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dad2654f51d3dd19a646a90ba5e728.jpg)
说起吃鱼,我们中国人肯定不遑多让,且不用说我们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就连鱼类资源的种类都十分丰富。
然而要说世界上吃鱼最多的国家可不是我们中国,而是日本。
在日本人的餐桌上,有一种鱼几乎餐餐都要吃,日本人称之为脑黄金,但是我们中国人却不喜欢吃,这就是秋刀鱼。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69d2d65a88faada34c9c7f9e91bd66.png)
秋刀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小型鱼类,它的身体扁细,略呈棒状,一般成鱼平均体长不超过40厘米,重量大约在2两左右。
秋刀鱼的背部通常为深蓝色,腹部银灰色,鼻部和尾柄后部呈微黄色,身体侧面中央有一条银蓝色条纹,辨识度极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cba77a52c2ee8577675d1404a18d61.png)
它没有胃,肠道较短,头顶部到吻端平坦,中央有一条微弱的棱线,上下颌骨微突出,上颌比下颌稍短,上颌呈三角形,上下颌的齿很小,排列稀疏。
秋刀鱼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具有较强的集群性和趋光性,一年迁徙两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26762ebd114580382e161d1d87105c.png)
随着水温升高,春夏两季它们会向北觅食,夏季抵达千岛群岛沿岸潮汐区获取充足食物,秋冬两季向南产卵,冬季在日本海岸的黑潮水域为主要产卵地。
其觅食习性依生长阶段和地理位置而异,仔体主要以藻类生物为食,体长15毫米以上则以哲水蚤为主。
秋刀鱼夏季捕食太平洋里的磷虾,秋季以磷虾和毛鳞鱼为食,冬季在产卵地捕食桡足类动物,日摄食量随季节和体长变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c10f96b8c94dd2f761d20ed78609dd3.jpg)
秋刀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如廿碳五烯酸、廿二碳六烯酸等。
我们知道,廿二碳六烯酸就是常说的DHA,它被称为“脑黄金”,是人类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十分有利于婴幼儿脑部发育,这也是秋刀鱼被称为脑黄金的主要原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28c464b81e2a97f8fbed35ebf91bab1.jpg)
此外秋刀鱼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2、牛磺酸等营养成分,可以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预防夜盲症、衰老等功效,能为人体提供诸多益处。
二、日本食用秋刀鱼文化1、历史渊源
秋刀鱼在日本的食用历史可追溯至久远年代,早在江户时代,秋刀鱼就已频繁现身于平民餐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dad78b63515916d8dc1013ee743786.png)
当时日本民众的蛋白质来源十分有限,但是它作为一个渔业资源丰富的岛国,因此民众对海鱼的依赖程度颇高。
秋刀鱼因其产量可观、捕捞简易,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食材。
随着时间推移,秋刀鱼的捕捞技术不断进步,从最初的小型渔船近海捕捞,发展到后来的大规模远洋作业,其供应愈发稳定,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也日益稳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fe48bf690d2008638d4c726f1fb7c4.jpg)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日本饮食文化虽受到一定冲击,但秋刀鱼凭借其独特风味和深厚群众基础,在其传统美食中的地位难以撼动。
2、文化属性
除了是餐桌上的常客,在日本文化中,秋刀鱼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
它不仅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每逢秋季,秋刀鱼的洄游与丰收,如同一场自然的馈赠仪式,预示着季节更替,成为秋日时令的标志性符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08305ebd1b287b0f44ce2df6e807f9.jpg)
不仅如此,秋刀鱼还寄托着人们对家乡和传统的眷恋之情,那熟悉的味道、常见的摆盘,唤起游子对故乡餐桌的思念。
在日本文学作品里,如佐藤春夫的诗歌,秋刀鱼常常被用来烘托孤独、思念的氛围,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
在日本绘画艺术中,秋刀鱼的修长身形、独特色泽,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诸多创作灵感,展现出日本传统审美与生活气息的融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f2b5c0b488b7c5ba46c39451020728.jpg)
所以在日本民间的传统习俗里,无论是日常的家庭聚餐还是盛大的节日宴席,都少不了秋刀鱼的登场。
在日本人眼里,它代表着团聚,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日本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
而且日本人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秋刀鱼做成不同的味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5ba273d779457e439b94b865525f67.jpg)
三、中国人对秋刀鱼的态度
中日两国在味觉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中国人不喜欢秋刀鱼的主要原因。
1、口味习惯
中国人对食物烹饪的口味素来多种多样,但是鲜香咸辣是主流,讲究一点还追求色香味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6e505edb0fbe85a34076ac04e60e4e.png)
在长期的饮食文化发展中,各地菜系如川菜的麻辣、湘菜的香辣、粤菜的鲜美等,均体现了这种偏好。
相比之下,秋刀鱼具有独特的腥味与苦味,其腥味源于鱼体内的三甲胺等挥发性物质,苦味则是秋刀鱼自身独特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有关。
即使经过烹饪,这些异味仍较难彻底消除,对于习惯了鲜美醇厚口味的中国消费者而言,秋刀鱼的初次味觉体验往往不佳,难以激发食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d0c8f6b4b791fca1f49f21f842540b.png)
此外秋刀鱼的肉质口感,也不符合多数中国人对鱼肉“鲜嫩多汁”的期望。
秋刀鱼肉质相对紧实、偏柴,缺乏弹性,在咀嚼过程中给人以干涩之感,与中国常见淡水鱼如草鱼的细嫩、鲈鱼的爽滑相比,逊色不少。
这种口感上的差距,使得秋刀鱼在以口感为重要评判标准的中国饮食市场中,处于竞争劣势,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7c0a5ec823fc7b0a4f6926f421f478.png)
2、情感因素
在日本,秋刀鱼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是秋季时令象征、家乡情感寄托,贯穿文学、绘画、习俗各领域,家庭团聚、节日庆典都有其身影。
日本民众食用秋刀鱼,不仅为饱腹,更是参与文化传承、感受民族精神纽带。
反观中国,秋刀鱼没有本土文化根基,未融入传统习俗与文化体系,我们一般过节吃的多种多样,秋刀鱼压根上不了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15de55c2b8c2d23f91ae09e2e6a402.png)
而且我们中国消费者压根就无法和秋刀鱼产生情感共鸣,仅将其视为普通海鱼,在众多熟悉且具文化底蕴食材面前,秋刀鱼自然难以获得偏爱,市场推广艰难。
结语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民众素来包容性较强,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和美食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秋刀鱼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契合当下健康饮食潮流,有望吸引追求品质生活、关注养生保健的消费群体。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文献
《被日本人视为“脑黄金”的秋刀鱼,为何到了我国却不受欢迎呢?》
2024-03-12观今史今
《被日本人视为“脑黄金”的秋刀鱼,在中国却不受待见,到底为啥?》
2021-05-09梅姐美食记
《被日本人称之为脑黄金的鱼,几乎餐餐都要有,中国人却不喜欢吃》
2025-01-02丫头穿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