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版图变迁(三):君堡王气黯然收,长使精罗泪满襟

由版图说历史 2024-11-27 09:32:53

本篇是东罗马帝国的终结篇。鄙人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详细整理和写出了东罗马帝国版图变化的三篇长文,谨以此献给精罗爱好者。这是最后一篇长文,之后不会再有。

1025年,巴西尔二世去世后,东罗马帝国依然是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强大帝国。最初十几年,平安无事。

到了1040年之后,风云突变。首先造访的是来自法国的诺曼人,他们以雇佣兵的身份参加东罗马人与伦巴第人在意大利的战争。没想到,这群诺曼人反客为主,赖着不走了,建立了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公国。与此同时,塞尔维亚人也独立,建立了杜基亚公国。

1054年,由于种种原因,基督教会出现大分裂,正式分裂成了天主教与东正教。罗马教皇自然不能容忍在家门口有东正教和希腊语的势力范围,所以支持诺曼人在意大利的扩张。诺曼人在首领罗贝尔的带领下,一步步将东罗马人驱逐出意大利。

马其顿王朝接连出了两位共治女皇,她们除了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别无他事。1056年,盛极一时的马其顿王朝随着终身未婚的狄奥多拉女皇的去世下线。

1057年,伊萨克一世·科穆宁建立了科穆宁王朝,但仅两年就被推翻。1059年,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建立了杜卡斯王朝。

不幸的是,这位王朝的开辟者君士坦丁十世是个无能的统治者,在位期间大幅削减东罗马帝国军队的军费和训练,并以雇佣兵取代常备军,以至于帝国在应对从东方的不速之客——塞尔柱土耳其人时显得无力。

1071年,对于东罗马帝国来说,注定是悲伤的一年。在曼西克特战役中,罗曼努斯四世率领的东罗马军败给了塞尔柱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并且被俘。

宽容的塞尔柱苏丹释放了罗曼努斯四世,代价是支付150万金币,每年纳贡36万金币,并且要放弃亚美尼亚、安条克等领土。就在同一年,东罗马人被诺曼人彻底赶出了意大利。

1073年,塞尔柱人长驱直入,几乎吞并了整个小亚细亚,并大量迁入移民。至此,东罗马帝国由一个超12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被打成了一个不足40万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国。

罗曼努斯四世回去后,东罗马爆发了长达10年的内战。最终,通过与杜卡斯家族联姻的科穆宁家族笑到了最后,阿列克修斯一世·科穆宁于1081年成功复辟科穆宁王朝。

东罗马帝国内战的同时,塞尔柱帝国也发生分裂。但塞尔柱人的罗姆苏丹国还是占领了绝大部分小亚细亚,东罗马帝国只剩下沿海几个孤城和一些岛屿。与此同时,诺曼人袭击巴尔干,差点把皇帝给抓了。

科穆宁王朝实行普洛尼亚土地制度,类似西欧的采邑制,使东罗马帝国彻底完成了封建化。但这种制度形成了世袭公职贵族阶层,加剧了东罗马帝国的分裂倾向。

为了从异教徒塞尔柱人手里夺回失地,东罗马皇帝向罗马教皇求助,并一再强调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重要性。为了扩大在东罗马帝国的影响力、攫取财富和收复耶路撒冷,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呼吁进行十字军东征。

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数万十字军经君士坦丁堡进入小亚细亚,1097年,攻克尼西亚,然后在多利列大破塞尔柱人,穿越小亚细亚,向安条克、耶路撒冷进军。趁塞尔柱人的混乱,东罗马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派妹夫约翰·杜卡斯收复了士麦那、以弗所等地。

本来说好的,十字军攻占的土地归东罗马帝国。但十字军以东罗马出工不出力,补给和支援都不到位为由拒绝归还,在地中海东岸建立了一系列十字军国家。

打这以后,东罗马帝国与十字军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貌合神离。十字军显然已成为继塞尔柱土耳其人之后的又一大隐患,但此时东罗马帝国还得依靠十字军戍守东疆。

之后,东罗马帝国与安条克公国这个眼中钉发生冲突。到1120年,东罗马帝国收复了1/3的小亚细亚。1137年,东罗马皇帝约翰二世·科穆宁迫使安条克公国臣服并效忠。但自始至终,安条克都没有直接回归东罗马。

