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有打人的习惯吗?
这种打人的习惯,全都是父母给“惯”出来的,无一例外!
孩子很小的时候,出现了打人的动作,父母特别开心,觉得孩子特别可爱,毕竟是小宝宝,没有人会联想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后果是严重的。
随着孩子长大,他开始有意识的打人,打爸爸妈妈、打爷爷奶奶、打哥哥姐姐等等,有些家长觉得,反正都是家里人,也无所谓了。
等孩子再大一些,到外面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稍有不顺心就打人,这个时候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很“勇敢”,口头上说是不好意思,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觉得孩子有“攻击”行为,以后上学了不会吃亏。
当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这种打人的习惯已经养成,很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如果没有造成什么严重伤害,幼儿园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对方真的受伤了,这个时候家长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此时,有些家长觉得无所谓(三观不正),然后孩子变成了众人眼里的“熊孩子”,也有些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试图去改变孩子,但为时已晚。
曾经有宝妈非常焦虑地问我,我家孩子怎么老是打人呢?我在家里也没有教过他,他这么霸道到底是跟谁学的?
我的回答是,你虽然没有教过他,但你一定纵容过他!这位宝妈虽然嘴上没有承认,但我从她的眼神里能看出来,孩子打人这种习惯,就是被她“惯”出来的。
妹妹打姐姐,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处理的?
妹妹和姐姐玩,因为一点点不合心意,就伸手打了姐姐。爸爸看到后,拉着妹妹的手,把她拽进了卧室,然后把门反锁上。
他没有生气、没有发火,先让妹妹站好,拉着妹妹的双手,让她深呼吸。此时,妹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为爸爸在跟她玩。爸爸虽然没有发火,但表情非常严肃,不断重复让妹妹站好,先冷静下来。
然后,爸爸问她,你刚才是不是伸手打姐姐了?妹妹点头默认。爸爸继续问,你还记得刚才是哪只手打姐姐的吗?妹妹伸出了那只手。
接着,爸爸让妹妹用另一只手,握着这只刚才打姐姐的手,引导妹妹说:“打人是不对的,打人是错误的行为,小手不可以打人。”在爸爸的引导下,妹妹把这句话重复了三遍。
爸爸说,现在你需要去跟姐姐道歉,好吗?妹妹也非常听话,主动去找到姐姐,跟姐姐说:“姐姐,对不起,打人是不对的。”然后,爸爸让妹妹主动抱抱姐姐,当然,姐姐也赶紧蹲下来抱了抱妹妹,两个孩子又开心地笑了。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这是小题大做。但我想告诉你,所有的习惯,都是从一件小事开始,如果这件小事你觉得无所谓,将来就会变成大事。而且,这种坏习惯一旦形成,将来是很难改掉的。
这位爸爸的处理方式,让人看着非常舒服,因为他并没有生气、发火,没有把这件事升级,也没有把孩子吓着,而是耐心地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我虽然看不惯那些纵容孩子打人的家长,但也不希望家长因为孩子偶尔一次打人,就上纲上线,把孩子给弄哭,让人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所以,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非常好,既温柔又有力量,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能像这位爸爸学习。
关注“欣妈育儿经”,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