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后,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开启了访美行程,成为特朗普上任后第二位访美的外国元首,韩国总统尹锡悦若不是身陷囹圄恐怕也早跑美国去了。
这种会面次序往往也体现了双方的亲疏关系或者说依赖程度,其实美国的主要利益在欧洲,与欧洲也是传统的盟友。但欧洲国家已经组成一个联盟,寻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并不如美国的保护国那样重视双方关系。
石破茂上任前对一些涉华问题主张采取务实理性态度,比如希望低调处理钓鱼岛争端,避免破坏两国关系,因而被一些人贴上了“亲华”标签。但他这次访美后却露出了真面目,除了要与美国沟通内部分歧,强化联盟关系外,另一大目的是遏制中国。
根据双方发布的通报,这次石破茂会见特朗普主要谈到以下问题:
特朗普上任后挥舞关税大棒,连自己亲密的盟友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加征了25%关税,还扬言对欧盟、英国加关税,日本若不采取行动恐怕也难幸免。日本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去年有856亿美元顺差,这是特朗普无法接受的。
特朗普在会谈中也着重强调要推进贸易平衡,而石破茂也有备而来,投其所好,总结起来就是买买买。
其一、年初日本向美国购买了1200枚先进空对空导弹及相关装备,价值30亿美元。前几天,美国又批准了一项对日本的9亿美元导弹销售案,日本将购买150枚标准6导弹及相关装备。
此外,日本还承诺大幅提高军费开支,到2027年实现翻倍,以提高自身的防卫能力。当然这也是特朗普的要求,他不愿花美国的钱去保护盟友,在第一个任期时就要求北约盟友将军费开支提升到占GDP的2%,现在则要求他们提升至5%。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在军事方面受到限制,但如今在美国的默许下,不断增强军事实力,其目的不言而喻。在太平洋上,除了中俄朝,日本并没有别的对手。
日本自卫队
其二、石破茂承诺日本对美投资增至1万亿美元,并购买美国生产的天然气等能源。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额度达7833亿美元,要增加到1万亿并不难。
另外,日本还有意投资阿拉斯加的一条天然气管道。该项目全长800英里,耗资440亿美元,将阿拉斯加北部的油田与南部的港口连接,然后用船运往亚洲国家。特朗普竞选时就多次表示要加大美国的油气资源开放,上任后第一时间签署行政命令。
即便采购美国的天然气成本相对较大,但日本仍准备投资天然气管道并加大采购规模。这既是投特朗普所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被俄罗斯卡脖子的难题。
其三、石破茂还做了一个大的让步,同意特朗普的观点,将两国外汇汇率问题交给各自的财政部长协商处理,说白了就是向美国妥协。特朗普一直认为日本的汇率太疲软,从而推高美元,不利于美国出口,要日本升值。目前日本已经两次加息。
日本做了这么多让步,特朗普自然也要意思意思。此前日本新日铁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予以拒绝。这次特朗普退了一步,不同意收购,但愿意让日本投资。而在防卫问题上,特朗普强调将动用所有力量保护日本,并且范围包括钓鱼岛。
石破茂这次访美的目的就是要给特朗普留下一个好印象,化解内部矛盾避免贸易战。这一点他确实做到了,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石破茂评价非常高:
“他是一位伟大的首相,我认识他不久,但我可以看到他拥有的优秀品质,他将为日本、为日本人民做出出色的工作。”
这次会晤的重头戏是对中国的遏制,双方在通报中使用了非常严厉的措辞:
强烈反对中国以武力或胁迫手段改变东海现状的任何企图。强烈反对中国在南海的非法海事主张、军事化填海造岛以及威胁和挑衅活动。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反对任何以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
不难看出石破茂的外交思路仍然是强化美日同盟,共同对抗中国,未来数年,美日同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向中国施压。
美日澳军演
其一,以安全为名在东海和南海制造摩擦。日本增加了军费开支,自然要拿去买武器。未来美日将会到琉球群岛等靠近台海和东海的前沿岛屿部署更多反舰导弹、雷达站和快速反应部队,形成“锁链式监控网”。
美国既然将保护范围延伸到钓鱼岛,意味着将来在该海域的活动频率将大幅提高。很可能会以安保为名,增加美日军舰联合巡航频率,甚至可能默许日本右翼组织登岛制造事端。同时以自由航行为名,联合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不断对中国南海的岛礁进行骚扰和抵近侦查。
其二,在地缘布局上构建对华包围圈。安倍晋三在位时构建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即拉拢印度、澳大利益、美国为基干,吸收其它国家构建对华包围圈。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参加首次公务并是组织另外三国外长举办四方对话会议,也暗示了未来美国将会重用该机制,很有可能向军事化同盟推进,成为印太版“北约”。除此之外美日韩同盟、日奥菲同盟关系也日渐密切。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就提出了印太战略,其目的是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构建一个战略弧,围堵日益崛起的中国。其手段包括加强与盟友的联系,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经济上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这次特朗普上任,一定还会重拾以前的手段。
其三,在经济上对中国科技产业进行封锁加快脱钩。特朗普以推动贸易平衡为其口号,要求日本加大在美国的投资,实际上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起到离间作用。
在对华高科技产业封锁方面美日也有一定共识,此前日本政府宣布拟对十余种半导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最终用户清单”。美国也不断向荷兰施压,要求其收紧对华光刻机、EDA软件出口以限制中国芯片产业。
对于中国主导的稀土、锂电池等产业,美国将利用日本在非洲、南美的矿业布局,构建“锂-钴-稀土供应链联盟”,削弱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为脱钩做好准备。
总之,这次石破茂会见特朗普就两件事,对内化解矛盾,对外共同遏制中国。未来四年,东海和南海地区的摩擦恐将日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