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截图
一条“女子因心情差当街怒扇乞讨老人耳光”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群情激愤。事情发生在江苏一街头,大意是,女子对上前乞讨的80岁老人出言不逊,最关键是怒扇了老人七八个耳光。于是路人纷纷上前为老人打抱不平,斥责女子扇耳光的行为。
据知情人称,女子说是自己因为心情不好才殴打老人的,还强调自己是为了老人好,想让老人找个工作挣钱。总之虽然怒扇了老人,但是理由还很冠冕堂皇。不过结局没出所料,路人报警后,女子被警方带走了。
说实话,80岁和七八个耳光放在一起,谁遇上、谁听见,估计都挺上火的。所以到此为止,新闻叙事也好,舆论叙事也罢,虽然交代的信息很短,但是基本上都逻辑闭环了。起码从道德上、法律上,都体现了正义的一面。至于女子给出心情差的理由,只能说连她自己可能都不信。
但是这依然不妨碍我们去咂摸这般理由背后的情绪逻辑。要知道,撇开乞讨老人80岁这个大前提,很多时候,乞讨者确实很讨厌,这里面除了真正的乞讨者,也就是确实无法通过工作谋生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很大一部分是假乞丐。
如此之下,再去审视女子所谓的“为了老人好”、“想让老人找个工作挣钱”,总觉得女子好像说对了什么。可是不要忘了,面对一个80岁的乞讨老人,即便真的说对了什么,但是放到现实语境,真还是难以说通的。
换句话说,你可以不给钱,你可以看不惯,但你就是不能出手教育,因为那样来讲,就不是“为你好”的问题了,而是故意伤害了,即便原因编织的很正当。只是回到女子的立场上,她真的很正当吗?显然不是,因为谁都清楚,心情差不是伤害别人的理由。而且就算老人再年轻30岁,打人也依然是不对的。
所以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乞讨老人刺痛了这位心情不好的女子,虽然原因不得而知。可有位网友的直言不讳却值得玩味,原话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她真的没钱。”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是讽刺和奚落女子,可事实上,放眼当下的经济不景气,更像是在讲出一种现实冷酷。
这样看来,“女子因心情差当街怒扇乞讨老人耳光”就可能不只是道德事件、法律事件,更可能是一种映照式的现实主义。之所以这样讲,并非认为女子真的因为没钱才打人的,当然也并不是为女子开脱什么。
而是对于一件事情的原因,往往容易被折叠在逻辑闭环里。事实上,心情差确实会导致一个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甚至是犯罪的行为。但是这也只能解释非理性的危害性,不能证明非理性行为都值得理解。
只能说,基于现实的大背景和具体是非的小背景,我们可以分析非理性行为背后的推动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再去看待“她真的没钱”这个论断,总觉得更能说明女子心情差到怒扇乞讨老人之间的关联性。
就此而言,不得不承认,心情差只是一种导致非理性行为的直接理由,而潜藏在背后的驱动因素,才是真正导致非理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讨论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跑题了。然而只想说,面对不确定性的大环境,在看待具体的是非时,既要有一事一议的抽离眼光,也要有置身事外的全局眼光。
否则,单纯地探讨是非对错,最多也就是看到女子被警方带走了就结束了。至于乞讨老人被打后怎么样了?女子的心情差到底是咋回事?自然是没人关心的,以至于“女子因心情差当街怒扇乞讨老人耳光”就像是无差别的报道一样,虽然满屏都是群情激愤,但是不知道群情给谁看,激愤给谁听。
以至于,当新闻过后,乞讨老人依然晃荡在街头,打人女子心情可能更差了。至于现场那些义愤填膺的路人和网上那些群情激愤的网友,用不了一天,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而留给人们的话茬,永远是老人可怜,女子可恨。
你要是看了完整视频,可能就不会这样说。嘴里喊着把你送到喜马拉雅,手上呼着巴掌,歇斯底里的吼叫,已经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可以解释了。哪怕是反转出她有精神疾病,我们都能接受,关键她没有。
心情不好怎么不打自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