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得知李达处境不好,见到王任重时,毛主席批示:要照顾一下
1966年的一个夏日,武汉大学校园内异常沉寂。往日熙熙攘攘的珞珈山下,少了往日的朗朗读书声。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都发生了重大转折。曾经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重要贡献,后来又成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的李达,此时也处境艰难。当时正在武汉视察的毛泽东,通过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得知了这一消息。作为老战友、老同志,毛泽东和李达之间有着怎样特殊的情谊?在得知李达处境不妙后,毛泽东又是如何表达对这位老同志的关心?这个发生在特殊年代的故事,折射出了怎样的人性光辉?
一、党的元老:从"一大"到脱党
1921年,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一起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他们密切联系各地进步青年,为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工作。
在中共一大召开期间,李达作为重要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期间,李达积极发言,对党的纲领、政策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因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深厚造诣,被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这也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宣传主任。
在担任宣传主任期间,李达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他主编《共产党》月刊,撰写大量文章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同时,他还参与创办上海大学,在课堂上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3年春,由于与陈独秀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存在分歧,加上对党内某些做法的不认同,李达宣布脱离中国共产党。这一决定虽然令人遗憾,但并未改变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
脱党后的李达继续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他在武昌中华大学任教,开设哲学课程,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李达依然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与胡适等人展开思想论战,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
1926年,李达在武汉参与创办武汉中山大学,并担任教务主任。在这期间,他与在武汉的毛泽东多次见面,就革命形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尽管已经脱党,但李达始终关注党的发展,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革命工作。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李达继续在教育界工作。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出版了《社会学大纲》《实践论》等重要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间,他多次遭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念。
二、重返教育岗位:武汉大学时期
1952年11月,对武汉大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任命李达为武汉大学校长。当时的武汉大学正处在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位既懂教育又有理论素养的领导人来主持工作。
李达到任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首先成立校务委员会,建立起民主协商机制。在行政管理方面,他设立校长办公室,任命谭崇台为主任,理顺了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这些措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在教学改革方面,李达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亲自主持恢复武汉大学哲学系,组建马列主义教研室。每周,他都会在教室里为全校师生讲授公共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李达经常结合实际案例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深奥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1953年春季,李达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实践纲要。他强调:"政治上绝对服从毛主席,学术上可以同毛主席争鸣。"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武汉大学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
在李达的主持下,武汉大学开始重视基础学科建设。他多次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组织跨学科学术讨论会。1954年,他推动成立了武汉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为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提供了重要平台。
李达特别注重培养年轻教师。每当发现有潜力的青年学者,他都会亲自指导。他经常深入各个院系,了解教师们的研究进展和工作困难。在他的扶持下,一批年轻学者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李达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他制定了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各院系的教学情况。同时,他还建立了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对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1955年,李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这是对他学术成就的重要认可。同年,在他的推动下,武汉大学的科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多个学科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工作的开展,武汉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日益活跃。图书馆和阅览室常常座无虚席,学术讲座场场爆满。珞珈山下,朗朗的读书声从清晨持续到深夜,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到1956年,武汉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重点高校之一。这一年,学校有6位教授被评为全国一级教授,其中包括李达本人。这些成就标志着武汉大学在李达主持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毛泽东的特殊关照
1956年春天,毛泽东来到武汉视察工作。在得知李达在武汉大学任职后,立即表示要去看望这位老同志。当天下午,毛泽东便来到武汉大学,与李达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谈话。在谈话中,毛泽东特意提到了李达当年在中共一大时的情况,并称赞他是"黑旋风李逵"式的革命者。
这个"黑旋风李逵"的比喻引起了在场人员的兴趣。毛泽东解释说,李达性格耿直,说话办事都带着湖南人的火辣劲,像水浒传中的李逵一样,对待敌人凶狠,对待同志却真诚热心。这个评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李达的性格特点。
在这次会面后,毛泽东对工作人员特别交代:"以后我来武汉时,李达同志随时可以来见我,不用事先请示。"这一特殊待遇,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事实上,这也体现了毛泽东对这位老战友的深厚情谊。
195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毛泽东与李达在东湖边散步。两人就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李达提出了自己对实践论的几点新见解,毛泽东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次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才结束。
