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4920)戳中趣话之开州
近些时候嘉善黄老师游走四方,在游走的同时不忘邮走,3月20日从重庆开州寄给我一枚明信片,看着邮戳上的“开州”,莫名的开心,只是因为明信片老子那个遥远的的,叫开州的城市。说到了国内的城市,不乏叫“某”州的城市,比如我居住的小城,历史上有过很多名字,其中有一个就叫邢州,但现在叫邢台。
看到了邮戳上的开州,忽然想起以前在查阅有关贵阳的资料的时候,贵阳的旧称也叫开州,只不过现在已经不用了。明崇祯四年(1631年)在贵州置开州,1930年设开阳县。不过关于开阳县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倾慕王阳明,因为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开心学一派,以“开阳”为名,还有一说是《开阳县志》记录的嘉庆十五年(1810年)建开阳书院,其实也是与阳明先生有关。民国三年(1914年)废州,因为直隶有开州,四川有开县,遂以境内有紫江的缘故,更名为紫江县,属黔中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称开阳县。
邮戳上的开州在1997年重庆设市之前归四川管辖,就是四川省开县。历史上开县也曾用过很多名字,只不过到了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州设县后,开县的名字一直使用到2016年,其后就又变为了开州,不过此时的开州已经重庆市的一个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与四川开江县相邻。这里可是出了一位著名的人物,就是开国元帅、战神刘伯承。
每当去到一个新的城市,总会想着能留下点什么,照片?小礼物?但凡能被人们想起来的方式都有人使用。而作为集邮人,则会使用集邮者的方式。黄老师邮走开州,又怎能少了明信片呢?一枚明信片上的邮戳,记录下自己的到此一游。于是我也就得到了一枚寄自遥远城市的明信片,这也是一种集邮人的爱屋及乌。从一枚邮戳上了解一座城市,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应该与集邮的增知,是相得益彰的吧。
对一座陌生城市的认知,源自一枚明信片,源自一枚邮戳,这应该是集邮者的共同认知吧。我喜欢这样的方式,感谢黄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说来与黄老师相交已经有20余年了,不过至今不曾谋面。其实与我交往的很多集邮的朋友都不曾见过,这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是不可思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