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生活方式好像一面镜子,不但能映照出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而且能折射出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的状况。皇帝生活节俭,勤于国事,人民就安居乐业,国力就强盛;皇帝生活奢侈,疏于政务,人民就会饱受其害,国力就会衰微,因为生活上的腐化是政治上堕落的开始。古人常讲“成由勤俭败由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历史上生活节俭的皇帝虽屈指可数,但他们的事迹却感人至深。
汉文帝刘恒,生活非常俭朴,曾屡次下诏减轻老百姓的赋税与徭役,同时禁止属国贡献奇珍异宝,惟恐自己玩物丧志。他自己穿着普通,嫔妃也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他在位二十三年没有新建宫室苑囿,还经常拆除旧有的,将土地赐与贫民。
一次,有大臣建议在宫里建一座露台,工匠预算要花费百金,他听后便说:“百金是十户中等人家的资产啊!我享用先帝留下的宫室都感到不配而羞愧,还修露台干什么?”
他临死留下遗诏,丧事一切从简。汉文帝之所以能不断减轻农民的租赋徭役,关键在于他有效地控制了政府的开支。
隋文帝杨坚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平时饮食不超过一荤,所乘、所穿、所住也极尽简陋。他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的帝王, 如果奢侈就一定不能长久,你一定要厉行节俭。”
他宣布“犬马服玩,不得献上”,对于以布袋进干姜、献香料的官吏,都认为是浪费而大加斥责。在他的带动下,节俭成为风气,以致当时士人的便服多用布帛制作而不用绸缎绫罗,饰带也只用铜铁骨角而不用金玉。《资治通鉴》中称他:“其自奉养, 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
有一次患痢疾,配制止痢药,开出的药方中有胡粉。按理说,胡粉是当时上层女士必备的化妆品,可是宫中竟然都找不到,大概隋文帝的节俭已经达到了“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程度。不过隋文帝自奉节俭却带来了天下百姓的丰裕。杨坚在位期间,衣食滋殖,仓库盈溢。隋建立之初,民户不满四百万,到文帝末年,将近九百万。
宋仁宗赵祯生活也相当节俭。据史料记载,有一天他起床后说:“我昨晚很想吃烤羊肉串。”近侍问他为什么不叫人去采办,仁宗说:“我如一开口,下面就会去扰民。”传说宋仁宗就是民间戏曲中用狸猫换掉的那位太子,他的故事现在说起来仍然让人很感动。
更有明孝宗朱祐樘,自幼由太监张敏喂养。他即位后廉洁贤明,勤政爱民,自奉节俭,减少御用贡品,停省工役,不随意扰民。据说他没有三宫六院,只娶张皇后一人。张皇后为其生有三女二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清道光帝的“节俭”,在历朝帝王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而他的俭省作风,早在做皇子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据他自己称帝后回忆,他在做皇子时不但极少吃肉,甚至还经常派太监出宫去买烧饼,与妻钮祜禄氏就着茶水啃嚼,就算是一餐。
除此之外,他还奉行“七分饱”的原则,即使摆出菜吃饭,也严格要求每餐每人盛饭最多不得超过三碗。据史书说,钮祜禄氏与道光帝感情甚好。老公克勤克俭,她也有样学样,从来不在屋中放置什么精美的装饰摆设,有床有桌椅可用就足够了。在这些以节俭著名的帝王治理下,社会少弊政无暴政,国泰民安。
生活奢侈的皇帝很多,他们的荒唐行为可谓不胜枚举。其中最讲排场的当数隋炀帝杨广。他是杨坚的儿子,生活方式却与其父大相径庭,在位短短十三年间,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仅去一次江都就动用纤夫八万人,护卫人员二三十万,大船几千艘,船与船首尾相接长达二百余里。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贡献食物,山珍海味多得吃不完就埋掉。
一些皇帝穷奢极欲,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可谓不择手段。汉成帝刘骜纵欲不惜一死,甚至已达到了“视死如归”的程度。后宫佳丽成群,内宠众多,刘骜时常与她们在宫中长夜寻欢,尽情享乐。
在六宫粉黛中,他最宠幸的是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为得到赵氏姊妹的欢心,汉成帝罢黜并毒死了许皇后,册立赵飞燕为皇后,擢升赵合德为昭仪。也是为了取得赵氏姊妹的欢心,他不惜绝嗣,连杀两个襁褓中的幼子和他们各自的生母,全无半点父子、夫妻之情。
宋徽宗赵佶喜爱奇花异石,就在政府机构中专门设置造作局,制造供皇帝享用的奢侈品,又特设苏杭应奉局,搜刮民间奇花异石,用大量的船只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
宋徽宗多才而风流,当时名妓李师师色艺无双,名冠京师,赵佶也慕名私会,寻欢作乐。就是在被俘北去的屈辱日子里,仍念念不忘李师师,其好色误国,可见一斑。
明武宗朱厚照不满足于千门万户的皇宫,又另筑宫院,造密室于两厢,称作“豹房”,内藏美女,日夜作乐,动辄数十天甚至几个月不回紫禁城。他还经常乔装打扮,穿上便衣,走街串巷,寻花问柳。清代的咸丰皇帝奢侈无度,纵情声色,传说他竟嫌宫中妃嫔不够刺激,而要在市井嫖娼,终因淫欲过度而死。
在封建社会,天下者,乃皇帝之天下也,皇帝无论怎样享用都不为过,然而皇帝的玩乐却不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否则必然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历史是无情的,它以动乱、战争和朝代的灭亡来回报那些奢侈淫逸的皇帝。
可以说,秦始皇动用七十万人为自己修筑的豪华陵墓,最终埋葬了秦王朝的基业;隋炀帝四处巡游与征战,断送了大隋的江山;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溺于绵绵情网,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宋徽宗声色犬马,贪得无厌地搜刮,就是自己被囚于金国的根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皇帝生活节俭,勤于政务,历史就让你多坐几年江山;皇帝生活奢侈,耽于淫乐,历史就要改朝换代。甚至叫你亡国做奴。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候会幽默得把玩笑开得太大、太大......
王华旭,西安市鄠邑区人。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77年冬考试入学,从医数年获主治医师职称。后又在乡、县、市机关供职。退休后任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顾问、西安市象棋协会会长。出版有《往事如风》、《远方有约》(合著)、《在希望的田野上》、《春风花雨花千树》等作品。
——————————————————————————
那时我们年少
曾把青春当作鲜衣怒马
而今我们渐老
愿从容岁月依旧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