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到现在,让人越发佩服毛主席,他69年前对苏联的建议真高明

乾凉散人 2025-04-10 16:50:18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从2022年2月开打,到现在依然没有停火,局势依旧混乱不堪。

每天新闻里看到乌克兰城市被轰炸得满目疮痍,俄罗斯经济也被制裁得喘不过气来,普通百姓看着心里都很难受。

不过,有趣的是,这两年不少人开始翻看历史,突然觉得毛主席当年对苏联提出的那些建议,现在看来简直太高明了!

王震将军的一句感慨,道出了历史的惊人巧合:“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50年啊!”

是的,毛主席以他的远见卓识,早已洞悉了苏联的命运。

30年前的1991年,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3年的镰刀斧头旗被降下,取而代之的竟是沙俄时期的三色旗。

世界为之震惊,人们纷纷探讨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在不经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土崩瓦解的。

早在1956年,当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痛批斯大林的时候,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四个重要预言。

现在看来,这四个预言简直是苏联解体的“预告片”!

否定社会主义历史就是自掘坟墓

毛主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实际上是在否定苏联30年的社会主义历史。

这种错误做法必将动摇党和国家的根基。

果不其然,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上上下下掀起了一股全面否定苏联历史的妖风,

把列宁、斯大林乃至整个苏联历史一棍子打死。

历史被糟蹋成这样,还谈什么社会主义?

苏联的覆灭在情理之中。

背离马列主义必然导致修正主义泛滥

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赫鲁晓夫打着反对教条主义的幌子,实际上是在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

果然,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他甚至公开宣称自己是“社会民主主义者”,鼓吹什么“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彻底背叛了马列主义。

在这种修正主义思潮的腐蚀下,苏共四分五裂,土崩瓦解就不足为奇了。

党政高层变成特权阶层是社会主义国家蜕变的根源

毛主席一再告诫全党,要警惕党政高层形成脱离人民的特权阶层。

可惜苏联领导人没有听从这个忠告——

1958年的一个夏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到了中国,与毛主席进行了一次看似寻常,却影响深远的会谈。

毛主席神情严肃地说:“我们中共中央现在要求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每年要有4个月深入基层调研。”

赫鲁晓夫却不以为然,摆了摆手:“我们苏联可不会这么干!想想看,外交部副部长每天要了解世界大事,哪有时间去劳动?这不是‘张飞绣花’吗?”

这一席话,道出了苏联领导人的真实想法。

在他们眼中,高官显贵岂能去干粗活?

这简直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

就是这样一段看似不起眼的对话,却成为了苏联走向衰败的伏笔。

一年后,赫鲁晓夫访美归来,兴冲冲地在苏联推广起了“玉米运动”。他自以为是个“大聪明”,殊不知这一决策酿成了多么荒唐的悲剧!

广袤的苏联大地上,玉米种子撒下去,收获的却是一片愁云惨淡。严寒的气候,贫瘠的土壤,注定了玉米在这里难以生存。

到头来,不仅颗粒无收,还连带着其他粮食减产,苏联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如此愚蠢的错误会发生?

答案显而易见,一群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领导人,怎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反观毛主席,他始终坚持干部要参加劳动。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解民情、知民意,更是为了让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

然而,在苏联,特权阶层却日益膨胀,他们过着奢靡腐败的生活,早已将人民抛在了脑后。

曾经叱咤风云的作家高尔基,也变成了斯大林的座上宾,住进了富丽堂皇的豪宅。

人民的怨声载道,社会的危机四伏,可是统治者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他们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最终葬送了这个曾经的“红色帝国”。

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图谋从未停止

5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提出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

毛主席当即敏锐地察觉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多次强调要提高警惕。

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从未停止。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领导人一步步落入西方的圈套,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后来都不得不承认:“是我们把戈尔巴乔夫扶上台的。”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下的俄乌冲突,表面上看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之间的矛盾,但实质上反映了俄罗斯与北约之间长期以来的地缘政治博弈。

苏联解体前,美国和北约曾多次承诺不会向东扩张。

但苏联解体后,北约却食言了,从1999年开始多次吸纳东欧国家加入,将势力范围一步步推进到俄罗斯家门口。

这严重威胁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也伤害了俄罗斯的尊严。

乌克兰本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

但在西方的扶持下,乌克兰的亲西方政权上台,公然对抗俄罗斯。

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北约的军事力量将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心脏地带。

这是俄罗斯绝不能接受的。

俄罗斯多次要求就欧洲安全问题与西方对话,但都石沉大海。

眼看乌克兰加入北约已成定局,俄罗斯只好先发制人,发动军事行动。

在俄罗斯看来,这是被逼无奈的自卫之举。

当然,战争带来的苦难是巨大的,我们都不愿看到平民伤亡。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如果不是北约的步步紧逼,如果不是乌克兰亲西方政权的挑衅,俄乌冲突根本不会发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30年过去了,重温毛泽东同志当年的预言,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北约轰炸南联盟时炸毁我们驻南使馆的罪行。

我们更不会忘记,北约正在亚太地区大张旗鼓,意图围堵遏制中国。

乌克兰今天的悲剧,也可能是我们明天的命运。

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不能被西方的宣传蒙蔽双眼。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高警惕,严防西方和平演变。

只要我们吸取教训,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光明!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如今,制裁几乎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代名词。

特朗普仿佛患上了制裁“依赖症”,动不动就拿起制裁大棒,企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不仅全球人民要为制裁付出代价,连美西方自身也难逃制裁反噬的恶果。

本就充满危机的世界,根本承受不起这种无休止的撕裂和对抗。

我国人民一定要结合历史和现实,看清美西方借机煽动阵营对立、制造新冷战的企图,齐心谴责他们进行极限施压、火上浇油的恶劣行径。

只有坚定站在历史的正确一方,才能走出这场21世纪的“迷局”。

信息来源:

2022/05/ 01新华网——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俄乌冲突根本原因是北约扩张

李越然在1997年“冷战与中苏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载于《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2 阅读:175

乾凉散人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