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晓瑜
中国抄袭美国,中国抄袭英国,中国抄袭法国等等,好像只要中国研究出新玩意,西方国家第一反应就是抄袭,因为在他们骨子里就觉得,哪怕再给中国20年,中国也不可能赶上他们。
但是不好意思,其实从歼-20开始,中国就已经研究出了自己的东西,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又都放弃了呢?竟然还有人说,六代机已经首飞了,歼-20应该也能卖了吧?
说句实话,从一代机到五代机,美国长期领先全球,而中国又是一直学习美国,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就像童年时期,咱们都被父母教育过: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那中国学习美国有什么错?根本就没错,而且学习是那么简单的?
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地区,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几个国家的学习能力这么强?言归正传,如果说歼-10、歼-16是紧跟着美国步伐,那么歼-20就已经实现了局部超越。实际上,中国长期面临严峻的领空安全威胁,日本、韩国等地都有美军基地,至少部署了几百架战斗机。
尤其是面对F-22、F-35这种五代机的威胁,中国就需要一款长航程、高速巡航的隐身空优战机,于是就研制出了歼-20,这下,终于很少有人说中国抄袭他们了。
尽管歼-20也采用了类似F-22的V型垂尾、主副弹仓和菱形机头,但是很多人已经不说歼-20抄袭F-22了,这是为什么?关键就是歼-20的三个亮点设计。
首先,五代机相比四代机的最大不同之一就是隐身,也就是说一旦隐身性被破坏了,那五代机战斗力甚至还比不过四代机。
众所周知,五代机为了提高隐身性,导弹必须内置,可是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发射导弹的时候,弹舱盖必须打开,隐身性就会大大减弱,一旦被对手发现,很容易就是击落,而这就是歼-20的第一个亮点设计。
歼-20的侧弹舱门能够关闭,而且速度很快,反观美军的F-22,却无法关闭,这个设计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大国之间,双方都有强大的反隐身探测能力,任何破坏隐身的细节,哪怕细节再小,都有可能引发大问题。
其次,总设计师杨伟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歼-20的设计人员就基于这篇论文,开发出了“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直接解决了世界性难题,这就保证歼-20即便机体较大,也依然实现了超音速飞行阻力低,同时升力系数还高的优势。
这点太重要了,中国拥有广阔的领海和领空,因此对于中国军队而言,歼-20的航程、机动性和隐身性都非常关键,那相比较F-22来说,歼-20的性能到底怎么样呢?之前就有过一份数据对比,当然是简单对比了,如果把S级定为最高,D级定为最差,那么F-22的航程就是D,超音速性能是A,隐身性能就是S。
那么与之对应,歼-20的航程就是S,超音速性能就是A,隐身性能就是S。而在换装了涡扇-15发动机之后,超音速性能的短板也弥补了,所以整体来说,歼-20确实更优秀。
更别说中国还有后发优势,再加上完善产业链的支撑,完全能不断升级歼-20,反观F-22,连生产线都停掉了,从2005年服役F-22A开始,到现在也没有F-22B。
第三个亮点设计就是高速数据链系统,在体系作战模式下,歼-20不仅能和歼-10、歼-16等非隐身战机传输数据,而且还能和预警机、地面预警系统互通,否则之前就不可能是歼-20率先发现F-35了,一旦发生在战争中,歼-20完全能做到率先发现,率先攻击。
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又会放弃这些设计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F-22是2005年服役,而歼-20也早在2011年就首飞了,可以这么说,五代机的作战设定至少是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而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作战环境早就变了。
尽管歼-20性能确实很优秀,但是鸭式布局,DSI进气道等设计已经很难升级,而中国又不像美国那样,中国完全能研制六代机,因此继续升级歼-20并不是最优选,如果说近期报道的中国新型战机(有人称之为“歼-36”)是六代机,从外形就能看得出来,和歼-20完全不是一个设计思路,但这并不代表歼-20从此变成牛夫人。
反观美国,难道他们不知道F-22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场了?其实他们也知道,但是又没办法研制六代机,那就只能继续升级F-22了。
可以设想,新一代战机肯定会继续前调过功能化,集合制空、对地、信息搜集等功能一体,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制空战斗机和轰炸机分开。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讨论、收藏!
自己都不够用
怎么说呢,谁教中国人先抄袭了他爸呢。
呵呵,歼20就算退役也不会外售的,这是原则问题!外售有外售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