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两朝相距数百年,为何唐代的边塞诗中,却常出现汉代的名将?

惜寒评历史 2023-02-17 11:26:15

清代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言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长河中的瑰宝,根据诗歌内容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等。其中边塞诗因其内容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又被称为出塞诗。

唐朝是边塞诗发展的黄金期,据不完全统计,被《全唐诗》收录的边塞诗多达两千余首。而这些诗中,常出现用汉朝的官名、地名、人名、汉作典籍等,来指代唐朝的人和事的现象。

本文将从社会环境、精神文化、诗人自身追求三个方面,分析唐代的边塞诗中常出现汉代的名将的原因。

大一统下的边境不宁

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史中,汉唐两朝作为的封建王朝,因其高度的相似性,常常被后人相提并论。汉唐两朝出现的盛世较多:文景、汉武、贞观、开元都是青史留名的盛世之称。两朝除了皆是国威远播、文化昌明之外,在国家统一与边境问题上,更是尤为相似。

因汉唐两朝高度的相似性,故此唐诗中“以汉喻唐”的现象极为常见,在边塞诗中更是突出。

汉唐两朝疆域辽阔,边境不宁,是唐代边塞诗中常出现汉代相关的社会大环境原因。

1.结束战乱,定都长安

牟发松在他的《汉唐异同论》中说:“……从国力的强盛,版图的奠定,……汉唐都无愧于盛世之称。……汉唐中隔四百年,其历史演进过程极为相似。”

汉唐两朝,一个汉承秦制、一个唐承隋制。而秦、隋两朝,又都是强大却统一短暂的朝代。汉唐分别在这样的环境下,结束天下多年战乱,建立起大一统的多民族王朝,定都长安。继而开始修生养息,国力日益富强。

故此汉唐两国不仅从建国史开始就极为相似,疆域版图又多有重叠,汉时留下的地名多在唐疆域范围内,为边塞诗中出现汉代地名创造了条件。

2.边境不宁,保家卫国

汉唐两朝在长安定都后,都面临着边境不安的困扰。边境问题自古有之,更是一直为两朝统治者所重视。

据陆贽《陆宣公奏议》记载:“边陲之戍,用保封疆”。汉唐两朝的掌权者一直都会派驻重兵屯驻于要害之地,来保卫边境的安全。

汉朝时期,更是涌现出许多抗击匈奴的名将,如卫青、霍去病等,为后世人所敬仰。

唐时人们在相似的边境困扰下,一边感叹当年汉时国力强盛,一边抑制不住自己对汉代名将的敬佩。在如此相似的环境下,他们自然会在边塞诗中一遍又一遍地去歌颂那些汉代名将。

科举制下的“全民尚武”

汉唐两朝,在相似的大一统多民族背景下,有着相似的典章制度、边疆问题和文化环境。

两朝皆以长安、洛阳二地为其政治、文化中心,形成相应的中央集权圈。故此当唐朝也同样定都长安后,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对汉都有一种强烈的崇拜情绪。留下《通典》中“三代以来,宪章可举,唯称汉室;继汉之盛,莫若我唐”的自信与期望。

唐朝起,科举制度得到了正式发展,读书人遍布在各个地方。同时投身军旅读书人的带着书生意气,却不娇气地戍守边疆。

通读《汉史》等书籍的他们在崇汉精神下,作诗时自然首先想到自己熟悉的汉朝典故。边塞诗中出现汉代名将的情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自上而下的崇汉风气,众多文人墨客投身军旅,为唐代边塞诗中常出现汉代名将提供了精神文化的土壤。

1.天子尚汉,学汉慕汉成风

唐朝皇帝里爱读汉史、效仿汉人的,当以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为首推。《孟子》有言: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在李世民在位的23年里,唐朝的政治、文化无不受到他的影响。也是从他开始,唐朝人开启了学汉慕汉的社会风尚。太宗不但熟悉汉史,还命令许敬宗修《史记》、《汉书》,更爱用汉代典故作为自己的处事借鉴。

据《旧唐书》记载,武德七年的秋天,突厥可汗颉利、突利二人从原州侵略关中。李世民虽然同意了部下迁都避祸的建议,却也感叹当年汉朝霍去病志灭匈奴。

天宝九年冬十一月辛丑,唐玄宗李隆基“立周武王、汉高祖庙于京城,司置官吏。”唐太宗将霍去病作为效仿的楷模,唐玄宗为汉高祖立庙,二人对汉的崇慕之情可见一斑。

连皇帝都为汉祖立庙、喜欢汉史、熟读汉史、敬佩汉将,文人写边塞诗歌之时,又怎会不将汉代名将写入诗中呢?

