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复国土最多的女将军:如果没有她,今天海南就是第二个越南

一只可爱的钝钝 2025-03-14 11:09:52
前言

1960年2月的时候,周总理和邓颖超带着一些部门的人,到咱们国家的南方海岛海南岛转了快一个月。他们路过儋州那会儿,不光去看了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和海南农学院的分院,给那儿的科研人员打气,说让他们在儋州好好干,在宝岛扎下根,还特意跑到中和镇的宁济庙瞧了瞧。总理对庙里供着的冼夫人那是赞不绝口,说她是“咱们中国女中豪杰头一号”。为啥周总理对冼夫人评价这么高?说起来,冼夫人在南北朝那会儿,天下大乱,她把海南岛给收复了,还交回了朝廷。你想,要是那时候海南也像五代十国时候的越南那样独立出去了,那现在咱们中国可就彻底没了南海的控制权,民族复兴的事儿也就别提了。

在冼夫人出现之前,中央政府曾经有一段时间不管海南岛了。

早在很久之前的新石器时代,两广地区的百越人就已经勇敢地穿过琼州海峡,在海南岛上安家落户。不过,由于海峡的天然阻隔,大陆上的封建社会势力没能影响到岛上。就连秦始皇统一全中国后,海南岛也只是在名义上归象郡管辖,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公元前112年那会儿,汉武帝派了伏波将军路博德去攻打南越国。打那以后,整个岭南地区,还有海南岛,才算真正被朝廷管了起来。路博德打完仗回到京城,汉武帝就下令,在南越国那块地方设了九个郡,归交州管。这里面,珠崖郡和儋耳郡就在海南岛上,如今就是海口和儋州那片地方。

但那时候的西汉,也就管着海南岛北边那点地方,中南部压根没去碰。再加上珠崖太守孙幸那家人,对老百姓那是往死里榨,结果二十多年里,海南岛就闹了六次大乱子。汉武帝一死,辅佐汉昭帝的霍光一拍板,说儋耳郡不要了,只留下珠崖郡,可叛乱还是跟放鞭炮似的响个不停。等汉元帝坐上龙椅,西汉对珠崖郡的叛乱已经束手无策了。最后,汉元帝听了大臣贾捐之的话,觉得海南岛那地方,孤零零地在海上,到处都是毒草毒虫毒蛇,环境恶劣得很,干脆把珠崖郡降级成了朱卢县,官府和军队也都撤回大陆,归合浦郡管,实际上就是放弃了海南。

孙权当上皇帝后,在242年,他派了聂友和陆凯两个人去海南岛。聂友挂着珠崖太守的名头,陆凯则是儋耳太守,他们带兵过去,但这次行动其实只是平定交州叛乱时顺道而为,没过多久,大军就又回大陆了。到了两晋南北朝那会儿,中原地区战乱连连,海南岛那边压根就没人管。时间一长,海南岛竟然自己成了个小王国。

冼夫人征服了岭南地区,她的军队在南疆河边饮马休整。

冼夫人其实并非海南人,她是来自现在的广东茂名。她娘家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头领,手底下管着十多万的族人,实力大得很,完全可以自己当王。但人家冼夫人的家族却是一直忠心于朝廷。等到冼夫人接手了首领的位置后,她更是嫁给了当地的太守冯宝,这冯宝可是汉人。这样一来,他们在部落里全面推行汉族的文化和习俗,让部落的人对汉文明更加认同了。

冼夫人活在梁武帝萧衍当政那会儿,萧衍特别看重冼夫人和她老公冯宝,觉得他俩就是岭南的顶梁柱。冼夫人,也挺上心,直接给萧衍写了封信,说想把海南岛恢复成郡县制,再在那儿设个崖州管管。萧衍一看,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批了。但萧衍也说了,这事儿得冼夫人自己想办法搞定。

