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已至、凉意渐浓
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养生在于顺应自然、调养身心
《黄帝内经》指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今天咱们就从中医的角度聊聊
如何从饮食和日常生活入手
践行养阴之道、打好健康基础

饮食调养:滋养脏腑,润养周身
秋冬气候干燥,寒气渐袭,人体的津液易亏、阴气易耗,饮食便成了滋养阴液的关键一环。
1. 百合
百合是大自然馈赠给秋冬的润肺“珍品”。性微寒、味甘,归心、肺经。

图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制作百合粥时,将百合与大米按1:10的比例准备。先把百合与大米仔细洗净,随后下锅,以慢火耐心细煮。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其对于秋燥引发的各类不适症状,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平衡状态,为身心带来宁静与舒缓,是秋季养生调理的理想选择。
2.银耳

图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在众多滋阴润燥的食材中,银耳堪称 “当家花旦”。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卓越的养生功效,是秋季养生的上佳之选。
干银耳质地硬脆,泡发后的银耳则会呈现出宛如剔透 “雪莲花” 般的姿态,富含大量水分。将泡发好的银耳与红枣、枸杞一起放入锅中,以小火慢慢炖煮,煮至浓稠的胶质感。

图源:soogif
银耳羹富含天然胶原蛋白,食用银耳羹能够有效滋养肺阴,缓解因秋燥引起的肺部不适。同时,银耳羹就像是肌肤的“保湿屏障”,能持续为肌肤补充水分,让肌肤保持水润光泽,增强肌肤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从内而外帮助人们维持身体状态的平衡与健康。
3.梨
梨,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秋冬食梨,妙处多多。

图源:soogif
生梨性寒味甘,生食可清六腑之热,对于咽喉肿痛以及燥热上火等症状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
若将梨削皮去核,嵌入川贝、冰糖蒸熟,便成了润肺滋阴、化痰止咳的“药膳良方”,对于肺热久咳的情况,能够有效减轻肺部的热邪,缓解咳嗽症状。
在肺燥咽干时,可滋养肺阴,减轻干燥不适,增加肺部的润泽度,帮助肺部恢复到更为健康舒适的状态。
4.黑芝麻
黑芝麻体积虽小,但却是补肝肾、润五脏的 “实力派” 选手。

图源:cctv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钙等,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其具备卓越的滋补功效。
将黑芝麻炒熟碾碎后,调入适量蜂蜜冲饮,口感醇厚质朴。当食用后,能够温和地滋补肝肾之阴,促进肝肾的正常功能运转,进而有助于充盈体内气血。不仅能让头发乌黑亮泽、减少脱发困扰,更可为周身脏腑注入活力,增强抵御秋冬寒气的能力。
5.减辛增酸

图源:中国中医
辛辣食物性热,多吃易生燥热、耗伤阴液,要适当减少摄入。
酸味食物可收敛肺气、滋养肝阴,像山楂、石榴、葡萄等不妨适量多吃。
同时,多饮温水、蜂蜜水,保持体内津液充足,为身体供能,助力各机能抵御外扰、顺畅运行。
6.起居运动:顺应天时,调和阴阳
(1)早睡晚起
秋冬季节,昼短夜长的特征尤为明显。夜晚阴气逐渐旺盛,此时恰是养阴的绝佳契机,故而早睡晚起便成为一项重要的养生准则。
《黄帝内经》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在夜幕笼罩之际,我们应尽早躺卧于温暖舒适的被窝之中,在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中,身体会开启一系列自我调节机制,进行自我修复与调养,阴气得以有效涵养,阳气亦悄然潜藏,从而为崭新的一天积蓄充足能量。

图源:soogif
清晨时分,不必急于起床活动。当阳光倾洒大地,寒冷的气息被驱散之后,再从容不迫地开启新一天的日程安排。如此,可有效避开寒邪趁人体防御较弱时侵入体内,保障身体健康与精力充沛,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秋冬季节的气候变化,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与良好状态。
(2)适宜运动
运动方面,选择和缓、轻柔的方式更为适宜。如慢跑、散步,让周身气血在律动中缓缓流淌、调和顺畅。
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更是秋冬运动“上上选”。对于久坐及老年人,首推八段锦。
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臂上举、提踵吸气,仿若托举天地灵气,疏通三焦、滋阴降火。

双手攀足固肾腰
双腿分立、俯身呼气,恰似探取大地精元,强固腰肾、滋阴补阳。

室内起居也有讲究,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驱散沉闷,保持空气流通、洁净,营造温润小环境,助力睡眠安稳、肌肤润泽,为养阴添彩助力。

图源:稿定设计
愿大家在这个秋冬
遵循养阴之道
收获满满活力与安康
以从容姿态迎接四季更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