1144年,叙利亚的赞吉王朝消灭了十字军建立的埃德萨伯国,引发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但这次东征惨遭失败,十字军把原因归结于东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一世与土耳其人暗中议和,认为这是对信仰的背叛。

在此期间,东罗马从罗姆苏丹国手中收复了小亚细亚北部沿海,打通了前往锡诺普与特布拉宗两座孤城的陆上通道,并于1158年迫使罗姆苏丹国称臣纳贡。

面对西方舆论的支持,东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一世通过与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三世及其弟弟的联姻才缓和了双方的关系,并获得了对圣地耶路撒冷的监护权。

曼努埃尔一世雄心不小,在西部与匈牙利王国争夺塞尔维亚、波斯尼亚时占据上风,又瞄上了埃及。1160s,东罗马帝国联合耶路撒冷王国攻打埃及法蒂玛王朝,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最后让前来增援的叙利亚赞吉王朝的一名将军萨拉丁·阿尤布摘了桃子。1171年,萨拉丁·阿尤布灭法蒂玛王朝,建立了阿尤布苏丹国。

1176年,东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一世联合十字军围攻罗姆苏丹国,想直接灭了它,彻底解决小亚细亚问题。结果没想到在密列塞法隆战役中惨败给罗姆苏丹国。一战下来,东罗马帝国百余年间累计的军事力量损失殆尽,再也没有力量收复小亚细亚。

从此,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土耳其人就此定居下来,再也没有离开过,成为现代土耳其人的祖先。

1185年,科穆宁王朝被安杰洛斯王朝所取代,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纷纷起义独立,罗姆苏丹国尾大不掉,东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眼见十字军国家快被阿尤布苏丹萨拉丁给消灭干净了,1189年西欧国王发起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在萨拉丁顽强抵抗下,这次十字军东征收效甚微,又失败了。

没想到,三巨头之一的英国“狮心王”理查不讲武德,于1191年把东罗马管辖的塞浦路斯给占了,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国,自己兼任国王。之后因为烧钱过度,他不得不于1192年把塞浦路斯卖给了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法国吕美尼昂家族的居伊以创收。

从此,塞浦路斯与东罗马帝国彻底拜拜,再也没回来过。

西有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东有罗姆苏丹国与十字军,东罗马帝国是两头受气,日子不好过。

但接下来更大的灾难来了。1201年,一位年轻的东罗马皇子越狱逃到了威尼斯,希望威尼斯与十字军帮他夺回被叔叔阿列克修斯三世篡夺的皇位,并承诺帮十字军偿还对威尼斯的债务。殊不知,此举正中威尼斯下怀,威尼斯既同情这位皇子的遭遇,又想借机削弱贸手对手东罗马的实力。

于是,1203年,原打算进攻埃及的十字军改变了方向,向君士坦丁堡进军,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开始。阿列克修斯三世一看十字军来了,撒丫子跑了,但仍然在君堡外称帝收税。东罗马皇子登上帝位,他就是阿列克修斯四世。阿列克修斯四世面对国库空虚和十字军催债,只好熔化教堂的黄金还债。

只是万万没想到,1204年1月,阿列克修斯四世被皇位竞争对手阿列克修斯·杜卡斯·穆尔楚弗洛给推翻弄死了。穆尔楚弗洛登基后拒绝还债,十字军的回报泡汤了。

愤怒之下,1204年4月,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四处烧杀淫掠,抢了足足90万马克的财物,用了200船才拉走。君士坦丁堡被化为废墟,其被抢的珍品至今仍保存在欧洲的许多教堂和博物馆里。

同年,十字军在东罗马土地上建立了拉丁帝国及其附属国,首任国王为前佛兰德伯爵鲍德温一世。至此,东罗马帝国分崩离析。

趁着这次东罗马帝国的灾难,罗姆苏丹国与保加利亚第二王国双双支楞起来,一个占据了小亚细亚西南沿海,一个在巴尔干肆意扩张。威尼斯之后更是获利巨大,占据了克里特与很多爱琴海岛屿,还在色雷斯有块殖民地,基本上垄断了东地中海的贸易。

