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8岁近视100度,要不要戴眼镜?该如何矫治?

快乐果果柒月吧 2025-04-16 12:08:00

孩子近视一直是家长朋友们头疼的事情。最近有一位家长来找我咨询,说他的孩子才8岁,就查出近视100度。问我要不要让孩子戴眼镜?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先带孩子去眼科医院做视力检查,确定孩子是不是真性近视。之所以会如此建议,是因为在近视中有一种假性近视。

如果小孩子长时间的近距离使用,眼部睫状肌会处于过度收缩状态,即使停止用眼也没办法短时间内放松,出现过度调节。此时孩子也看不清远处物体,表现出近视症状。这就是因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的假性近视。

对于假性近视,家长不必急着给孩子佩戴眼镜,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放松,使睫状肌慢慢恢复,从而改变近视状态。相反,如果孩子在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了散瞳验光,确定为真性近视,那么就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给孩子佩戴眼镜。

之所以要佩戴眼镜,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眼睛度数的增长,避免孩子年纪轻轻就发展为高度近视。一旦孩子在12岁之前成为高度近视,后期很容易出现病理性的眼睛病变,像黄斑区病变、视盘倾斜等。

当然即使孩子佩戴眼镜,也不代表我们家长就可以放手不管。此时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通过正确的防控方法,帮助孩子控制眼睛度数的增长,避免轻度近视发展成为高度近视。一般来说常用的近视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大户外训练

儿童在户外多接触阳光,能刺激眼睛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抑制眼轴的过度增长,控制近视度数。在户外活动时,儿童的双眼持续处于远望状态,能充分放松室内近距离用眼造成的睫状肌紧张,减轻用眼疲劳的累积,控制眼轴的增长,减慢度数的增长。所以我们在带孩子开展大户外时,应该要做到:

1.尽量在白天外出

在白天带孩子外出就是为了让孩子双眼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从而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另外,阴雨天时,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外出。此时户外的光照质量依然远高于室内,对孩子的放松双眼,同样有显著作用。需注意,家长不要机械地进行户外训练,当天气恶劣,还是应该以孩子的健康安全为主。不必强行带孩子外出。此时。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阳台上进行远望训练,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放松效果。

2.选择视野辽阔的场所

家长带孩子进行大户外时,一定要精心挑选活动场所,尽量不要在四周植被茂密、高楼林立的户外场所。因为我们进行大户外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充分远眺,而植被茂密,高楼林立的场所四周遮蔽,很难满足远眺的基本要求。

另外在户外活动时,家长还是要鼓励孩子多参加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尽量不要让孩子参与看书玩沙子、观察昆虫等近距离用眼的活动,否则户外远眺的目标便无法实现。

二、打造优质夜晚读写光照环境

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压力大,放学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因此很多小学生都会挑灯夜读。但家长往往会忽视家居光照质量不佳的问题,以至于孩子长期在不良光照环境下读写作业,加剧双眼疲劳,影响近视防控效果。

在这里我们建议家长添置专用的读写作业台灯,为孩子打造优质的夜晚读写光照环境。在挑选护眼台灯时,家长需要重点关注产品的亮度及亮度均匀度、显色性能、色温水平、安全性等指标。

(1)关注产品的亮度及亮度均匀度,选择照度等级AA级的产品。

(2)关注产品的显色性能,选择一般显色指数Ra大于90的产品。

(3)关注产品的色温水平,选择恒定色温4000k的产品。

(4)关注产品的安全性能,选择蓝光危害RG0且无可视频闪危害的产品。这里我们推荐家长选择应用紫光灯珠的产品。因为相比于传统的蓝光灯珠,紫光灯珠产生的有害蓝光含量较低,蓝光防护效果更好。像漫书雨K1、辰士达U1、柏曼R1等产品,都采用了紫光灯珠,蓝光防护效果同等级产品中位居前列。

三、引导孩子正确用眼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学会20-20-20法则,也就是说每当持续用眼20分钟以后,将目光转移至20英尺外的物体上,持续注视20秒钟。通过这种法则可以及时放松双眼,减轻睫状肌疲劳累积,控制眼轴的进一步增长。

其次,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读写坐姿习惯。不良读写坐姿是导致小学阶段儿童眼睛近视的主要因素。家长要按照“一拳一尺一寸”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坐姿,一旦孩子出现错误坐姿行为,家长要及时地纠正。对于那些存在严重坐姿问题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合适的坐姿矫正仪器辅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

第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为孩子佩戴眼镜后,家长也要坚持定期视力检查,及时了解孩子双眼的健康状况,并从医生那里得到正确的指导建议,从而避免了闭门造车,使近视防控工作更有成效。

总而言之,一旦孩子确诊为真性近视,家长就应该在医生指点下为其佩戴近视眼镜。同时,家长要通过正确的防控方法控制眼轴的过度增长,使孩子的近视水平“原地踏步”,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以至于危害孩子的眼睛健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