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可以说,只有一个国家的海军拥有航母,它才具备被称为“蓝水海军”的资格。
但有时候,航母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俄罗斯目前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是一个例子。由于经费短缺、年久失修,库兹涅佐夫号不仅战斗力严重下滑,而且还故障不断,成了一艘“危舰”。
雪上加霜的是,“库姐”的维修工作也很不顺利,目前仍处于半停工状态。那么,厄运不断的俄罗斯,为何不愿意让中国来帮忙改造航母?恐怕答案是因为面子很重要。
这还要从库兹涅佐夫号的起源说起。其实从源头来看,它和中国的辽宁舰是“亲兄弟”关系,两艘航母都是由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制造的,型号为1143.5型,只不过库兹涅佐夫号是1号舰,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是2号舰。
在库兹涅佐夫号即将竣工时,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乌克兰总统本打算将这艘停泊在黑海的航母拆解卖掉。
但前苏联北方舰队副司令乌斯季梅科敏锐地察觉到了风险,连夜将航母转移到了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这才让独立的俄罗斯存留了一艘自己的航母。
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航母保住了,但刚刚独立的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寒冬,根本抽不出资金维护停泊在外的库兹涅佐夫号。就这样,这艘倒霉的航母在摩港暴晒了两年之久,直到俄罗斯海军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将它开回了船厂维护。
老化严重经过这两年的曝晒,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状态不容乐观,70%的内部仪器均出现失灵风险,船内线路老化不堪。雪上加霜的是,当初摩港的一些堕落水兵还拆除了库兹涅佐夫号的一些部件转卖了出去,这让航母恢复战斗力的难度大大增加。
除了船体本身的老化,俄罗斯海军本身的兵员素质也令人堪忧。航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作战单位,需要船上的水兵经常完成日常训练,熟悉规程操作。但俄罗斯海军接手库兹涅佐夫号时,已经多年不曾上舰训练,因此事故频频发生。
1995年,库兹涅佐夫号在地中海进行航行训练时,轮机舱水兵竟然误将海水倒入了8台蒸汽锅炉,导致航母的动力系统遭到海水严重腐蚀,一度失去了全部动力。1998年,俄罗斯海军刚刚费大力气修好了动力系统,结果又因为船员操作失误,航油被灌入了火控室,造成一名水兵当场身亡。
2003年,俄罗斯海军对航母进行了一次大修,结果就在试航时高压气罐发生了故障,一度有爆炸风险,所幸这次劫难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但经过了数不清的折腾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动力系统已经受损严重,仅能以18节的速度勉强保持航行,相比正常航母30节的航速,库兹涅佐夫号犹如一个风中残烛的老人。
动力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舰载机起降困难。在库兹涅佐夫号执行叙利亚行动时,它仅能在60天里出动400余架次的飞机,每天平均出动7次,这一数据是美国同级别航母的十分之一,可见库兹涅佐夫号的战斗力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
库兹涅佐夫号的未来俄罗斯海军对这艘航母的现状心知肚明,但财政的紧张状态十分现实,想要对库兹涅佐夫号来一次全面翻新,根本就不现实。
俄罗斯自从独立后,几乎没有任何建造万吨级军舰的经验,更不用说航母级船舶了。因此,俄罗斯只能在库兹涅佐夫号的基础上不断小修小补,解决那些浮于表面的故障。
2018年,库兹涅佐夫号几乎已经无法完成作战任务,此时它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仅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物”,实战价值近乎于零。无奈之下,俄罗斯海军将其开入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准备对航母的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电子系统进行大规模全面翻新升级,预计可以把航母的寿命再延长二十年。
但维修工作也是困难重重。此前库兹涅佐夫号的能源仓在维修时突发火灾,船上120平方米的面积近乎报废,原本不到10亿美金的维修预算只能继续飞涨。目前来看,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维修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距离维修完成仍然遥遥无期。
那么,俄罗斯为何不让中国接手航母的维修呢?按理说,中国有将瓦良格号改装为辽宁舰的经验,技术实力不存在问题。但这其实也是俄罗斯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中国海军的技术实力已经隐隐超越了自己。
对于俄罗斯来说,自己早已习惯了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武器,这也是俄罗斯保持大国尊严的底线。如果找中国维修航母,那么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技不如人”。这太丢面子了。
不过,对于俄罗斯来说,恢复航母战斗力才是最现实的考虑,面子问题虽然很难克服,但终究是需要面对现实的。
本质上来说,让中国维修好航母其实并不算“掉面子”,但航母若是故障不断,成了“吉祥物”,那可能才是最掉面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