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个世界气象日

闻垂说集邮 2025-04-07 09:13:04

聞鍾記郵(5264)第65个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本家老师从上海诸翟邮局寄给我一枚明信片,因为这一天是世界气象日,上海邮政在诸翟邮局启用了一枚邮资机宣传戳,主题就是世界气象日, 邮戳的图案自然离不开各种的气象符号。世界气象日的设立源于1950年《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的生效,标志着人类对大气系统认知的质的飞跃。从1873年维也纳国际气象大会的雏形,到1951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WMO)构建了全球气象观测网络的基本框架。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的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了世界气象日。该组织已形成由193个成员国组成的治理体系,其核心职能涵盖气象数据共享、灾害预警协调、气候模型研发等领域。

在技术演进层面,气象科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20世纪50年代的雷达技术突破实现了短时强对流天气的监测;70年代气象卫星的发射开启了全球大气垂直观测的新纪元;而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使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升至85%以上。这些技术进步为早期预警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根据WMO《2024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1.55℃,成为首个突破1.5℃阈值的完整年度。海洋热含量创65年新高,海平面上升速率达4.7毫米/年,较20世纪末翻倍。极端天气事件呈现频发态势:2024年全球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达3.2万亿美元,其中台风“雅吉”在东南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到来的时候,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等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通过观看2025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宣传片,深入了解全球气象领域面临的挑战与使命。并与来自亚洲、非洲等一带一路和沿线国家的学员用多国语言共同书写主题宣言。国内的天津、江苏、福建、深圳、重庆等气象部门通过视频连线,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世界气象日设立以来,每年都确定一个主题,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2025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尽管全球已建立超过150个国家级预警系统,但仍存在显著差距,主要是技术覆盖不足、 数据孤岛现象、公众认知薄弱。纪念活动的形式也是多彩的,全球协作与全民参与刻不容缓,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的防线,在全球范围内保障天气气候安全,携手共进,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的美好未来。

世界气象日不仅是对气象科学成就的纪念,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反思。在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面前,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变革与文明转型的协同推进,才能构建具有韧性的气候治理体系。这需要各国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在气象数据共享、技术标准统一、资金支持等领域深化合作。正如WMO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所言:“气象预警的每一秒提升,都意味着无数生命的挽救。”让我们以科学为基石,以合作为纽带,共同守护地球的气象安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气候稳定的蓝色星球。

0 阅读:0

闻垂说集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