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不是因为他有多少真本事,
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两大集团争斗下的产物而已;
之所以选择胡惟庸,
是因为他对朱元璋的威胁小,
这样至高无上的皇权才能不被动摇;
但胡惟庸显然没有“自知之明”,
愚蠢的胡作非为7年,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
朱元璋心甘情愿忍受胡惟庸的专横,让这个跳梁小丑尽情的表演,用一句话形容叫“不为小利,必有大谋”。
胡惟庸并非真正的目标,
而是他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么,历史上的胡惟庸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有一次,朱元璋找刘基谈话,刚开始氛围还是很和谐的,只是聊聊家常,但是正当氛围最融洽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变了脸色,很严肃的口吻问刘基:
“如果换了李善长,让谁做丞相?”
刘基还是很警觉地,回复朱元璋:“陛下做主!”
朱元璋接着问:
“你觉得杨宪怎么样?”
这肯定是一个陷阱,因为朱元璋知道杨宪是刘基的死党,提出杨宪不过是试探刘基而已。
刘基很清楚,这次的谈话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他立马回答道:
“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是没有丞相的气量,不可以。”
朱元璋紧接着问:“汪广洋怎么样?”
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人,朱元璋一直怀疑他跟刘基的关系亲密,提出汪广洋是朱元璋的第二个陷阱。
刘基回答道:
“此人浅薄,不可!”
朱元璋还是很佩服刘基的精明,这时候才说出第三个人:
“胡惟庸如何?”
刘基说出了他一生最准确地判断:
“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但朱元璋又说了一句话,直接决定了刘基即将进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看相位只能先生担当了。”
是人都会犯错,刘基也是如此,他都没有仔细想,直接回绝了朱元璋,最后还加了一句:
“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什么意思呢?
目前这些人,在我看来没有合适的!
而正因为刘基的回答,决定了朱元璋与他的决裂。
很多人不清楚这件事情跟胡惟庸案有什么关系?
我们需要先知道胡惟庸到底是怎么当上丞相的,才能清楚他的解决其实早就注定了的。
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建立大明。
明朝建立以后,出现了两大集团,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
两大集团矛盾的导火索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
因为犯法被刘基给抓了起来,
查清罪行以后,
刘基秉公执法,
上报给朱元璋并将其处决,
李善长怀恨在心,淮西集团的成员一起攻击刘基;
刘基被迫回了老家;
但刘基是个精明人,扶持自己的亲信杨宪,接任御史中丞,对淮西集团反攻;
杨宪这个人很不简单,韬光养晦、扶持高见贤等人,利用言官的力量,抓住李善长的把柄,“如实”告诉朱元璋,朱元璋自然知道杨宪的目的,慢慢的改变对李善长的看法,并且请回刘基,打击淮系集团。
李善长学习刘基,培养代言人,他的目标就是胡惟庸,威望不高,好控制,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将是一条不归路。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很早就追随朱元璋,但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在李善长的支持下成为淮西集团的领袖,而胡惟庸确实没有辜负李善长,他善于巧辩,让朱元璋慢慢的对刘基产生怀疑,而那次谈话直接决定了刘基的命运,也决定了淮系集团的胜利。
自此,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以淮西集团的胜利告终,而胡惟庸成为最终的受益人。
02
胡惟庸确实胜利了,但其实他自身并不清楚真正的原因;
并不是他比刘基多强,而是因为朱元璋站到了他这一边;
因为朱元璋很清楚,不管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谁胜利,最终的受益人都是他,可以保证自己皇权的至高地位。
而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胡惟庸,就是因为他的威胁小,但胡惟庸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刘基被打垮以后,胡惟庸越发的猖狂,贪污受贿,排挤对自己顺从的人,甚至还敢挑战朱元璋的权威,私自截留下属奏章,决定官员的升降,处决犯人,都没有得到朱元璋的批准;
洪武六年,胡惟庸排挤掉另一位宰相汪广洋,独揽丞相大权,达7年时间之久。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他之所以受委屈7年,是因为他的目标太过强大,不是李善长,不是胡惟庸,也不是胡惟庸集团,而是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深深地感受到丞相制度对自己权力的限制,因为他认为天下是他打下来的,为何要与人分权?
