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白银作用有多大,整个民族被驯服,近代中国就此被扼杀

史先生 2021-08-20 15:55:11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在一望无垠的浩瀚历史长河当中,数不胜数的王朝被滚滚而起的巨浪掀翻,与此同时,又有无数新兴力量乘势而起。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当中发展,当各方面都到达巅峰的时候,有可能就是在走下坡路的时候。

“帝国主义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展开瓜分世界领土的激烈斗争。”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发展,殖民主义得到盛行。

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óbal Colón)发现新大陆,斐迪南·麦哲伦(Ferno de Magalhes)环球旅行之后,资本国家为了争夺资源,开始了血腥而残酷的殖民行动。

1793年,英国的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了马嘎尔尼使团来访问中国,当时正是乾隆盛世,使团在友好访问的同时,直接提出了设立通商口岸的需求,而当时没有被同意的要求,最终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里落定。当时看起来繁盛的清朝,实际从“3两白银”里已经展现了难以继续发展的疲态。

3两白银

“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清朝正处于乾隆王朝。当时,封建经济出于巅峰时期,财富都集中在中央和少数人的手中,国家普遍是小农经济,减缓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早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因为张居正仔细筹谋、大有成效的改革,中国当时就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但当张居正逝世之后,在守旧势力地推动之下,万历帝便摧枯拉朽的将张居正的许多改革成果全部摧毁,阻止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等到清朝时期,封建社会之下的封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巅峰,而此时,国外却已经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

乾隆皇帝在位早期励精图治,为了保护农业生产,曾经“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使得国库日益充盈,但在后期却逐渐沉迷于奢靡的生活,没能及早注意到中国和世界上的差距。

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农民卷当中有写到,当时清朝一个普通的中等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是“32两白银左右”,但支出却是在35两,有着3两白银的差额。而同一时期,一个普通的英国农户,一年就能够有33到44两白银的净收入。

“小农的阶级分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如果在明朝的时候抓住了这个机会,也许中国就会更早的进入工业革命,但最终,明朝没能抓住这个机会。等到清朝的小农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时候,清朝的小农经济发展,正和英国16世纪的情形非常相似。

清朝正走在起步阶段的时候,英国的小农分化总体水平,却已经越过了“质变所要求的临界点”。在这之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开始逐渐上升。经济富裕起来之后,在资本主义殖民思想地推动之下,英国等殖民国家加快了殖民步伐。

受到马可·波罗(Marco Polo)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在对东方奢华的世界的强烈向往地驱使之下,英国的访华团来到了中国清朝。

在当时英国访华团献上的礼物当中,有着英国当时最为先进的蒸汽机、战舰模型、天文望远镜等产品,但对这些产品不明所以的乾隆,并没有真正将其重视起来。

所见所闻

“(约翰·巴罗)的思考当中不乏中肯精到的见解,也免不了误会和偏颇。”在其所写的《我看乾隆盛世》当中,写下了其作为访华团的运送礼品的总管,来到中国之后的所见所闻,和由此生出的感想。

在文中,巴罗爵士写到,清朝“上流社会的人在家中沉溺于抽鸦片”,而那些被“雇佣”的劳力,却过得十分悲惨,虽然有一定的报酬,但却连“最基本的法制和保护”都没有。

贫富差距巨大时封建社会的体制所造成的,而同一时间,英国已经完成了和法国的四次战争,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成为了第一流的殖民大国。

英国早在1562年就开始了殖民贸易,通过掠夺殖民的人力和资源,获得了极为丰厚的资源积累,在殖民地上对当地人的所作所为,不仅让当地人缺乏法制和保护,更是让无数当地人在被殖民的过程当中丧失生命。

正在进行着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的国家,在看到中国因为封建社会而产生的贫富差距的现象的时候,却表达出了极大的恶意,表示这个民族的主要性格是奇怪的混合体,“交织着高贵和卑劣、虚假的严肃和真正的轻浮、优雅的文明和极端的粗俗。”

从一个方面来说,这份所见所闻,是当时封建社会之下,贫富差距巨大而导致的,真实现象,但从另一个方面上来说,从其在文中的描述,以及其当时对清朝提出的开辟通商口岸的需求不难看出,英国是想通过商业来一步步完成对中国的殖民。

当后来英国发现怎么都无法完成对中国的商业出口压制之后,直接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出口鸦片,并在后来带着各大先进武器,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乾隆帝清晰地看出了英国访华使团友好背后的勃勃野心,并因此而拒绝了访华使团的部分要求,但乾隆帝却没能从来访使团送出的礼品当中受到启发,进而促进国内改革,大力发展军事。

乾隆帝在位时,在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这点撒花姑娘做出了许多成果,成功将新疆再次纳入到中国的版图当中,并在平定边疆叛乱方面做出诸多功绩。在““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地引导下,各民族之间保持着较为和谐的关系,汉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就像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一样,将人民阶级化。但同样的阶级僵化情况,落到了英国来华使团的眼中,就好像其从来没有经历过殖民扩张和奴隶贩卖一样,认为整个民族都被驯服了,在把丑恶当作秩序。

当时始终无法抹平的“3两白银”,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近代中国的发展。然而,如果资本主义国家不因为了殖民扩张掠夺财富而轰开中国队的大门,中国也许也能通过漫长的过渡,完成小农经济资本化,而不是历经炮火轰炸,血流满地,再从痛苦和哭喊当中站起来。

最终,落后而腐朽的封建制度,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当中被推翻,一个崭新的政权在炮火当中冉冉升起。曾经用着各式武器打开中国国门的入侵者们,被中国广大的爱国人民先后赶了出去。

小结: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当事情发展鼎盛到了一个极点的时候,也就是在慢慢往下走的时候。中国当时的封建制度已经到达了巅峰,封建制度的弊端显露无疑,等到乾隆末期的时候,多地已经开始爆发起义。

支出和收入之间差距的“3两白银”,如果想要抹除,就势必需要改革,然而改革无法避免的会触及到积累已久的守旧势力、既得利益群体。在来华使团的眼中,没有完成改革,没有推翻封建制度的中国人民,就像是一个被驯服的民族,将丑恶当作秩序在运行。

0 阅读:1

史先生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