到如今,海南岛还没建起跨海大桥,你想,古代那时候交通得多不方便。岭南这边,部落多得数不清,上千个,可不是都像冼夫人那样明事理。有些部落头领,暗地里憋着坏,就等机会一到,立马造反。万一岭南那边乱了套,冼夫人想把海南岛收复回来,那可就难上加难了,一切努力都得打水漂。

冼夫人对待岭南的那些部落,用的是温和拉拢的方法,并且还定下了很严的规矩。就算是她婆家的冯家人犯了法,冼夫人也绝不含糊,一律严办。这样一来,岭南的各个部落都服了她,没几年功夫,南朝梁就把整个岭南牢牢控制住了。

搞定岭南那边后,冼夫人就着手准备攻打海南岛了。一开始,她还是打着朝廷的旗号去劝降,结果在海南的儋州那碰了壁。原来,儋州有个挺厉害的部落头领,带着所有兵马,仗着琼州海峡的地势险要,硬是不肯投降。冼夫人摸清楚情况后,就带着一小队骑兵过海,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直接攻到他们老窝,把那个反叛的头领逼到深山老林里,一下子就给抓住了。这一来,海南其他的部落头领一看,都吓得投降了。冼夫人头一回来海南就打了个大胜仗。后来唐朝在儋州中和镇建宁济庙时,还特意刻了叛军的石像,来显示冼夫人的厉害。这些石像到现在都还在,可是国家一级宝贝。

冼夫人攻下海南岛后,首先高兴地回到京城,给朝廷带去了好消息。接着,她又带着好几十艘大船和上千的士兵,再次去了海南岛。这次登陆,对海南以后的发展特别重要。冼夫人正式给海南划了地盘,在岛上设了个崖州,下面还管了珠崖、儋耳、临振三个郡。那个临振,就是现在的三亚。这也是中央政府头一回管到了那么南边的地方,比西汉时候进步多了。要是没冼夫人,咱现在去三亚可就得出国了,南海的出口也会被其他国家占着,海上丝绸之路就更别提了。

冼夫人的宁济庙为啥会建在儋州中和镇?原因很简单,当年冼夫人把崖州的首府就设在了儋州。在明朝之前,儋州一直是海南的老大,管着整个地方。可打从明朝开始,海南的行政中心才慢慢挪到了海口。

梁武帝萧衍因为冼夫人立下赫赫战功,还希望她能守住海南,所以就让她当上了崖州总管,并且把三亚这个地方也赏给了她,作为她的领地。

以前海南的日子过得挺不容易,特别是喝水是个大难题,因为淡水太少了。冼夫人就把打井的手艺带到了海南,还带着大家在岛上到处建水利设施。你看现在儋州的宁济庙那儿,有口太婆井,那就是冼夫人当年亲手带着人挖的。井里的水到现在还能喝。

从梁朝到隋朝这段时间,冼夫人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

梁武帝晚期那会儿,中原地区闹起了侯景之乱,高州刺史李迁仕瞅准机会,也扯起了反旗,就连冼夫人的老公冯宝心里也直痒痒,想跟着起哄。好在冼夫人聪明,好一顿劝说,冯宝这才没干出背叛朝廷的傻事。夫妻俩一合计,想了个妙招,派使者送礼给李迁仕,让他放松警惕,然后趁其不备,突然发动攻击,一下子就把李迁仕的叛军给打惨了。

后来,冼夫人领兵往北,打算支援皇室,跟朝廷派来的长城侯陈霸先的军队碰了头。冼夫人一看,南朝梁的气数已尽,而陈霸先却像是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事情还真就如她所料,最终陈霸先推翻了南朝梁,自个儿建起了南朝陈。

南朝陈刚成立没多久,冯宝就去世了,岭南地区又乱了套。这时候,广州刺史欧阳讫瞅准机会,想要反叛。冼夫人亲自上阵打仗,她联合了百越部落和车骑将军章昭达的力量,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还亲手抓住了欧阳讫。后来,南朝陈的皇帝就封冼夫人为石龙太夫人,给了她刺史一样的待遇。

