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一个人想成大才,最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道德经》中老子在47章中直接来一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反而强调“不出户、知天下”。
这就太烧脑了。
很多人在解释不出户知天下时,直接联想到了神通:顺风耳,千里眼。
我觉得这是被烧迷糊了。
首先,我们不能怀疑老子。尤其是通行本和其它版本都有这句话。
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这一段话本身的逻辑以及历史留给我们的素材,试图破解老子想表达什么。
1,不出户,知天下。
这里的天下,讲的是天下大势。
而不是天下的一草一木、细枝末节。
当然老子也不看报纸、也没手机。
对,答案就在这里:
老子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的是真实的道理。
虽然不出户,但是没说和外界绝缘啊。
不看报纸,没说不和朋友聊天啊。
所以,理解不出户知天下,我就联想到了“孔明不出茅庐便预见天下三分”。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理解这8个字,首先要明白这里的知,应该通假为智。
一个人走的越远,他反而智慧越少,这怎么理解?
这里要理解为,这个人把时间用在“见闻”上了。
见识广未必智慧多。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范晔。
作为历史学家的范晔,其博学自不待言。但是他参与政变表现的幼稚同样让人侧目。
对同一个人来说,必须在见闻与求智方面做平衡。
这里还有一种逻辑,一个人走得越远,当他回到原地来以后,反而忘了本地的风土人情。
比如一个资质平平的人,从初中开始去美国留学,然后大学毕业再回到中国来,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大智慧。可能还不如原来水平差不多,但是一直在家乡发展的人。
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延申,老子后文还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和这一句就呼应上了。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强调的是同一个人。
不能说A见识多广,游遍天下,一定不如B,哪也没去,就在本地混。
一个人的时间有限,需要在学习知识和培养智慧两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
这同时也呼应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重为学轻为道,就是书呆子。
重为道轻为学,就是样样通,样样松。
————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本文作者:王鸿飞,字得一
代表作:《老子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