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实力差异有多大?其实不是4比1,只有2比1!

飞猪说飞机 2025-04-12 14:36:07

【01】

现今的历史书籍还有众多影视作品里,都描述了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咱们队伍和国民党那边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特别是那个出名的比例——430万对127万,广为人知,结果让不少人误以为我军与国民党军的实力差距远比实际要大。

说实话,尽管跟国民党军比起来,咱们军队确实有不小的差距,但也不能不承认,在那八年的抗战里,咱们军队可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了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咱们军队的实力确实没国民党军那么强,但差距其实没大家伙儿想的那么大。整体来说,并不像传说中的四比一那么悬殊。

要是算上士兵的数量、操练情况,还有手里的武器装备这些方面,国民党蒋军和解放军的差距还有他们的真实能力,大概是在两个对一个到三个对一个的范围里。

实际上,大家心里头想的那个四比一,乃至十比一的比例,根本不存在。确实,有些差距是有的,但真没那么大。

要是把国民党政府那套全面的腐败也算进去,那其实两者的差别就更小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咱解放军和国民党蒋军之间到底有啥真实的不同。

【02】

首先说说兵力这块儿,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430万对127万这个数字对比。虽说这个数字没错,但它其实挺容易让人误解的。

首先说说我们党这边,正规军人数有127万,这仅仅是指在一线战斗的队伍,说白了,就是大家常说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加在一起的人数。

这个数字仅仅指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成立后所整合的各支正式军队,里头涵盖了多个大军区的野战军团以及军区直属部队。

不过大伙儿心里都明白,我们党一贯是从老百姓当中培养军队的。咱们的正规军,那肯定是军队里的中流砥柱,力量杠杠的,但可不是全部哦。

从打鬼子那会儿起,咱们军队就在各处抗日的地方,搞起了许许多多的老百姓武装队伍。

各类民兵组织,不论是小的队伍还是大的团体,像是小分遣队、敌占区活动小组、游击小队,还有义勇军等等,种类繁多,统统归类为二线作战力量。

1946年,解放战争一打响,咱们解放区里的民兵人数,嗖的一下子就涨到了300万。这批勇士啊,起初压根儿就没被算作正规军里的人头数。

尽管他们在士兵的战斗能力和战略布局上,没法跟国民党的主力军相比,但要是跟国民党的保安团那些比起来,其实还是有一拼的。

换句话说,咱们的主力部队人数大概在120万左右没错,但真正能动起来打仗的士兵,再加上后备力量,总数能超过三百多万。

聊聊国民政府那边,国民党说的430万人,可不是单指那些打仗的主力部队,而是把国民政府手下所有跟军事沾边的人都给算进去了。

这里面不光有国民政府的大量作战部队,还有军事学校、行政后勤职员、武器制造厂,外加为数众多的安保队伍。

这430万人听起来人数不少,但实际上他们比较零散,战斗力到底行不行还得打个问号。真正能打硬仗的部队,其实并不多。

国民党政府实际能派到前线打仗的军队,大概也就两百万上下。

此外,这两百万大军里头,有不少是归桂军等各路地方势力管辖的,还有的被分散在南边各处把守。

换句话说,国民党能灵活调动的主力正规军,大概也就一百多万,这个数字跟他们用来进攻解放军的兵力差不多。

解放战争一打响,国民党那边五大主要部队,也就是东北、徐州、华北、武汉华中还有西北这几个军团,加一块儿,也就两百多万人马。

这其实就是国民党所有的主要战斗力量了。

1948年那会儿,辽沈、平津、淮海这三大战役一打响,蒋介石那边的主力军就差不多被团灭了。

那时候,蒋介石势力的主干其实是分布在徐州、东北、西北的三个军事团伙的力量。

平津那块的傅作义军队,说白了就是地方上的一股武装力量,而武汉华中那边,大部分都被桂系的白崇禧和李宗仁给占了,老蒋对他们根本没法插手。

从这儿咱们就能明白地瞧出来,要是比规模大小,咱们军队的实际人数那是一点也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更多呢。

由于解放区的好多适龄老百姓都加入了八路军和民兵队伍,所以咱们能很快地把预备兵力调到战场上,这方面比国民党那边更有优势。

【03】

说起来,除了人数上头的差异,还有一个常被说大了的,就是我军跟国民党那边的装备差别,其实真没大伙儿想的那么悬殊。

说起抗日战争那会儿,咱们用小米加步枪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那确实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但讲真,到了解放战争中期,咱们军队的大炮数量早就超过了国民党那边。

“小米配土枪”这个说法主要是讲红军那时候的事儿,到了抗战时候,也就只有当地的八路军和游击队伍还在用这样的装备。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力部队,现在已经大规模动用了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不可能过了这么多年,还一直靠着小米和步枪打仗。

