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科员如一日,骑车来回。
每晚灯火阑珊处,他在书桌前默默耕耘。三十年间,他用一支笔,一台电脑,记录了无数民间传奇。
这些故事,终成一本书,书名叫《平凡之光》。
出版那天,恰逢女儿考入剑桥。
02
某厅局处科,体检报告惊人。
班子成员透支着健康,拿命换官。
可谁又能想到,那位平凡的科员,却活得如此潇洒?
他笑言:"官印不过方寸,生活自有乾坤。"
03
暮色降临,办公楼灯火渐次亮起。
有人埋头修改晋升材料,有人收拾妥当去接孩子放学。
看你要什么。
04
不少所谓"二代",在太阳升起落下,见不到父母。为了当官,他们把自己活成"无影无踪"。
可那老科员,却能陪伴女儿成长,见证她的点滴进步。
家,于他而言,不是缺席的驿站,而是心之所系。
05
某一位科员,几十年如一日整理专业资料。
和学者访谈,生活充实而快乐。
06
体制内,权力如古刹铜钟,仰望者只见其金碧辉煌,却忽视了钟内回荡的虚空。
多少人,在权力的阴影下,将生命切割成晋升的刻度。
有人把办公室熬成炼丹炉,拿健康换仕途;
有人把家庭变成驿站,缺席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07
这一切,源于对权力本质的误判。
真正的权力,不是手中的官印,而是心中的淡定从容。
08
福报,本是因果,却在红尘中化作生活的美学。
他们发现《论语》"君子不器"的真谛:人岂是器物,怎能被职级定义?
这种觉醒,让多少人从"进步焦虑"中破茧而出。
10
老子言:"知足常乐"。在体制的围城里,知足尤显珍贵。
某次公务员聚会,有人抱怨"十年原地踏步",有人自嘲"副科病久治不愈"。
酒过三巡,一位鬓角斑白的老科员笑道:"可曾见过北山的银杏?扎根时不争高下,深秋时满树金黄。"
众人愕然,他抿了口茶:"当官如登台唱戏,台下人鼓掌时,台上人早被戏服压弯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