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1亿多人,日本去年出生了72万人,河南出生人口数有多少?

普朗鸣尼 2024-10-25 17:19:03

前言

2023年,日本的新生儿数量预计将跌破70万,创下历史新低。

我国的河南省,总人口数量与日本相似,都有一亿多人。

去年的出生人口与日本相比如何呢?

东亚生育困境

“躺平”or“内卷”,现在更有伤感意义的词是——“低欲望社会”。

2023年,日本的新生儿数量首次降到了80万以下,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2024年,这个数字继续下探,上半年仅有35万新生儿呱呱坠地,预计全年将跌破70万大关。

日本的新生儿数据如同警钟敲响,将东亚各国,甚至全世界拉入了焦虑的深渊。

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曾经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老龄化带来的沉重社会负担。

以前,生孩子被认为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延续的希望。

而如今,生育率的持续走低,是否意味着年轻人正在选择另一种人生,一个没有孩子的未来?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情况似乎要好一些。

2023年,中国出生的宝宝有902万个。

然而,这个数字是建立在14亿的庞大人口基数之上的。

如果考虑到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中国的生育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2024年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一些专家预测,受传统文化中“龙宝宝”观念的影响,2024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可能会出现小幅回升。

但上半年的数据却显示,新生儿数量仅为427万,预计全年约为860万,与2023年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数据面前,任何乐观都显得不够分量。

河南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有着和日本差不多的人口数量。

在去年的新生儿增量上有多少呢?

是谁“偷走”了孩子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日两国生育率的持续下跌?

经济压力,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

在河南,尽管2023年高考录取人数有所增加,但与出生人口相比,仍然存在缺口,这意味着,即使每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也无法填补未来的人才缺口。

而在日本,高昂的房价、教育成本、生活成本,就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年轻人挡在了生育的大门之外。

社会观念的转变,如同潜移默化的洪流,改变着人们的生育意愿。

另外,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也是生育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追求自己的事业,她们不再把生孩子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

而男性在职场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难以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这使得许多夫妻对生育望而却步。

育儿环境的不完善也让许多年轻父母感到焦虑。

托育机构的缺乏、幼儿园费用的高昂、教育资源的紧张,都让父母们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

同时,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开始参与到育儿过程中。

此外,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单身主义、晚婚晚育等因素,也导致了生育意愿的下降。

再回看2023年的数据,河南省的出生人口跌破70万,仅为69.5万,出生率仅为7.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4‰。

这意味着,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出生人数,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

更令人担忧的是,河南省的出生人口降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至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下降了约48.87%,而河南省的降幅则高达50.4%,曾经的人口大省,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结合以上的原因,不论是河南还是日本,出现这种人口困境,都是可以预见的了。

面对这种困境,河南和日本都做出了怎么样的改变?

如何走出“生育陷阱”?

生育率的下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我们正视问题,积极行动,才能找到走出“生育陷阱”的路径。

面对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困境,当地的相关机构并非没有采取措施。

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想要通过增加儿童津贴、延长育儿假等,但高昂的育儿成本和社会观念的制约,使得这些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我国,虽然尚未出台全国性的鼓励生育政策,但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探索。

发放生育补贴、提供免费托育服务等,但这些措施仍处于试点阶段,效果还有待观察。

面对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困境,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寻找有效的应对之策。

切实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是个不错的方向。

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降低托育费用,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同时,要完善生育休假制度,鼓励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让父母们能够更好地兼顾工作和家庭。

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也是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要打破“重视男孩而轻视女孩”的旧观念,推动男女平等,支持女性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来。

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保护,创造更加安全、友好的育儿环境,让父母们能够安心生育,放心养育。

面对人口老龄化,只要积极应对,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从“人海战术”到“人才红利”

人口,是发展的基石,也是环境的压力。

河南,这片土地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也承载着沉甸甸的人口压力。

当出生率下降,人口结构调整的浪潮袭来,河南,将何去何从?

现在的河南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人口结构调整。

曾经的河南靠著丰富的人力资源,创造了不少经济发展的辉煌。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人海战术”已经难以为继。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日益凸显,倒逼着河南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从数据上看,河南每年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25万-136万,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既是河南教育资源的压力,也是人才储备的潜力。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河南高校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

面对人才流失的难题,还是需要积极行动,成为人才聚集地,吸引优秀人才回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优质工作岗位,也许是个不错的解决途径。

近年来,河南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将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

当然,也要改善人才发展的环境,让人才既能引进来,也能留下来。

河南要加大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条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要营造一个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让各种人才在河南都能找到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不仅在于“留人”,更在于“育人”。

对于教育投入自然是不能放松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所以也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还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人口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对河南来说,人口结构的变化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会。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河南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跨越。

结语

谈论人口问题如何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重要领域联系在一起。

要想找到解决人口问题的最好办法,就得坚持系统的思考,各方面都要考虑到。

相信未来,河南与日本都能够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方向,解决这些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日本2023年新生儿数量和总和生育率均创历史新低

澎湃新闻——中部六省2023年常住人口變動情況均已出爐

0 阅读:11

普朗鸣尼

简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