但丞相制度已存在上千年,不管是大臣还是一般的百姓都在心里认同是必不可少的,想要废除,难度非常大,必须要有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胡惟庸正式最合适的人选,朱元璋要做的就是对等待时机。
03
胡惟庸虽是小人,但并不笨,他行为越是出格,对朱元璋越是畏惧;
朱元璋并未对他下手,以胡惟庸对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从不妥协。
所以胡惟庸只能找人一起加入自己,让足够多的人同他站在一起,毕竟法不责众。
胡惟庸拉人的手段也很简单:先找好目标官员,然后宴请,给出一定的承诺,情感交融,谈共同话题,当然这需要投入感情,这样的效果才最好。
胡惟庸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吉安侯众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等一批重臣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一时间朝中都是胡惟庸的眼线。
但这并不够,对胡惟庸最重要的一个人是李善长。
李善长不仅德高望重,而且他身上还有免死铁券;
免死铁券是朱元璋奖励给大臣的最高奖赏,关键时刻可以保住一条命;
胡惟庸虽然不可以自己拿去用,但是只要李善长不死,自己就有靠山。
李善长很有自知之明,他亲眼见到那么多的豪杰都败在朱元璋手里,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直接拒绝了胡惟庸。
胡惟庸为拉拢李善长,开始从亲戚下手;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跟胡惟庸是儿女亲家,胡惟庸先是将李存义拉进自己的战营,让李存义去游说李善长;
李善长刚开始严厉申斥李存义,但次数多了也就默许了,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我老了,等我去世以后,你们好自为之吧。
胡惟庸这才放心,因为他觉得满朝文武都跟他站到同一战线即便是朱元璋想要对他动手都不敢,殊不知,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确实,胡惟庸这样做给朱元璋出了一个难题:这么多人都跟胡惟庸站在一起,想要逐个瓦解很困难,既然如此,那就都杀掉吧!
这就是为什么胡惟庸案,3万人垫底的原因。
04
这一天来得也很快:
胡惟庸的儿子出游,坠马死于马车轮下;
胡惟庸一怒之下就杀掉了马车夫,
朱元璋知道以后非常生气,
就找胡惟庸来解释这件事情。
胡惟庸确实也在路上想好了各种借口,见到朱元璋以后有条不紊地解释。
但朱元璋这次很奇怪,只是沉默不语,用冷冰冰的眼神看着胡惟庸。
而胡惟庸仍没有察觉朱元璋的不对劲,还在一直诉说自己的如何委屈。
等到胡惟庸说完以后,他才发现朱元璋在看着他,令人恐惧的沉默。
朱元璋站起来走到胡惟庸面前,说:
“杀人偿命!”
此时的胡惟庸呆若木鸡,站在椅子上,浑身抖动,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恐惧。
可能到了这个时候会用才明白为什么李善长不敢跟朱元璋作对?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胡惟庸说自己家老宅的井里出现了醴泉,是祥瑞的征兆,想邀请朱元璋去他家里观赏;朱元璋听到以后也是很感兴趣,带着侍卫从西华门出去,去胡惟庸家里;但是有一个叫云奇的突然拉住朱元璋的车驾,不让朱元璋前往,只是着急地没说出来话,但朱元璋感觉事情不对劲,就回了宫,登上皇宫的城墙眺望胡惟庸的院子,看到胡惟庸家的院子里重兵把守,所以就认为胡惟庸造反,处决了他。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朱元璋蓄谋已久的结果,我们回头看看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才知道朱元璋有多高明!
洪武十三年,占城国(今天的越南中部)派使节来南京进贡,但是胡惟庸并没有将这件事情禀报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占城时节到达南京的时候,积蓄已久的不满终于爆发,他严厉地申斥对此事负责的汪广洋还有胡惟庸。
此时的胡惟庸也很糊涂,并没有自己的认错,而是将责任推给了礼部,他以为朱元璋还能跟以前一样不计较、不追究;
但这次朱元璋并没有被朱元璋牵着鼻子走,而是直接让人查这件事情到底都跟谁有关系:
第一步就是将汪广洋处决;
然后所有参与的官员全部抓了起来。
此时的胡惟庸不过是板上鱼肉,任由朱元璋宰割,这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确实胡惟庸并没有等太久,直接送胡惟庸上断头台的正是胡惟庸的亲信—涂节。
涂节是胡惟庸的死党,在朝中担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具体是做什么的呢?
