时候唐僖宗打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可问题是,一直给王仙芝出谋划策的黄巢没有得到任何赏赐,这下子内部矛盾就出现了。

黄巢不仅担心自己的前程,更担心自己带来的几千兄弟该如何安置,会不会被唐朝清算?所以黄巢与王仙芝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打了一架。

最终黄巢取得了胜利,王仙芝放弃了招安,看来宋江身边就是缺少一个黄巢这样的人。虽说王仙芝拒绝招安,但好歹被黄巢揍了一顿,心里气不过,两人就此分兵作战。

分兵作战,使得起义军的实力严重受损,但是对黄巢来说,是个机会。因为不久之后,王仙芝就被唐军给击败,并且斩杀了。

王仙芝死后,黄巢成了起义军的头号领袖,部分王仙芝昔日的手下,也投靠到了黄巢身边,从此大,号称冲天大将军,自封黄王。

三、兵不厌诈,黄巢南征北战。

要么说黄巢有脑子呢!黄巢虽然实力大增,可黄巢的对手唐军也只剩下了黄巢这么一个对手,所以唐军集中力量围剿黄巢。

这个时候黄巢多次作战失利后,居然选择了投诚!好家伙,这一转折点让唐朝都有点儿不知所措。以为天下太平的唐朝立刻收编了黄巢。

结果黄巢休整了一下部队,再次选择反叛。原来他发现,唐军兵力薄弱的地方在南方,所以果断带着大军扫荡江西、福建地区,最终挺进了广东。

黄巢本打算在广东广州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可问题是广东那时候属于蛮荒之地,瘴气盛行,导致军队接近半数人病死。

无奈之下黄巢放弃了自己新建的巢穴,再次转战北上。这回的目标依旧是南方,主要是湖南、湖北、浙江一带,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不仅攻占了15州地盘,而且军队也扩编到了20万人。

稳住南方以后,黄巢开始再接再厉向北进攻。不过黄巢进攻的方位比较特殊,因为他不是直奔洛阳或者长安,而是朝着扬州而来。

这就是黄巢精明的地方,当初安史之乱时,叛军急切地攻占洛阳和长安,结果赋税重地扬州却迟迟打不下来。黄巢这回攻占扬州,可就切断了唐朝重要的经济来源。可以说,这是黄巢事业发展的关键。

四、攻占洛阳和长安,黄巢正式称帝。

有钱有粮又有兵马,黄巢咋能不成功呢?所以起义军所到之处,官军无不望风而降,夺取扬州财政赋税,是黄巢下的一盘大棋。

拿下扬州后,黄巢再接再厉,开始西进。谁也挡不住黄巢军队的气势,所以黄巢大军刚到洛阳城下,唐军守将就跑路退守潼关了。

轻而易举拿下洛阳以后,黄巢有了天子的气度,开始秋毫无犯了。没几天功夫,休整过的黄巢大军再次向长安进发。

10万大军镇守潼关,可惜多数都是官宦子弟,压根没什么战斗力。黄巢大军刚来,就把这帮人给吓哭了。这仗还怎么打?潼关就这么顺利地被攻下了。

拿下潼关,那长安就尽收眼底了。这一天刚刚早朝结束,就听闻黄巢大军杀来长安了。吓得长安城内的王孙贵胄们立刻撒丫子跑路了,连皇帝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所以说长安也没啥抵抗,就这么被黄崇攻占了。两京都被攻占了,黄巢接下来要干嘛呢?当然是称帝嘛!61岁的黄巢,终于如愿以偿地建立了自己的大齐帝国。

结局:兵败身死,黄巢犯了哪些错误?

大齐帝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黄巢大军内部出现了叛徒!对黄巢打击最大的就是朱温投降唐朝。朱温是黄巢非常信任的将领,他的投降让黄巢有点儿不知所措。

此外李详也打算这么干,结果被黄巢给宰了。这么一来黄巢大军内部出现了很严重的内斗。沙陀军团的领袖李克用带着大军前来进攻黄巢,同时唐朝各路反震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对付黄巢。黄巢走投无路,最终落败。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黄巢《自题像》

那么黄巢为何会败得如此惨呢?

首先,黄巢身为读书人,却没有很好地笼络士族加入到他的队伍当中来。光靠农民军和贩私盐的人,是很难稳住天下的。

其次,黄巢没能笼络唐朝旧臣。当时黄巢攻入长安后,下令将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免职,只留下了四品及其以下官员任用。等于说把这些昔日帝国的核心人物,都推给了唐朝。

再者,黄巢在尚未稳住后方的情况下,贸然夺取洛阳和长安。这使得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南方大片根据地,毁于一旦。

最后,黄巢与手下人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是洪秀全集团也犯过的错误,在没有夺取天下之前,自己内部先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黄巢失败的关键。

黄巢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起义军,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以后,唐朝朝廷再也无力和地方节度使抗衡,毁灭也只是旦夕之间的事情了。

0 阅读:17

史先生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