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际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一场围绕着南非的外交风波悄然掀起,而美国媒体的一系列言论更是为这场风波增添了戏剧性色彩,高呼特朗普的计划失败,仿佛一切都落入了中方的“计谋”之中。
今年1月23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签署新的《征用法案》,这一法案旨在平衡南非白人和黑人在土地所有权上长期存在的矛盾,毕竟殖民历史和种族隔离时代给南非土地问题留下了复杂且敏感的“后遗症”。然而,这一法案却引来了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应。特朗普在2月2日通过社交媒体宣称,南非正在“没收土地”,对待某些阶层的人“非常恶劣”,美国“不会容忍”,并决定“切断对南非的所有资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表示,考虑到这份土地法案及其带来的“不平等问题”,美国将抵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会议。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在美媒看来,似乎是落入了中方的“算计”。彭博社2月11日发文称,特朗普此举“正中中国下怀”。在全球资源控制权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矿产储备国,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美国本应积极与南非保持良好关系,以争夺资源优势,可特朗普却因土地法案问题疏远南非,这一政策实在怪异。
从地缘政治和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中国与南非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密。中国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在鲁比奥发声抵制G20峰会后,中国迅速表态支持南非担任G20轮值主席国。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国对南非的坚定支持,也在无形中凸显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孤立。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推行的孤立主义政策,在此次事件中也展露无遗。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在诸多国际事务上采取单边行动,逐渐失去了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此次鲁比奥拒绝出席南非G20峰会,便是这种孤立主义的体现。他本以为此举能对南非造成打击,毕竟南非作为G20轮值主席国,若美国缺席,似乎会影响其国际影响力。但事与愿违,南非并未因此妥协,反而得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鲁比奥资料图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中国外交的表现也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基民盟的外交政策专家诺贝特·勒特根观察到,中国在会上展示了友好的面孔,并且乌克兰代表团寄希望于中国发挥影响力,中方也支持欧洲在和谈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反观美国,在会议期间发出了欧洲可能在谈判桌边没有位置的信号,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讲话甚至惹恼了许多在场的欧洲政要。
南非在国际事务中也在积极展现自身的独立姿态。近年来,南非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下,走上战略独立道路,积极参与多项国际事务,斡旋俄乌冲突,在中东问题上坚定支持“两国方案”,反对以军在加沙的暴行。南非的这些行动,让美国感受到了其在非洲影响力的竞争压力。
美媒认为特朗普对南非的行动失败,甚至惊呼落入中方“计谋”,从本质上看,是美国长期以来霸权式价值观以及当下孤立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国事务横加干涉,而忽视了与其他国家平等合作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联系紧密,任何试图通过孤立他国来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都可能适得其反。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外交风波背后,美国的计划似乎并未如特朗普所愿推进,而中国在与南非的友好合作以及对多边主义的支持中,展现出了积极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未来,国际政治格局将如何因这些事件而演变,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