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接见了访华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据时任外交部部长,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已经前后奔波了7年之久的钱其琛回忆,那一次邓小平对接见的礼仪安排做了明确的指示,他的意见非常简单,只有六个字“只握手,不拥抱”。
这样的定位背后是邓小平作为大国领导人的深刻智慧:首先,中苏两国交恶20多年,如今首次破冰,双方能否走得更近完全要看苏联方面的实际行动,因此在接待礼节上不宜表现得过于亲密。
其次,中国对苏联也好,对美国也罢,既非追随者“小弟”,也非同一个战壕里的盟友,而是平等相待,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利益追求,再也不是50年代那种“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了。
第三,通过邓小平保持距离感的行为,中国对外表现出的态度是不会和苏联走得过近,这一态度也是给大洋彼岸的美国看的,意思是我也不可能和你走得过近。
在双方的会谈中,邓小平举重若轻地说了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戈尔巴乔夫则相当含蓄得体地表示“中苏高级会晤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只握手,不拥抱
中苏关系正常化既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这是和80年代末期冷战形势的急剧变化分不开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1989年的中苏关系正常化,那么苏联解体之后中俄两国就不可能迅速建立起超越意识形态的睦邻友好关系,直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那对中俄双方都将是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
虽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经历“重重破冰”,恢复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但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关系却是肉眼可见地渐行渐远。
因为本质上中国和西方就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用毛主席的话说“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80年代末之前,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最主要敌人是苏联,在苏联军事力量最强大的70年代末期,屯扎在东欧境内的几百万苏军和华约军队可以分分钟把红旗插上埃菲尔铁塔。
那时候的苏联,是一个令西欧各国的领导人晚上都睡不着觉的可怕存在,然而时过境迁,谁都不曾预料到,仅仅十年之后这个强大的红色帝国就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签订《中导条约》
1987年底,美国总统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苏联对西欧和美国的核威慑开始淡化。
由于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胜利遥遥无期,国内经济状况恶化,财政资源捉襟见肘,苏联选择与美国和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1989年夏天,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与戈尔巴乔夫决定年底在马耳他举行新一轮会谈。
实际上,这次会谈将要决定的是整个东欧的命运,马耳他会谈之后不到一年,东欧即发生剧变,主要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继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因此这次会议被西方普遍视为戈尔巴乔夫向他们进一步投降的标志,同时也可看出,苏联已不配再作为一个能放到台面上的对手了。
于是西方国家马上掉过头来,对中国极尽抹黑丑化之能事,双方之间为了遏制苏联而建立的短暂的“蜜月期”戛然而止,激烈的对抗已经迫在眉睫。
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是个眼光长远、手段精明的政客,也算得上半个“中国通”,因为他曾于1974年-1975年短暂担任过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在老北京皇城根下骑自行车逛过大街,也曾经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当年老布什夫妇在北京
相比于美国国会那些拼命叫嚣要抹杀中国、围堵中国的政客,老布什的头脑似乎更加清楚,他认为以中国如今的体量和地位,如果把中美关系搞僵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因此,6月下旬他悄悄地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派出特使秘密访华,与中国进行“完全坦率的对话”。
但是老布什又是个十分狡猾的商人,他一方面放出所谓“缓和”的空气,另一方面又操纵国会向中国施压,不断以“制裁”威胁中国,试图从中国身上榨取最大的利益。
与此同时,他又向中国假惺惺地表示,是把持国会的那些民主党人给他压力,迫使政府实施对华强硬政策的,这不是他个人的意愿。
老布什所惯用的两面派手段,在当年的夏秋之交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收到邓小平的回信,同意美国政府派代表访华之后,老布什随即委托自己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于7月初秘密访华。
斯考克罗夫特毕业于西点军校,曾经担任过福特和老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前他长期在五角大楼任职,并拥有空军中将的军衔。
斯考克罗夫特
虽然斯考克罗夫特是个军人,但他在对华关系上的思路则更加务实,算得上一个成熟的外交家,与尼克松政府的军事顾问黑格将军(1972年访华碰壁)相比,斯考克罗夫特的为人处事就圆滑得多了。
然而,派遣自己的助理访华只是老布什对华打的一手牌,在另一方面,美国又刻意大肆宣传将于7月中旬在巴黎举行的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并到处放风,表示将酝酿进一步对华进行“制裁”。
7月1日下午,斯考克罗夫特的专机悄然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由于此次访问十分机密,甚至连美国驻华大使都是临时才得知的消息。
按照美国总统特使的行程计划,邓小平将于7月2日接见这位将军,在会见之前邓小平专门对陪同的钱其琛说:
“今天只谈原则,不谈具体问题,制裁措施我们不在意,吓不倒我们。”
作为外交部门的最高负责人,钱其琛不失时机地提醒邓小平:“不久之后就要举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到那时不知又会宣布对中国采取什么制裁措施。”
钱其琛
多年之后,钱其琛依然印象深刻地回忆说:当时小平同志语气坚定地表示‘不要说七国,就算七十国也没有用!’他又说‘中美关系要搞好,但不能怕,怕是没有用的。’”
小平同志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与美国打交道的历史,着重指出解放以后我们还和美国打了一仗,那时候,中国的军事、经济、外交、技术处于全面劣势,没有一点制空权,但那时我们也没有怕过。
虽是简单的话也令人热血沸腾:几个西方国家区区的“制裁”,什么自说自话的“封锁”,我们又不是没有领教过?中国人比这更厉害的手段领教得多了!结果怎么样?中国不是照样发展起来了!
那时候,新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几个国家承认我们都没有怕过,如今朋友遍天下还怕什么?!四十年来,我们和西方打交道的原则就是不信邪,不怕鬼,你越怕鬼,鬼就越会找你欺负你,你不怕他,他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随后,邓小平又语重心长地告诉钱其琛:“做外事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果然在随后接见斯考克罗夫特时,这个美国将军就领教了邓小平的厉害,当斯考克罗夫特表示“布什总统是小平同志和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时,邓小平打断他说:“这我知道,他以前在北京骑过自行车。”
邓小平和老布什是老相识
虽然他是笑着说这句话的,但美国将军却明显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寒意。
随后邓小平又神情严肃地对斯考克罗夫特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了22年仗,如果算上抗美援朝,则是打了25年仗,牺牲了几千万人才赢得的胜利,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中国都顶得住,这不是空话!”
邓小平刻意地点出“抗美援朝”,自然是进一步敲打美国,提醒他们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人不讲空话,也不怕打仗,你们想要来硬的,来软的,我们都奉陪,斯考克罗夫特并非莽汉,自然听得出弦外之音。
在邓小平临走之前,斯考克罗夫特非常客气地说:“我看到邓主席的身体很好(指邓小平时任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则冷冷地说:“老了,85岁了,最近《美国之音》放出谣言,说我病重,死了,可见谣言不可信。”
这句话一语双关,既客气地回应了对方的客套,又着重批评了一些美国媒体毫无底线的造谣污蔑,并且不点名地批评美国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是毫无根据的。
如图
这一番话,说得美国将军大汗淋漓,急忙向钱其琛解释说:等他回国以后一定会向布什总统转达邓小平同志的鲜明立场。
这就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在维护国家尊严、民族利益的基础上与西方势力斗智斗勇,不卑不亢的真实写照。
也是“只有实力并不够,敢于展示实力才能赢得真正尊重”这一真理的客观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