然而,东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还是逃了出来,分别建立了尼西亚、特拉布宗、伊庇鲁斯三个希腊人小国,他们都宣称是东罗马帝国的正统。其中以西奥多·拉斯卡利斯建立的尼西亚帝国实力最强,它开始了从罗姆苏丹国与拉丁帝国手中长达50年的收复失地运动。

在威尼斯竞争对手热那亚帮助下,尼西亚帝国击败了伊庇鲁斯与被蒙古人重创的保加利亚人,并于1261年灭掉了拉丁帝国,还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成功复辟。

但是东罗马帝国的王朝却换了,米哈伊尔八世·巴列奥略建立的巴列奥略王朝取代了尼西亚的拉斯卡利斯王朝。巴列奥略王朝是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久的王朝。

复辟的东罗马帝国并没有得到复兴,版图不断缩小。威尼斯依然占据着爱琴海很多岛屿,东罗马把海上防务和君堡的海关交给热那亚人,自己则专心打内战。庆幸的是,西亚的蒙古人与其交好,并没有进犯。

为了争夺皇位,东罗马帝国同室操戈数十年,甚至不惜寻找外援,引狼入室。东罗马帝国皇室的多次内战让两个国家迅速崛起,一个是原罗姆苏丹国的附庸奥斯曼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一个是巴尔干的塞尔维亚王国。

塞尔维亚帝国在斯蒂芬·杜尚带领下迅速扩张,占领了东罗马帝国在巴尔干的大部分领土。1355年,奥斯曼帝国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色雷斯南部。在塞尔维亚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夹击下,东罗马帝国迅速萎缩成一个弹丸小国。

136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并移都东罗马帝国的军事重镇亚得里亚堡。亚得里亚堡是君士坦丁堡的西大门,亚得里亚堡丧失,君士坦丁堡亦将难保。至此,奥斯曼帝国已对君士坦丁堡形成合围之势。1373年,东罗马帝国向奥斯曼帝国称臣纳贡。

从1393年开始,奥斯曼帝国就围攻君士坦丁堡,志在必得。没想到意外发生,只得退兵。1402年,奥斯曼帝国在安卡拉之战中败给了帖木儿帝国,绰号“闪电”的苏丹巴耶塞特被俘幽禁致死。巴耶塞特诸子争位,小亚细亚起义不断,使奥斯曼帝国陷入了十几年的内乱。

安卡拉之战打断了奥斯曼帝国入侵欧洲的进程,客观上拯救了东罗马帝国,使其又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

1430年,稳定后的奥斯曼帝国又展开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攻势。此时的东罗马帝国版图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和爱琴海几个小岛以及名义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附属地。都这样了,东罗马内部还分歧不断,亲拉丁派、东正教派、亲奥斯曼派争吵不休,不能齐心御敌。

1451年,21岁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上台后准备给东罗马帝国致命一击。1452年,西方教会许诺的援军迟迟不到位,49岁的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面对穆罕默德二世的劝降,断然拒绝,明知守住的希望渺茫,也誓要与君士坦丁堡共存亡。

奥斯曼帝国正年轻,东罗马帝国已老,这一刻还是到来了。

1453年,奥斯曼帝国集结了20万大军、300多艘战船以及攻城巨炮围攻君士坦丁堡。热亚那人背叛了东罗马帝国,在奥斯曼帝国的诱惑下,帮其将船运进了封锁严密的金角湾。

1453年5月29日,经过47天的顽强抵抗,君士坦丁堡还是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帝王悲壮自古莫过如此。奥斯曼军疯拥而入,杀戮淫掠,君士坦丁堡的末日降临。

至此,持续1000年辉煌的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沉重精神打击。无独有偶,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英国人基本被法国人赶出欧洲大陆。1453年注定是并不平凡的一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1461年和1479年,东罗马帝国的另两个残余势力特拉布宗与伊庇鲁斯也被相继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从此,奥斯曼取代了东罗马,“绿罗”取代了紫罗。虽然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甚至奥斯曼帝国都宣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然而,东罗马帝国之后再无罗马。在精罗眼里,它们都是伪朝,“君堡王气黯然收,长使精罗泪满襟”。

(本图文由天启元贞独立创作完成,创作不易,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