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学典】说“逸”(七)——同鹤舞,看云飞

易说世博诗 2024-10-20 16:10:44
说“逸”(七) 诗|耿森林 菊径疏篱半绕扉,葛巾野服拂芝薇。 松风隐隐青山约,涧水潺潺白石依。 借月移形同鹤舞,因风弄影看云飞。 龟蒙茶灶柴桑柳,咫尺方壶草荚肥。 菊径疏篱:咏隐逸之所。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葛巾句:指游逸。明·凌濛初《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周国能离家远游,“葛巾野服,扮了个道童模样。”父母一见,“吃了一惊,问道:‘儿如此打扮,意欲何为?’国能笑道:‘儿欲从此云游四方,遍寻一个好妻子,来做一对耳!’” 芝薇:指逸隐。宋·黄庚《游谢仙岩飞霞观岩下李参政墓》:“乃知钟鼎贵,不如芝薇馨。” 松风隐隐:咏逸隐。唐·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神仙。” 青山约:咏闲散安逸。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伊予一生志,我尔百年躯。江上三千里,城中十二衢。出多无伴侣,归只对妻孥。白首青山约,抽身去得无。” 白石依:咏隐居、隐逸。宋·陈普《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林下脱巾仍露脚,青云白石肯相容。” 同鹤舞:咏散逸洒脱。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看云飞:咏闲逸。南朝梁·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龟蒙茶灶:咏陆龟蒙幽逸。宋·欧阳修《新唐书·陆龟蒙传》:陆龟蒙“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不乘马,升舟设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后以高士召,不至。” 柴桑柳:咏隐逸。南朝梁·沈约《宋书·隐逸列传·陶潜》:陶潜,“寻阳柴桑人也。潜少有高趣,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咫尺方壶:咏隐逸生活。《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五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草荚:即蓂荚,又称瑞草。《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唐尧在帝位七十年,“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0 阅读:0

易说世博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