到了打解放战那会儿,说很多地方还是靠小米和步枪打仗,那就不太对了。

在东北那块儿,因为我军比国民党的杜聿明部队早到一步,所以就赶紧接手了好多日本鬼子留下的军火库。

苏军移交过来的日军火炮、自动枪械等重型装备,让东北野战军的火力大大提升,成了全军里最强的。

1948年以后,随着我军吹响反击的号角,其实在多数战场上,咱们的火力已经相当猛了,占据了很大优势。

辽沈战役那会儿,咱们军队的火炮数量快赶上上万门了,反观国民党那边,火炮也就六七千来门。锦州这座城市,就是被咱们铺天盖地的大炮火力给硬生生轰开的。

后来,在打大多数硬仗的时候,就像攻打济南、天津这些地方,咱们军队几乎都掌握了火力上的上风。

一方面,咱们军队的火力是越来越猛了,反观国民党那边,不光是火炮没了影儿,就连炮弹也一颗不剩了。

在解放战那会儿,国民党里头乱成一锅粥,贪污腐败到处都是。结果呢,军工厂的生产慢得跟蜗牛爬似的,根本没法满足前线战士们的需求。

就拿105毫米榴弹来说吧,它的炮弹主要靠美国那边提供。要是美军不给供了,国军那边炮弹就没了着落,库存用完就只能干瞪眼,没辙了。

接手兵工厂后,我军实力迅速增强。这些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大部分都比国民党那会儿提高了不少,有的甚至直接翻倍,增长了50%以上,甚至达到一倍。

这样一来,东野的炮兵团和华野的特种作战团,在武器装备上远远甩开了同一地区的国民党部队。

国民党那边,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他们的海军和空军。可问题是,海军只能在海上飘着,上不了岸,到了咱们这种主要靠陆地打仗的时候,他们的海军基本上就派不上啥大用场了。

国军那边主要是战斗机,但说实话,战斗机在低空扫射时威力真不算大。要是空军里没有大批轰炸机,那战斗力可就大打折扣了,基本没啥大作用。

【04】

很多人其实没注意到,咱们军队从头到尾就是一个整体,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核心就是党,咱们的军队都是听从党的号令的。

不过国民党就不一样了,他们军队的组成相当混乱。虽然抗日战争期间有所整合,但国民党内部还是像一盘散沙,分裂得很。

蒋介石只是国民党内部的一个势力头子,还有好多其他的国民党军队集团,他们虽然名义上归国民党管,但实际上对蒋介石是阳奉阴违,只按命令行动,却不真心听从他的号召。

抗战洗礼后,桂系、晋绥军、马家军这些地头蛇还是盘踞一方,蒋介石压根没法随心所欲地调动整个国军。

比如说,在1948年那场淮海大战里,桂军的主力,像第7军、第48军这些队伍,愣是不肯伸手帮一把华东那边的战场。

他们认为,蒋介石麾下的黄埔系中央军集团的垮台对自己有好处,所以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黄维等多个中央军兵团被打败。

拿滇系第60军来说吧,1948年他们在长春来了个突然起义,这一举动直接让东北的国民党军团溃不成军。长春这次起义,对东北的战局来说,那可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许多战场上,国民党那些地方上的小军阀部队,不但没帮上啥忙,反倒老是给蒋介石那边拖后腿。

说到行动迅速像风一样,一碰到友军有难自己就撤,这不仅仅在中央军里常见,地方军阀部队也几乎都是这么做的,感觉就像是他们的天性一样。

国民党虽然表面上号称拥有好几百万大军,但实际上,蒋介石真正能信得过的嫡系部队数量并不多。

徐州那边有个军团,东北也有个军团,华北那边归傅作义管,武汉则是白崇禧的地盘。西北嘛,本来瞅着像是蒋介石的亲信部队,结果胡宗南一来,又整出个新的军阀势力。

国民党军队的规模和武器装备其实都有不少虚头,特别是在蒋介石还没能完全把国民党集团捏成一个团儿的时候。那时候,部队人数和装备情况都水分不小。

我们队伍靠着铁板一块,跟国民党那边的一盘散沙比起来,说实话,我们的优势可不是一星半点。

【05】

咱们得正视解放战争那会儿,咱们队伍和国民党蒋军之间的差距,但也不能把这差距说得太邪乎,好像完全不是一码事,忘了咱们队伍在八年抗战里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说小米加步枪能战胜飞机大炮,这话听着挺提气,但讲真,咱们还是得实实在在看重武器装备的进步。得明白,在现代战争里头,武器装备到底扮演着啥角色,有多关键。

0 阅读:5

飞猪说飞机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