隋文帝打败陈朝后,因为消息闭塞,冼夫人不知道南朝陈已经不存在了。再加上她的儿子冯仆也走了,为了不让地方再乱起来,冼夫人赶紧下令把岭南的路口都封上,保护百姓安全,当地的百姓和官员都很尊敬她,称她为圣母。但她自己不想当王,也不想另起炉灶建国,还是认南朝陈为正统。直到隋文帝派杨广带着陈后主的信,还有以前冼夫人送的犀杖和陈后主给的兵符来,冼夫人才明白南朝陈已经没了,于是她就宣布听隋朝的话了。隋文帝特别开心,下令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让她管岭南六州的军队,还封她的孙子冯魂为开府仪同三司。

冼夫人被隋文帝封赏后,她第三次到了海南岛。这回,她从雷州半岛和闽西那边带来了差不多十万人来开发海南。这些人都会种地,还会手艺,让海南的生产力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他们来了之后,海南和大陆之间的联系也紧密多了。还有件大事,冼夫人让海南各地都盖起了文庙,推广儒学,还统一了语言文字。这就是海南最早的官方语言儋州话的开始。

公元601年,岭南地区闹起了大乱子,起因是番州总管赵讷搜刮民脂民膏,把各部落惹毛了,纷纷起来反抗。这时,快90岁的冼夫人毅然决定亲自带兵出征,收拾了赵讷这个烂摊子,还跑到岭南和海南岛去安抚民心。隋文帝一看冼夫人这么能干,高兴坏了,立马下命令,给冼夫人在三亚的地盘增加了1500户人家,还赏了5000匹布帛。独孤皇后也不甘落后,送了一套首饰和冠服给冼夫人。冼夫人看着这些赏赐,心里挺感慨,她让人把东西都摆在大堂上,然后对子孙们说:“我这一辈子,经历了梁、陈、隋三个朝代,靠的就是一颗忠心。你们看看这些赏赐,要记住对皇上忠心耿耿。”结果第二年,冼夫人就去世了。隋文帝伤心得不行,又赏了1000匹布帛给她家办丧事,还追赠她为谯国诚敬夫人。同时,也追赠了冼夫人的丈夫冯宝为谯国公、广州总管,孙子冯仆为平原郡公、岩州总管。

女性豪杰的典范:冼夫人绝对值得被编入教科书提到女性中的佼佼者,冼夫人无疑是个中翘楚。她的事迹辉煌,影响力深远,完全有资格成为教科书里的明星人物。冼夫人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勇气可嘉。在她的时代,她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英勇事迹和卓越成就,让人深感敬佩。将她的事迹写入教科书,不仅能让后人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更能激励他们学习她的精神。冼夫人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要有勇气、有智慧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所以,冼夫人绝对有资格成为教科书中的一部分,她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晓和传承。

现在在广东、海南乃至东南亚地区,总共有100多座冼夫人庙,但要说最有名的,还得数儋州中和镇的宁济庙。这座庙里不光有冼夫人用过的石马槽、太婆井,还有一块唐代雕刻的石雕,上面刻着反叛部落首领被冼夫人制服的场景。除此之外,庙里还有宋高宗送的牌匾、苏轼和李光被贬到儋州时来参拜留下的碑文,以及明代的皇家铜炉和民国时期的冼夫人神像。不过挺可惜的是,宋高宗、苏轼和李光留下的那些牌匾和碑文,早就没了,现在看到的是后人重新刻的。

看看咱们中华民族这几千年的历史,多亏了有冼夫人这样的厉害人物,咱们国家才能这么安稳,地界也才能这么大。比起那些公知瞎吹的那些西方故事,冼夫人绝对更有资格被写到教科书里。她打下海南的功劳,那可是千秋万代都忘不了,不比妇好、秦良玉她们差,真是个了不起的女英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