说得通俗点就是就是丞相胡惟庸的得力助手。
秦朝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品秩中二千石 (丞相、太尉均号万石),负责监察百官,辅佐丞相,为丞相的助手,相当于副丞相。
所以胡惟庸不管是发动舆论攻击,还是拉帮结派,或是图谋不轨,都会跟涂节有关系,甚至是涂节在帮忙出谋划策,胡惟庸自然会选择一位亲信做自己的得力助手。
涂节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他眼瞧着胡惟庸即将倒台,将胡惟庸的阴谋直接上报朱元璋;
其实朱元璋等的就是这个时机,证据确凿,立刻下令将胡惟庸、陈宁等与胡惟庸关系亲密的重要成员全部斩杀,灭胡惟庸三族。
05
明朝初期三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才正式拉开帷幕,
在古代想要查证清楚是很难的,最常用的手段不过是严刑逼供;
审案的官员抓住犯罪嫌疑人以后不过就是先暴揍一顿,先打完再说,所以很多审讯的官员也会趁机公报私仇。
酷刑只有就是询问同党,读书人哪里经得住打,就会供出很多“可疑”的人,而这个可疑真的有可能只是可疑,而审案的官员将自己审案的“结果”告诉朱元璋,再去抓其他的人,就这样,案件越来越大,从洪武13年,断断续续几年的时间,被胡惟庸案牵连的人数就超过一万人。
洪武十八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告发,但他自首,保住了一条性命;
洪武十九年,胡惟庸私通倭寇的事情暴露。
《明史·日本传》里有一段这样的记录:胡惟庸谋逆,欲藉日本为助。乃厚结宁波卫指挥林贤,佯奏贤罪,谪居日本,令交通其君臣。寻奏复贤职,遣使召之,密致书其干,借兵助己。贤还,其于遣僧如瑶率兵卒四百余人,诈称入贡,且献巨烛,藏火药、刀剑其中。既至,而惟庸已败,计不行。帝亦未知其狡谋也。越数年,其事始露,乃族贤,而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北伐的时候抓到了私通元朝的封绩,但是因牵连到李善长,所以封绩被抓的消息就被隐瞒了下来,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才知道封绩被抓,从封绩的嘴里牵连出了更多的朝廷官员;
朱元璋非常的生气,将这些不忠的大臣大肆地屠杀,前前后后胡惟庸案牵连了三万多人,因为牵连的面非常广,好多年都没有清除干净,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以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清洗。
而胡惟庸死后仅一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就撤销了在中国古代延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丞相制度,取消中书省的设置。
而如此大的阵仗,非常的干净利落,雷厉风行,一点都没有拖泥带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朱元璋蓄谋已久的决定而已。
《明史》中有言:
“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
胡惟庸已经死了,但是并没有看出来他造反,所以后人认为朱元璋不过是借着胡惟庸这个跳板废除近千年的丞相制度而已;
六部所属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
这是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说的一句话,大臣们奏报什么事情,不必让中书省知道。
洪武28年,朱元璋在奉天殿,敕谕群臣: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胡惟庸确实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实至名归的丞相,而胡惟庸案朱元璋正式废除丞相制度,丞相这个官职彻底在历史上消失。
结语
胡惟庸案的本质是皇权与中书省相权之间的斗争,相权自古是伴随皇权而生,秦始皇为了对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邦,以“三公九卿制”分割相权,将相权一分为三;
而汉武帝时期,三公大多被庞大的外戚家族掌握,再度对丞相职权进行分割,所以西汉的时候逐步发展成了尚书台,行使宰相的权利;
此后的一千多年,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这一思路,多人分割相权。
朱元璋曾经担任过江南行省中书省宰相,自然知道中书省的权势有多强大;
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就有弱化中书省权利的想法:
徐达任中书省丞相,徐达常年在外征战,不过是挂了虚名而已;
李善长任中书省丞相,谨慎小心,又是开国文臣,自然朱元璋抓不住他什么把柄;
汪广洋不善理政,无大功无大错,更不好处理;
而胡惟庸,权力欲望很强,中书省多年,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朱元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朱元璋并没有跟以前的帝王一样继续分割相权,而是用一些比较残酷直接的方式,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取消中书省。
将相权收回,皇权与相权合二为一,皇权也是空前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