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在大明王朝的皇帝中,虽然不是在位最短的,但是他的儿子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在位最长的皇帝。他的父亲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仅次于万历皇帝。
嘉靖皇帝因信奉道教而“名扬后世”;万历皇帝因一病30年而“名扬后世”。而夹在中间的隆庆帝朱载坖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好像从未存在过。
实则不然,正是因为有他在位的短短六年,大明王朝才得以延续72年。因为嘉靖后期,皇帝迷恋于道教而怠于朝政,又有严嵩这样的权臣把持朝政,导致大明王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偌大的王朝就像摇摇欲坠的高楼,随时都会骤然轰塌。
朱载坖接手的大明王朝,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
隆庆帝朱载坖是大明王朝第12位皇帝,是嘉靖皇帝的第三个儿子。生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早年被封为“裕王”。
嘉靖皇帝一生中共有8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皇三子朱载坖和皇四子朱载圳。因为子嗣凋零,所以嘉靖皇帝十分相信道士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之说,所以嘉靖皇帝平日几乎不见自己的儿子。
朱载坖性格木讷迟钝,嘉靖皇帝又十分不待见其生母杜康妃,所以一直对朱载坖冷冷的。比起木讷的三儿子,嘉靖皇帝更喜欢机敏的皇四子朱载圳。结果就在嘉靖皇帝去世的前一年,皇四子朱载圳也病逝,朱载坖才成为皇储的不二人选。
公元1567年嘉靖皇帝驾崩,朱载坖即位年号隆庆。登基后的朱载坖,一面对朝政兢兢业业,而另一面他人性中的缺陷也完全暴露出来。
因为即位前的朱载坖,并不受宠爱。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很小心。好色的本性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不过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察看出来。
朱载坖的次子朱翊铃生于嘉靖41年,生母却不详。当时朱载坖已经被封为裕王,亲王儿子的生母姓氏史官不可能不记载,很有可能是朱翊铃生母的身份有什么难言之隐,才避之不及,由此可见朱载坖在裕王府的私生活并不检点。
而登基后的朱载坖,就彻底解放天性。不断充实自己的后宫,每次充实后宫,都需要在民间选取300名的妙龄少女。结果没过几年,朱载坖的身体就开始每况愈下,到了隆庆5年,几乎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私生活如此不堪的朱载坖,在处理政务上倒不是一个含糊的人,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身边的人。当年裕王府邸的人,都是如徐阶、高拱、张居正之流的肱骨之臣。
而这些人愿意站在裕王阵营,而不是皇四子景王的阵营,可见朱载坖的政治素养,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到了隆庆年间,这些人活跃在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大明王朝才能起死回生。
对内进行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外进行解除海禁、互市贸易等行动来解决内忧外患。
大明王朝从朱元璋建国开始就下令海禁。老百姓都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地带的百姓没了生计,就勾结从海外来的浪人,形成倭寇,经常在沿海一带烧杀抢掠。
虽然嘉庆年间戚继光等人的抗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单靠武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到了隆庆年间,在皇帝和众位大臣的商议之下,决定开放一部分海禁,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决策促进了明朝的沿海贸易,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银从世界各地流入中国。
这期间打下的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的战争,提供了保障。
除了倭寇问题,还有北元残余势力对大明王朝北部边境的骚扰。隆庆年间在高拱等人的带领下,明朝才开始和西北少数民族进行互市贸易,这一措施换来了大明王朝西北边境数十年的和平生活。
然而朱载坖之所以没有能够成为像汉文帝、宋仁宗那样的流芳百世的皇帝,就是因为朱载坖这个人不够自律。不够杀伐决断。虽然历史没有假如,但是假如朱载坖不是一个耽于声色之人,那么他也许就可以寿终正寝,大明王朝是否有另一番景象呢?
假如朱载坖是一个杀伐决断之人,那么就不会对内阁的党争毫无办法。因为一个朝廷最害怕的从来不是外患,而是内忧。内阁大臣的精力,大部分都耗费于党争,那么还有多少精力去经营政务呢?所以说党争的解决,不管最后谁赢,于朝廷而言都是输了。
大明王朝一共延续了276年,而朱载坖在位不过仅仅6年。但是正是因为有他在位的6年,大明王朝才能延续他身后的72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