在武汉期间,毛泽东多次过问李达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得知李达在编写《辩证唯物主义大纲》时,毛泽东专门派人送来了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同时,他还关心李达的身体状况,叮嘱湖北省委要特别照顾好这位老同志。
1957年,李达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大纲》的修订工作。毛泽东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了这部著作,并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肯定了这部著作的理论价值。他说:"李达同志的这部著作,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很有帮助。"
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李达经常收到毛泽东送来的书籍和文章。每当看到有价值的哲学著作,毛泽东都会让工作人员把书送到李达手中。有时,他还会在书上写下批注,与李达交流读书心得。
1958年初,毛泽东再次来到武汉。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中,他专门抽出时间,邀请李达到东湖宾馆一起用餐。饭桌上,两人谈起了早年在湖南的革命经历,话题从哲学理论延伸到教育工作,气氛十分融洽。
这种特殊的关照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即使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毛泽东也没有忘记关心这位老战友。每次来武汉,他都会想方设法抽出时间与李达见面,或是派人传达对他的问候。两位老同志之间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动人的一笔。
四、特殊年代的关怀
1966年盛夏,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在武汉大学,原本宁静的校园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作为武汉大学的前校长,李达面临着严峻的处境。一些人开始对他的历史问题进行批判,甚至有人贴出大字报,质疑他早年脱党的行为。
就在这个时候,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了解到了李达的困难处境。作为湖北省的主要负责人,王任重深知李达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他立即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一情况。
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后,当即做出批示:"要照顾一下"。这简单的四个字,体现了最高领导人对老同志的关心。随后,他还特别叮嘱王任重要妥善安排好李达的工作和生活。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湖北省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首先,派专人负责李达的安全,确保他不受冲击。其次,为他安排了专门的住所,远离喧嚣的校园。同时,还特别关照医院,随时派医生上门为他检查身体。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达虽然不能正常工作,但仍然保持着学术研究的习惯。他继续整理和修改自己的著作,特别是对《实践论》的注释工作。省委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为他配备了一位助手,帮助整理资料和誊写文稿。
1967年初,武汉的局势更加复杂。为了确保李达的安全,省委决定将他转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在转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转移工作万无一失。
在新的住所里,李达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排。工作人员每天按时送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确保他的饮食营养。考虑到他的阅读需求,还专门为他配备了书桌和台灯,方便他继续进行学术研究。
这期间,毛泽东多次过问李达的情况。每当外出视察工作途经武汉时,他都会让工作人员转达对李达的问候。有一次,他还特意叮嘱要给李达送去一些常用药品,显示出对老同志健康的关心。
1968年夏天,武汉的局势略有缓和。在省委的安排下,李达终于能够在院子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工作人员还专门在院子里辟出一片菜地,让他能够适当活动。
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李达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生活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在特殊年代里,这种关怀显得尤为珍贵。
这段经历充分说明,即使在动荡的年代,党中央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始终没有改变。毛泽东对李达的特殊关照,既是对一位老同志的照顾,也是对一位学者的尊重。
五、晚年学术成就
1970年初,在特殊时期结束后,李达重新回到了学术研究工作中。他首先着手整理多年来积累的研究资料,开始系统性地梳理自己的学术思想。当年春天,他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大纲》的最后修订稿,这部作品凝聚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达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实践论》的注释工作中。他认为,《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需要有一个详细的注释本来帮助读者理解。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力求每一处注释都准确无误。
1971年夏天,李达开始撰写《中国现代哲学史稿》。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因为此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著作。他从清末开始梳理,详细记录了各个时期重要的哲学思潮和代表人物。在写作过程中,他多次与其他学者进行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1972年,李达在武汉大学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讲座。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坚持亲自讲课。讲座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问题。这些讲座吸引了众多青年学者前来听讲,为培养新一代哲学研究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3年初,李达完成了《哲学论文集》的编辑工作。这部文集收录了他多年来发表的重要论文,涵盖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其中关于认识论的几篇文章,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整理旧作的同时,李达并没有停止新的研究。他开始关注现代科学发展对哲学研究的影响,并就此撰写了多篇论文。这些研究工作显示出他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的追求。
1974年,李达开始编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这项工作对他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他本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见证者。他详细记录了二十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晚年的李达仍然保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每天早晨,他都会在书房里工作数小时,仔细推敲每一个字句。下午,他经常与前来求教的年轻学者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
1975年,他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哲学研究方法论》。这部著作总结了他多年来的研究经验,为后人从事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这也成为了他留给学术界的最后礼物。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李达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始终坚持着学术研究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真正学者的精神。他的这些晚年著作,不仅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容,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