2.教育使然,全民尚武之气

唐朝自开国以来,一直面临着边境问题的困扰。强敌环绕,要么反抗,要么被打。在国力强大的情况下,唐朝人一直都有尚武的风气。他们不惧怕边塞的风沙,愿意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同时,唐朝完善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许多知识分子将自身价值和人生理想寄托于“科举”这个官方的选拔人才制度上。

据《旧唐书·穆宗纪》《唐会要》记载:"长庆三年二月,广东省议大夫殷侑奏礼部贡举,请求设置《三传》、《三史》科,礼部贡举从之......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又有一史科。"

可以看到,科举考试中的一史科考试内容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其中之一,三史科考试内容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著作。参加这两科考试的文人,其考试范围就是《史记》和前后《汉书》,他们以研读汉史为业,自然对汉代典故信手拈来。

而这批文人,不论是通过考试出使边塞,还是科举落地投身军旅,尚武又熟通汉的他们,自然会留下有诸多汉代名将的边塞诗了。

功名意识下的借诗言志

在唐朝,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士人布衣,都对功名有很强的向往。他们写的各类诗,都是对功名各个不同角度和方法的描述。比如“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们对功名的向往在诗歌中体现的直白又不令人反感。

而在边塞诗中,诗人通常不直言功名,而是借用汉典相关的人物、地名来代替。诗人自身的功名意识,是唐代边塞诗中常出现汉代名将的诗人自身原因。

1.文人小吏,普通英雄

边塞诗中,最常出现的汉将当推卫青、霍去病、班超。这三人都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普通人甚至是那个年代的底层人,成为扬名青史的大将。

按《史记》记载,卫青最初是平阳公主府中的骑奴,后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虑五万馀级。其三子皆因他战功赫赫而封千户侯。霍去病更是年少成名,封狼居胥,风头无双。

卫霍二人因其赫赫战功,不但自身被封侯,其部众亦史册留名。唐朝人在边塞诗中充满了对他二人的赞扬向往与羡慕。

《后汉书》中的班超,则更是“为人有大志”。他“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当时无人不笑他。

后班超投笔从戎,用二十二年的时间,令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对汉朝归附,立功异域被封为定远侯,用实际行动完成了他当初“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壮志豪言。

唐朝人向往班超的人生经历,所以会有杨炯《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他们想问汉将,更向往像他们一样功成名就。

2.燕然勒功,李广难封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本有罪在身的窦宪,本是为了免遭一死而自请出站抵罪,谁想到竟能击败匈奴,燕然勒功,班固作铭。边塞诗中常常出现的“燕然石”“勒燕然”正是唐朝人对此事的追求向往。

然而唐人们向往功名而投身边塞,却更多落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当唐朝人追求功名而不得封侯的时候,李广就成为了边塞诗中的常客。

比如高适的《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白的《塞下曲六首》中“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诗人们求而不得,如李广一样是军功在身却不被认可的悲剧人物。他们不惧怕马革裹尸,却又不甘心无名葬身塞外,故此借汉将之名入诗借此言志。

总结

在唐朝全民尚武的风气下,不甘平庸的文人,更会向往边塞,渴望立功建业。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功勋,实现自身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写成诗歌,表明自己的志向意愿。

纵使汉唐相距数百年,熟读汉史的他们,崇敬汉将的他们,自然会将汉代名将写入边塞诗中。

参考文献

《全唐诗》

《旧唐书》

《论盛唐边塞诗“以汉喻唐”的缘由》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