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红茶(一)|从这里开始了解红茶

山堂茶文 2025-02-14 13:52:55

红茶是如何诞生的?

为什么被称为“红茶”?

为什么它的英文又是“Black Tea”?

红茶是长在红茶树上的吗?

是不是采下来就可以泡水喝?

这些关于红茶的大小问题,有没有使爱喝茶的你感到些许困惑呢?这篇文章会从红茶的诞生讲起,一一为你解惑。

01

要了解红茶,得先从红茶的诞生开始讲起。

据传,400多年前,红茶诞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明末,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星村镇桐木村周边茶农以经营绿茶为生,每年都会采摘新鲜茶叶用以制茶。

生活在距桐木村东北5公里处江墩村的江氏家族同样以经营茶叶为生。在某一年的采茶季,军队路过当地并驻扎在江氏家族的茶厂中,这导致茶厂中新采的茶青因长时间挤压而发酵变红。待军队离去,江氏先祖为减少损失,将发红的茶青揉搓并用当地的马尾松进行快速烘干,产生了一种乌黑油润、带有松脂香气的茶叶。

因当地并不接受这种新诞生的茶叶,江氏先祖于是带着茶叶去星村茶市低价促销。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年出现大批商人以更高的价格收购此茶,此茶的制作工艺得以保存并传承。

这就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的诞生历程。起初,正山小种红茶因外表乌黑油润而被当地人称为“乌茶”,后面才因其冲泡后红汤红叶被称为“红茶”。

17世纪,正山小种红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英国商人首次接触时,看到干燥的茶叶呈深黑色,便以“Black Tea”命名。名称沿用至今,如今英语中的“black Tea”特指全发酵茶,而 “黑茶”的英文则为“Dark Tea”。

02

我们从红茶的诞生历程管中窥豹,了解到红茶并非从茶树上采下来就可以冲泡饮用,还需经过特定的工艺进行处理。

红茶的制作工艺大致上可分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几个步骤。其中,发酵是红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发酵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生成茶黄素、茶红素以及不同的氨基酸、芳香物质等,这些物质造就了红茶红叶红汤的独特品质,并产生独特的花果蜜香。

发酵过程使红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减少,使红茶的茶性更加温和,大大减轻了对人体的刺激性,更适合睡眠时间颇为珍贵的上班族、肠胃易受刺激的爱茶人或者是喜欢甘甜茶汤的人。

了解完红茶的工艺,我们得出结论:决定茶叶种类的并非茶树的品种,而是制茶的工艺。所以并没有只长红茶的红茶树,茶叶也并非采下就可以冲泡饮用。

03

前文我们提到,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的特点是“松烟香、桂圆汤”,但有相当一部分茶友并非很喜欢正山小种的松烟香。随着红茶的发展,大部分从正山小种演变出来的不同红茶,都一定程度地弱化了松烟香,向着“清饮”的方向发展。

2005年,江氏家族的第24代传人——江元勋在传承正山小种工艺的基础上改良创新,创制了金骏眉红茶。金骏眉红茶汤色金黄透亮,具有独特的花果蜜复合香气,口感甘甜顺滑,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口味,成为清饮红茶的代表。

不知读完文章后,你是否有关于红茶的收获呢?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感想和疑问,我们将会在下期继续为你解惑。

-END-

转发,点赞,在看,关注

0 阅读:26

山堂茶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